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41.
单切口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Lester和Helm首次报道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来,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受到了重视。该手术采用特殊的暴露器械,在熟练常规手术的基础上,使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减少到10cm以内,对内部组织也做到尽可能小的损伤。自2002年6月~2005年10月,作者对23例病人实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患者术前髋关节平均活动度为51°,Harris评分为26~43分,平均34分;手术治疗后平均随访17个月,感染均未复发,髋关节平均活动度恢复至86°,Harris评分为70~96分,平均89分,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感染明确后,积极清创,一期髋关节置换,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应用OsteoSet骨移植替代品修复骨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06/2006-09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采用OsteoSet骨移植替代品修复骨肿瘤性骨缺损患者22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肿瘤彻底刮除或切除,残腔刮除干净,干纱布填塞止血,灭活,然后将OsteoSet骨移植替代品(由美国Wright公司研究生产,以医用硫酸钙为基质,具有高纯度的α晶体结构,不透X射线,可以使血管和骨生成细胞长入,同时可被生物降解)放入要填充骨骼的治疗部位,所有骨缺损需填满。修复术后定期复查X射线片,计算颗粒吸收率和新骨生长率,颗粒吸收率=颗粒吸收区域面积/骨缺损总面积×100%;新骨生长率=新骨生成区域/骨缺损总面积×100%。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2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6~9个月,其中随访6,7,8,9个月者分别为8,6,3及5例。术后所有患者OsteoSet骨移植替代品吸收良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缺损区新骨长入良好;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其中1例患者发生骨折。②术后12周97.1%的OsteoSet骨移植替代品颗粒被吸收,95.3%的新骨长入缺损区;术后6个月99.1%的OsteoSet骨移植替代品颗粒被吸收,98.6%的新骨长入缺损区。结论:OsteoSet骨移植替代品自然吸收率与新骨生长率基本一致,是一种理想的骨缺损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44.
杨震宇  狄东华  王波  袁盛茂 《吉林医学》2011,(33):7082-7083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9例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9例失败的病例中,有7例为内固定松动,2例为钢板断裂,其中8例经保守治疗后骨折愈合,1例经二次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术后骨折愈合。结论:锁骨骨折手术钢板使用不当、钢板塑形不佳、手术操作不规范、过早运动是造成钢板内固定失败的重要原因。正确使用钢板、规范手术操作、术后科学的功能康复锻炼并辅以外固定,是防止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失败的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SandersⅡ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06-2013-06间采用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的50例SandersⅡ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SandersⅡ型组25例,SandersⅢ型组2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34±2.82)个月。SandersⅡ型组术后bohler角(33.46°±4.22°),Gissane角(114.26°±3.83°);SandersⅢ型组术后bohler角(32.14°±3.85°),Gissane角(122.58°±4.32°),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SandersⅡ型组术后皮缘坏死或愈合不良1例,骨折愈合时间(11.6±3.5)周,术后Maryland评分优1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SandersⅢ型术后皮缘坏死或愈合不良2例,骨折愈合时间(12.1±3.2)周,术后Maryland评分优14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8%,两组术后切口不良、愈合时间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SandersⅡ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相似,关键在于解剖复位、合理植骨、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46.
镍钛 (TiN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独特的记忆功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近年来被研制成各种骨科内固定物应用于临床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我们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应用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长管状骨骨折 32例 ,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2例中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19~ 70岁。其中肱骨骨折 6例 ,尺桡骨骨折 8例 ,尺骨骨折 4例 ,桡骨骨折 4例 ,股骨骨折 7例 ,腓骨骨折 3例。受伤原因 :车祸 2 4例 ,机器绞伤 3例 ,跌伤 3例 ,其他 2例。骨折类型 :闭合…  相似文献   
47.
胫骨上端骨折合并Guo动脉损伤的治疗及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上端骨折合并动脉损伤 ,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 ,轻者会发生肢体的缺血性损害 ,使肢体的功能丧失 ;重者需截肢 ,甚至危及生命 ,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我院于 1997年 4月~ 2 0 0 1年 10月共收治胫骨上端骨折合并动脉损伤患者 2 1例 ,其中 6例由外院转入。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8例 ,女 3例 ,年龄 9~ 6 2岁 ,平均 4 2 .5岁。开放性骨折 14例 ,闭合性骨折 7例。致伤原因 :交通伤 15例 ,重物压伤 6例。动脉损伤类型 :动脉损伤 8例 ,胫前和胫后动脉同时损伤 11例 ,栓塞和血栓形成 …  相似文献   
48.
滑膜血管瘤是一种发生在关节滑囊和肌腱滑膜的血管病变,属于组织结构异常,非真性肿瘤,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常发生于膝关节,以单膝关节发病多见,很容易造成误诊,增加患儿痛苦,文献报道病例不多[1,2].笔者现报告1例误诊病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和初步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2005年8月,采用后外侧入路微创技术完成27例全髋置换术。[结果]手术切口7.5~12cm,平均8cm;手术时间50~95min,平均66min;术中出血量200~550ml,平均280ml;术后均放负压引流,24h平均引流量100~370ml,平均160ml。平均随访时间2.6年(1~4年),未发生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后外侧入路单切口微创行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值得推荐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技术。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预防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皮肤坏死的方法。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4例(2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手术均采用外侧入路“L”型切口;植骨19足,采取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植入;术后均留置引流管并冷敷,石膏托或弹力绷带包扎制动。结果:术后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10足、良13足、可5足,优良率为82.14%。术后表浅皮缘坏死6足,占21.42%(6/28),经负压换药后均在6周内痊愈,余病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结论:手术前后的冷敷、固定,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术中操作规范、微创,跟骨外侧壁良好复位,尽量自体骨植骨,术后通畅引流,是避免跟骨骨折手术后切口皮肤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