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DOTS-Plus:控制耐多药结核病的有力武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鑫  梅建  高谦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5):225-226
结核病仍然是全球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1/3的人口感染结核,同时,每年新发活动性结核超过800万,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WHO推荐DOTS(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short-course,直接观察下短程督导化疗)策略以控制结核病的蔓延.DOTS虽然可以治愈85%以上的结核病人,但是短程化疗方案却不能完全治愈耐多药结核病(MDR-TB,至少同时对利福平和异胭肼耐药)患,其治愈率一般不超过60%,即使在初治患中也仅为40%左右,复治患只有20%[2].因此,有相当一部分耐多药结核病人长期具有传染性,引起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与此同时,全球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病形势却十分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盟(WHO/IUATLD)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项目报告,虽然全球平均耐多药率仅为1%,但是在许多结核病高发地区,耐多药率却高达10%以上[3].值得注意的是,在占全球40%结核病患的中国和印度,耐多药率也十分严重.在印度,新病人中有3.4%是耐多药患,而据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发现,我国的耐多药率更是高达10%以上.耐多药结核病已对全球结核病控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除了DOTS策略外,必须在结核耐多药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采取另一种特殊而有效的治疗策略,以防止耐多药结核的传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WHO于1998年提出了DOTS-Plus策略.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氯离子通道蛋白-3(CIC-3)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CIC-3的表达。使用靶向CIC-3的siRNA转染SiHa细胞,并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考察CIC-3对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I3K、p-AKT、Bcl-2和p21的表达。此外,通过将转染CIC-3 siRNA的SiHa细胞接种到BALB/c-nu/nu裸鼠背部复制体内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IC-3蛋白主要表达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胞质区。癌组织CIC-3的阳性染色评分、CIC-3 mRNA相对表达量、CIC-3/β-actin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高(P <0.05)。SiHa细胞CIC-3 mRNA相对表达量、CIC-3/β-actin相对表达量较H8细胞高(P <0.05)。不同肿瘤直径、TNM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患者CIC-3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下调CIC-3能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P <0.05)。在接种si-CIC-3转染的细胞后,裸鼠的肿瘤体积变小(P <0.05)。下调CIC-3能抑制PI3K、p-AKT和Bcl-2的蛋白表达,但促进p21的表达。结论 CIC-3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下调CIC-3可抑制宫颈鳞癌的生长和转移。CIC-3对宫颈鳞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部分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63.
目的将聚乳酸(PLA)与聚乙二醇(PEG)接枝聚合到羧甲基壳聚糖(CMCS)上,利用PLA的可降解性和PEG的亲水性对CMCS进行改性,并研究共聚物的细胞相容性。方法以乳酸为原料,锌粉为催化剂在高温真空环境下聚合制备丙交酯,PEG开环丙交酯制备PEG-PLA两嵌段共聚物;以PEG-PLA为原料、DCC为偶联剂来制备中间体PEG-PLACHO,与CMCS反应最终得到产物CMCS-PLA-PEG,并对合成的产物进行核磁共振氢谱及红外光谱检测,以确认结构;使L929细胞与得到的聚合物共培养,利用细胞噻唑蓝(MTT)方法,检测共聚物的细胞相容性。结果用L-乳酸成功合成L-丙交酯,相对分子质量为144;然后利用PEG对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PEG-PLA,相对分子质量为12 290;对PEGPLA-OH进行醛化,与CMCS反应得到最终产物CMCS-PLA-PEG,相对分子质量为223 670。将CMCS-PLA-PEG浸提液与L929细胞共培养,细胞相对生长率均在90%以上。表明新型共聚物CMCS-PLA-PEG浸提液不影响L929细胞的生长,无细胞毒性,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结论新型CMCS-PLA-PEG的细胞相容性良好,具有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力。  相似文献   
64.
