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目的:观察旋转截骨术结合术后补肾活血汤口服治疗中青年ARCO Ⅲ期股骨头骨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中青年ARCO Ⅲ期股骨头骨坏死患者30例(30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4),观察组采用旋转截骨术结合术后口服补肾活血汤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旋转截骨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选择性(旋股内侧动脉)血管造影结果、骨盆正位片结果差异。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有效13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10例,无效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分别为(4. 23±1. 17)分,(4. 21±1. 14)分,治疗12个月后分别为(2. 31±1. 15)分,(2. 45±1. 04)分,均有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分别为(68. 87±5. 66)分,(68. 06±5. 23)分,治疗12个月后分别为(88. 23±3. 76)分,(84. 15±3. 15)分,均有明显提高(P 0. 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前高选择性(旋股内侧动脉)血管造影结果均显示旋股内侧动脉通畅,术后12个月观察组有13髋(81. 25%)、观察组10髋(71. 43%)旋股内侧动脉显影; 2组治疗后骨盆正位片结果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运用旋转截骨术结合术后补肾活血汤口服治疗中青年ARCO Ⅲ期股骨头骨坏死,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股骨头血运,提高影像学疗效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石斛治痹功用古而有之,然金元以后历代医家多用其滋阴清热之效,而目前中药材市场石斛品种繁多、良莠不齐,导致现今医家对石斛治痹之效很是忽略。本文以时间为经、著作为纬,梳理古今医家对石斛治痹作用的认识及演变,阐述其药理作用(抗氧化与抗衰老、抗炎、免疫调节等)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重彰石斛治痹之功。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2岁.于2005年9月因左膝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采用膝关节前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使用进口后稳定型钴合金假体,未进行髌骨置换.术后患膝间断疼痛,屈伸活动受限,在30°~45°时非常困难,超越30°时出现髌骨弹跳,经过继续功能锻炼3个月后症状仍持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基于中日友好医院分型(CJFH分型)的股骨头坏死阶梯化保髋治疗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本研究小组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28年临床经验,总结基于CJFH分型的股骨头坏死阶梯化保髋治疗方案。结果 CJFH分型将股骨头坏死分为M型、C型、L型,其中L型又分为L1、L2、L3亚型,本研究小组基于该分型标准制定了阶梯化保髋治疗方案。其中,M型一般坏死范围小、坏死部位在内侧非负重区,首选保守治疗。C型一般坏死范围小、坏死部位在外侧负重区,宜用微创死骨清除打压植骨异体腓骨棒支撑术。L型中,L1型髋关节外展位X线片显示正常骨范围未超过1/3者,优先考虑外科脱位头颈开窗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术;正常骨范围超过1/3者,优先考虑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L2型可选择外科脱位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L3型一般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基于CJFH分型的股骨头坏死阶梯化保髋治疗方案已取得一定疗效,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临床应用玄参、麦冬、当归、红花等组成的活血I号方能预防人工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为进一步阐明活血I号作用机制,观察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纤溶系统功能和静脉内皮结构的影响。 方法:采用结扎下腔静脉的方法制备大鼠深静脉血栓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活血I号,阳性对照药为脉络舒通颗粒,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并设立不结扎静脉的假手术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深静脉血栓湿质量、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和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水平的变化;电镜下观察大鼠结扎后下腔静脉内皮细胞形态组织学变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活血I号各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栓湿质量(P < 0.05或P < 0.01),升高大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的含量(P < 0.05,P < 0.01);高剂量组于造模后1,3,6 d,中剂量组于造模后3,6 d,低剂量组于造模后3 d,均可降低大鼠血浆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的水平(P < 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于造模第1,3天粗面内质网明显,线粒体呈凝聚态;第6天,胶原纤维开始增多。提示活血I号能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其作用机制与通过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活性,抑制纤溶酶原活化剂的分泌及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活血通络汤预防人工股骨头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已经成为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多见于下肢。因而如何有效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成为医学界的热点问题。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活血通络汤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人工股骨头置换后分别给予活血通络汤内服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引流量、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 结果与结论:活血通络汤组患者切口引流量明显少于低分子肝素组(P < 0.05);活血通络汤和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计数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活血通络汤和低分子肝素均能明显的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但低分子肝素效果优于活血通络汤(P < 0.05);两组患者中各有2例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两者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效果相当。说明活血通络汤能够预防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其疗效同低分子肝素相当,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2例(15侧)膝关节外翻畸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前后测量胫股角(FTA),并使用KSS膝评分评估。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FTA平均16.82°,术后平均5.62°,术前KSS膝评分平均48分,出院前KSS膝评分平均68分,术后12个月随访平均评分88分。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成人膝外翻畸形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络通痹颗粒(QLT)含药血清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取3-5代FLS分组加药,收集上清及细胞;分离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分组加药,收集上清及细胞。运用ELISA法检测上清中RANKL的表达及运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细胞RANKL的表达。结果:ELISA检测结果表明QLT含药血清作用后,淋巴细胞及滑膜细胞上清中RANKL含量降低。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QLT含药血清作用后,淋巴细胞及滑膜细胞RANKL表达降低。结论:QLT含药血清可抑制RA患者RANKL的表达,并减少RANKL的分泌,这可能是清络通痹颗粒治疗RA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活血Ⅰ号预防人工关节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活血Ⅰ号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以及减少术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药治疗组置换关节40个,术后d 1给予活血Ⅰ号口服,每日1剂,共7剂,术后48 h拔除引流管观察引流量;西药对照组置换关节36个,术后当天即开始给予海普宁2 500 U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7 d,术后 48h拔除引流管观察引流量,术后d 7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中药治疗组中4个显示深静脉血栓形成,西药对照组中4个显示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引流量治疗组比对照组少.结论 中药活血Ⅰ号不仅对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而且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