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目的观察微小RNA-145(miR-145)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痛阈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正常大鼠12只作为对照组(N组),糖尿病神经痛模型制备成功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糖尿病神经痛组(D组)、糖尿病神经痛-空载组(DN组)和糖尿病神经痛-miR-145过表达组(agomiR-145组),每组12只。N组和D组大鼠鞘内分别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10μl,DN组大鼠鞘内注射阴性对照病毒(10μl,1×106TU/ml),agomiR-145组大鼠鞘内注射agomiR-145(10μl,1×106TU/ml)。于鞘内注药前1 d和注药后1、3、7、14 d测定四组大鼠机械缩足痛阈(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然后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miR-145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Nav1.8阳性细胞荧光相对强度。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5的靶基因。结果注药前1 d D组、DN组和agomiR-145组MWT明显低于、TWL明显短于N组(P0.05);注药后3、7、14 d agomiR-145组MWT明显高于D组和DN组(P0.05);注药后7、14 d agomiR-145组大鼠TWL明显长于D组和DN组(P0.05)。D组和DN组DRG中miR-145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N组和agomiR-145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8(Nav1.8)阳性细胞明显多于N组和agomiR-145组(P0.05)。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5作用于Nav 1.8 3'-非翻译区并调控Nav1.8的表达。结论 miR-145通过下调背根神经节Nav 1.8表达缓解糖尿病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  相似文献   
72.
王伟  刘昱升  曹艳  沈晓凤 《江苏医药》2013,39(6):675-677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镇痛对手术患者血浆皮质醇(Cor)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妇科全子宫切除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K组全麻诱导后给负荷量氯胺酮0.5 mg/kg,并4μg·kg-1·min-1泵注至术毕,此后将此泵注速率改为2μg·kg1·min1直至术后48 h;C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泵注作为对照.在气管导管拔除后两组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于麻醉前、术后2、24、48h和5d采集外周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Cor和IL-6浓度;用VAS疼痛评分评定术后48 h镇痛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8 h内,两组血浆Cor浓度和IL-6表达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术后24 h和48 h,K组血浆Cor浓度和IL-6表达均明显明显低于C组(P<0.05),VAS疼痛评分也明显小于C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仿.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辅助镇痛可以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术后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3.
不同浓度芬太尼对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芬太尼对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8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FD组(n=33):单纯罗哌卡因组;F1组(n=30):罗哌卡因混合1μg/ml芬太尼组;F2组(n=33):罗哌卡因混合2μg/ml芬太尼组;F3组(n=32):罗哌卡因混合3μg/ml芬太尼组。所有产妇于L2.3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注入15ml药液。各组初始罗哌卡因浓度为0.12%,其后每例产妇所用浓度按双盲、序贯法进行调整。以VAS评价产妇注药30min内镇痛效果,计算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记录注药后30min产妇收缩压、心率及胎儿心率、运动阻滞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124例完成试验观察。各组硬膜外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为:F0组:0.110%及0.1090%-0.1116%;F1组:0.089%及0.0877%-0.0911%;F2组:0.073%及0.0717%~0.0744%;F3组:0.060%及0.0560%~0.0634%,F1、F2、F3组EC50低于F0组(P〈0.01)。硬膜外注药后30min内,产妇心率、血压、胎儿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各组运动阻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0组比较,乃组皮肤瘙痒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硬膜外混合低浓度芬太尼(1-3μg/ml)能增强0.12%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推荐芬太尼的安全浓度范围为1~2μg/ml。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以及该多态性与分娩镇痛时产程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将165例2014年3~6月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纳入本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β2-AR基因编码区第16、27位氨基酸变异位点,对产妇静脉血样本进行分析,获得对应的β2-AR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并记录人口学资料、缩宫素使用、产程进展及转剖宫产情况。