<正>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轻,但在48h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直至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起病后症状的持续性进展,也是近年来医患矛盾的诱因之一。国外研究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ABCD2评分联合经颅多普勒(TCD)或脑血管造影检查(DS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08年1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24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TCD及DSA相关临床资料。ABCD2评分≤3分为低危组(n=150),4~5分为中危组(n=72),6~7分为高危组(n=24)。血管狭窄程度〈50%为轻度狭窄,≥50%为中重度狭窄。比较TCD和DSA分别对ABCD2评分低危组以及高危组TIA患者7d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结果104例(42.3%)患者在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均〈0.01)。ANZIY评分中、高危患者中DSA显示血管中、重度狭窄患者(≥50%)7d发生脑梗死的概率显著高于TCD患者(P〈0.01),而在ABCD评分低危患者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ABCD2评分中、高危患者,DSA检查能准确预测7d发生脑梗死的概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上海市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二线药物耐药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上海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和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及乙胺丁醇)敏感性检测,对耐多药菌株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及丙硫异烟胺)敏感性检测,结合患者特征及实验室信息,采用多因素分析上海市MDR-TB患者二线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9年上海市确诊的1867例结核病病例中,112例(6.0%)为MDR-TB患者,其中58例(51,8%)至少耐1种二线抗结核药物,10例为广泛耐药结核病。多因素分析显示,MDR-TB患者中,45~59岁年龄组(aOR=4.76,P=0.001)及痰涂片阳性(aOR=6.51,P=0.026)与二线药物耐药相关。结论 上海市MDR-TB患者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严重,45~59岁年龄组和痰涂片阳性是MDR-TB患者二线药物耐药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7.
注射用地龙冻干粉针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注射用地龙冻干粉针的抗血栓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利用血栓生成仪复制颈动脉血栓模型,模型成功后72h,将动物随机分成空白组、地龙冻干粉针1.8,0.9mg·kg^-1剂量组及阳性药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每组lO只,各组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iv)生理盐水、地龙冻干粉针1.8,0.9mg·kg^-1剂量溶液和疏血通注射液(O.1mL·kg^-1)12d后,剥离颈动脉血栓,测定血栓重量,并对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利用ELISA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含量,采用观察法测定各组大鼠的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血浆复钙时间(recalcification time,RT),利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imal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gR-max)。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较,地龙冻干粉针1.8mg·kg^-1剂量组大鼠血栓重量显著减少(P〈0.05);阳性药疏血通组与地龙冻干粉针0.9mg·kg^-1剂量组大鼠血浆t-PA含量显著升高(P〈0.05);阳性药疏血通组、地龙冻干粉针1.8mg·kg^-1剂量组大鼠CT、RT显著延长(P〈0.05),0.9mg·kg^-1剂量组RT显著延长(P〈0.05),且地龙冻干粉针对RT延长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注射用地龙冻干粉针具有显著的溶解血栓的作用,并能够抑制内源性凝血途径,溶血栓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浆t-P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并掌握上海市流动人口肺结核耐药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实施针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的防治措施和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将2006年1-12月在上海市肺结核定点医院诊治的流动人口中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基本情况、流行病学和管理信息,进行菌型鉴定及利福平(R)、异烟肼(H)、链霉素(S)和乙胺丁醇(E)敏感性测试,分析本市流动人口肺结核耐药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入选585例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这些患者多为新发初治、青壮年、医疗保障不足,普遍存在就诊延误,部分患者因返乡治疗而流失,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化疗(DOTS)管理率、痰菌阴转率和治愈率都较低。总耐药率为20.00%,耐多药率为4.10%;初始耐药率为17.14%,初始耐多药率为3.43%;获得性耐药率为45.00%,获得性耐多药率为10.00%。4种药物中,S和H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14.87%和10.94%)。30~49岁组总耐药率最高,为8.72%;15~29岁组初始耐药率最高,为8.57%。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复治患者是流动人口耐药肺结核的相关因素。[结论]上海市流动人口肺结核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今后要根据流动人口肺结核耐药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9.
自行研制闭环输血信息管理平台,开展从输血前评估、输血申请审核、血样采集、血样接收、血型鉴定配血、发血到临床输血、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不良反应上报、血袋销毁等全流程的环节质量管理工作。平台使用后,实现了多方位实时质量监管和反馈,使临床用血量减少,出院患者和手术患者输血比例明显下降,较好地提高了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效能,提升了临床用血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0.
上海市精神病伴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了解上海市精神病伴发肺结核的流行病学趋势及特征。  [方法 ] 统计 1993~ 2 0 0 0年全市新登记肺结核患者中精神病伴发肺结核患者的构成比和新登记率。  [结果 ] 精神病伴发肺结核患者新登记率从 1993年的 0 .1/10万上升至 2 0 0 0年的 0 .2 9/10万 ,年递增 16.43 %。占患者总数的构成比从 0 .2 6%上升至 0 .74%。地区间存在差异 ,构成比和新登记率市区高于郊区。 3 0~ 5 0岁年龄段精神病伴发肺结核比例最高 ,男性高于女性。精神病伴发肺结核患者的痰菌阳性率达 5 8.97% ,Ⅲ型患者比例为 82 .0 5 % ,Ⅳ型占 2 .0 5 %。  [结论 ] 精神病对上海市结核病疫情有一定影响 ,应加强对精神病伴发肺结核的及时诊断 ,开展针对性的短程化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