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 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后踝撞击综合征患者术后进行3~9年的随访,探讨其中长期疗效,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0年2月—2015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接受外踝韧带修复和后踝关节镜清理同期手术的患者共47例,随访4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28.9±10.0)岁。通过问卷及查体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运动机能等,对比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后足评分、运动机能Tegner评分,并分析临床评分与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指数、受伤时间、手术用时、软骨损伤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71.8±22.8)个月。患者术后VAS评分、AOFAS评分及Tegner评分均优于术前水平(1.0 vs. 5.0, 92 vs. 80, 6.5 vs. 2.0, P均<0.001),疗效优良率为97.6%,术后VAS评分(t=2.719,P=0.10)、AOFAS评分(t=-2.853,P=0.10)、Tegner评分(t=-3.443,P=0.001)和恢复运动时间(t=2.814,P=0.008)均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术后VAS评分与软骨损伤呈负相关(Z=-2.195,P=0.028)。结论 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后踝撞击同期手术后的中长期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年龄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合并软骨损伤可加重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2.
焦晨 《大众健康》2016,(12):102-103
许多喜欢骑行的朋友常会抱怨高强度的骑行后常导致膝盖疼痛,近期来了一个骑川藏线回来的患者,回来后发现右膝疼痛,关节发涩,主要就是因为骑行不当及膝盖吹风导致的软骨损伤. 哪些行为容易造成膝盖损伤  相似文献   
23.
背景背景:踝关节外踝韧带损伤是最高发的踝关节损伤,目前针对外踝韧带损伤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外踝韧带损伤合并撕脱骨折的报道较少。目的:评价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外踝撕脱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55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外踝撕脱骨折患者接受了改良Brostrm法外踝韧带修复和撕脱骨块切除术。术前行X线片检查及MRI,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进行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结果:55例患者中51例于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发现外踝撕脱骨折,其余4例通过MRI确诊。术前AOFAS评分为(54.62±10.31)分,术后6个月随访AOFAS评分平均为(87.70±3.22)分,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论:外踝撕脱骨折可以通过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MRI准确诊断。外踝韧带损伤伴外踝撕脱骨折应尽早进行治疗以防止慢性不稳发生。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外踝撕脱骨折患者采用改良Brostrm法修复外踝韧带并切除撕脱骨块可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4.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2006年2月对62例踝关节骨关节炎行踝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52例获随访。分别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系统、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52例随访12~84个月,平均36.2个月。术后3种评分均明显提高,分别从术前的(57.6±12.8)分、(56.5±14.9)分和(61.5±12.6)分提高至(82.4±11.5)分(t=11.02,P=0.00)、(84.8±12.6)分(t=9.52,P=0.00)和(84.1±14.7)分(t=8.70,P=0.00);优良率分别为80.8%(42/52)、82.7%(43/52)、84.6%(44/52)。结论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踝关节骨关节炎和游离体患者。  相似文献   
25.
林共周  胡跃林  崔国庆  肖健  印钰  焦晨 《中国骨伤》2002,15(12):731-732
胫腓骨骨干不稳定型骨折,目前仍是治疗的难题.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枳实提取液 (CAE)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电流 (ICa L)的影响。方法 :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观察枳实提取液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ICa L的影响。结果 :①CAE(4×10 3 ,2× 10 2 ,4× 10 2 ,1× 10 1)g/ml增大ICa L,增加率分别为 15 .89%,2 9.0 1%,5 2 .0 3%和 5 9.76 %(P <0 .0 5 )。②CAE 2× 10 1g/ml和 4× 10 1g/ml分别可使峰值ICa L减少 17.33%和 30 .0 9%(P <0 .0 5 )。CAE只改变电流幅度 ,不改变I V曲线形状。结论 :低浓度CAE ,可浓度依赖性的增大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 ,有促进钙通道开放的作用。高浓度CAE ,可抑制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 ,有抑制钙通道开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焦晨 《大众健康》2016,(11):98-99
登山是一项极佳的有氧运动,山中的空气异常新鲜,对于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然而,有一种说法是“登山易损伤膝关节”,这可让爱爬山的朋友犯了难.登山时膝关节的确受力较多,故已经发生关节劳损的中老年人则最好不要进行登山等运动.一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在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28.
背景:以往有多种修复和重建方式来恢复踝关节外侧稳定性,但这些术式均存在一些缺陷.目的:比较改良 Karlsson 法与改良 Brostr?m 法修复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力学变化. 方法:73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其中43例患者接受了改良 Brostr?m 手术,30例患者接受了改良 Karlsson 手术,平均随访(50.8±26.5)个月和(49.5±11.1)个月,记录软骨损伤的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随访进行 AOFAS 评分、Mazur 评分、Tegner 评分、客观检查(前抽屉试验和内翻应力试验)、满意度评分和调查再伤情况.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中38.4%合并软骨损伤,40.5%发生在距胫关节前内侧关节面(距骨Ⅰ区和胫骨Ⅰ区).随访时两组患者 Mazur 评分、Tegner 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OFAS 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的分值改良 Karlsson 组明显高于改良 Brostr?m 组.除改良 Brostr?m 组有1例治疗后阳性外,两组其他患者抽屉试验和内翻应力试验治疗后均为阴性.改良 Karlsson 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改良 Brostr?m 组,满意度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改良 Brostr?m 组2例再伤,改良 Karlsson组1例再伤.结果表明,改良 Karlsson 治疗具有与改良 Brostr?m 治疗效果相似、操作更便捷.  相似文献   
29.
背景:在传统观点中,专业运动员对于疼痛的耐受能力应较普通人群更好。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后专业运动员与普通人群对疼痛耐受度的差异。 方法:纳入2011-06/12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20例,专业运动员和普通人群各10例。均由同一位医师应用相同的定位方法及固定方法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重建后待损伤侧拇趾背伸肌力达到V级后进行疼痛评估。 结果与结论:所有入组人员均在重建后损伤侧拇趾背伸肌力达到V级后7 h内疼痛到达无法忍受的程度,达峰最短时间为2 h,中位时间为4 h。在专业运动员组,疼痛达峰中位时间为3 h,在普通人群组,疼痛到达峰值中位时间为5 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专业运动员较普通人群对于疼痛的耐受度低。  相似文献   
30.
瑜伽,不仅只是一套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么简单.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瑜伽的基础建立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在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的瑜伽信徒发展了瑜伽体系,因为他们深信通过运动身体和调控呼吸,可以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