结果本研究失访8例,DNA提取失败5例,余152例产妇获得基因多态性分型且资料完整,最终纳入分析。所获得的β2-AR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16位点主要表现为Arg16Arg(AA)及Arg16Gly(AG),在27位点主要表现为Gln27Gln(CC)。按照β2-AR基因多态性分组,各组人口学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β2-AR 27位点不同基因组产妇产程进展及转剖宫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β2-AR 16位点Arg16Arg组产妇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较Arg16Gly及Gly16Gly组明显延长(P0.05),且转剖宫产率明显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rg16Arg基因纯合子转剖宫产率明显提高(OR 2.87,95%CI 2.65~3.09)。结论β2-AR Arg16Arg基因纯合子产妇的产程进展相对缓慢,可能是初产妇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建立不同种源黄花蒿内青蒿素及青蒿乙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不同来源黄花蒿种质在水培均一化生长条件下青蒿素与青蒿乙素含量的差异,分析影响黄花蒿主要成分含量差异的关键因素。方法 黄花蒿种子采用随机排列水培混合培养,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选择水-乙腈(95∶5,含0.1%甲酸,A)-乙腈-水(95∶5,含0.1%甲酸,B)进行梯度洗脱(0~3.5 min,25%~1%A;3.5~3.6 min,1%~25%A;3.6~5.0 min,25%A),流速0.4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检测不同种源黄花蒿中青蒿素及青蒿乙素的含量差异。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分离度良好。不同种源黄花蒿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即25 ℃恒温下循环水培养,青蒿素和青蒿乙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青蒿素含量较高的黄花蒿种源产地是云南,质量分数达3 810.597 μg·g-1;青蒿乙素含量较高的黄花蒿种源地是山西,质量分数1 691.747 μg·g-1,青蒿素含量按照从高到低种源地排列依次为云南>海南>湖北>广西>浙江>山西>北京>山东>黑龙江>甘肃。相关性分析发现,以地域划分时,青蒿素含量与黄花蒿来源地的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但青蒿素与青蒿乙素含量均与经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同一培养环境不同种源黄花蒿内青蒿素及青蒿乙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影响黄花蒿中青蒿素及青蒿乙素含量的主导因素可能是其遗传背景,提示改良青蒿品种是后续黄花蒿栽培中提升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6.
罗哌卡因是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和镇痛,国外临床上早已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本文旨在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时蛛网膜下腔麻醉最佳有效剂量,为临床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20例单胎足月妊娠产妇,拟在腰麻下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年龄21~35岁,孕38~42周,身高152~167 cm,体重53~91 Kg,所有产妇术前孕期检查胎儿发  相似文献   
77.
术中寒战是指术中病人出现的不随意肌肉收缩而导致肢体抖动.寒战发生时,肌体氧耗增加,易出现缺氧、低氧血症、乳酸性酸中毒及心肌缺血等情况.其发生率据报道在施行硬膜外麻醉病人可高达20%~50%[1].这对于采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产妇,尤其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或心肺功能不全的产妇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78.
硬膜外镇痛联合导乐陪伴在全程分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硬膜外镇痛联合导乐陪伴(助产士陪伴)用于全程分娩的效果.方法 300例初产妇进入产程潜伏期后实施分娩镇痛联合导乐陪伴(A组)、单用分娩镇痛(B组)和单用导乐陪伴(C组),每组100例.记录镇痛效果(VAS)、神经阻滞评分(MBS)、满意度评分、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的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和B组镇痛后30 minVAS评分显著低于镇痛前[(0.9±0.6)分和(1.0±0.5)分vs.(7.6±1.2)分和(7.4±1.4)分](P<0.01).A组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和C组[(98.2±3.0)分vs.(85.2±5.8)分和(83.6±6.1)分](P<0.05).A组及C组第一、二产程均短于B组(P<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联合导乐陪伴用于分娩全程,镇痛效果确切,并可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79.
沈晓凤  徐世琴  汪福洲 《中国药房》2011,(46):4328-4330
目的:回顾分娩镇痛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目前临床应用的分娩镇痛技术及相关镇痛药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分娩疼痛会对产妇及胎儿生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何缓解分娩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椎管内镇痛技术已逐渐成为分娩镇痛的主要方法,有关其最佳给药方法、时机与不同药物剂量配比成为研究的关注点,且已取得很大进展。除椎管内镇痛技术外,其他物理的或药理的镇痛方法研究也获得了一定发展。  相似文献   
80.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技术已用于分娩镇痛,可依自身需要追加药物,缓解疼痛~([1]).临床上采用PCEA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追加药物至药物起效存在明显的间隔时间~([2]),产妇在此期间将再次承受宫缩引起的爆发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