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94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人—猪链球菌感染性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人-猪链球菌感染暴发事件的病因、流行因素,为治疗、控制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26例原因不明的“急性感染中毒性出血性休克综合征”,进行了个案调查和1:4病例对照研究,以及分离培养病原、菌种鉴定等。用PCR指纹图技术分析人源与猪源猪同源性。结果:此次江苏如皋市及相邻地区发生的人链球菌感染性综合征暴发疫情,是因当地猪链球菌病流行,人与病死直接接触引起,其相对危险度为40.89。从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分离到的链球菌,经生化、菌全脂肪酸分析、血清凝集等系统为猪链球菌Ⅱ型。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此起疾病为感染性疾病,人与人之间未见传染性。与接触病、死猪有关。随机引物PCR技术分析显示,人源与猪源菌株系同源。结论:本起疾病的病原体为猪链球菌Ⅱ型,感染来源来直接接触病、死猪。  相似文献   
52.
报道15例脑脊液澄清的脑出血15例,结合CT所见,多在壳核和内囊,血肿量2~25ml,头痛和轻度意识障碍突出,保守治疗14例存活。认为正确估价镜检有红细胞的澄清脑脊液对诊断脑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沈健  施益芬  俞康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39-3341
目的:探讨血宝含药血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方法:提纯的再障患者血清抑制蛋白组份加到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48h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TUNEL法测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大鼠胃饲血宝7天后制成含药血清按比例加入培养液,培养骨髓基质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通过计数了解血宝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 20例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分别与0.1ug/ml,1ug/ml,10ug/ml的再障血清抑制蛋白组份共同培养后,F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66±4.2)%(P>0.05),(16.92±9.8)%(P>0.05),(49.4±10.5)%(P<0.01),而对照组为(14.4±7.8)%;凋亡细胞发生率分别为(5.6±1.6)%(P>0.05),(24.82±8.2)%(P<0.01),(43.3±9.8)%(P<0.01),对照组为(4.6±1.5)% 。含药血清高,中,培养骨髓基质细胞5天后细胞计数分别(5±0.5)x104,(P<0.01),(2.3±0.6)X104(P<0.05),空白对照组为(1.3±0.2)X104 结论:再障患者血清抑制蛋白组份与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推测Fas-FasL系统可能是启动骨髓基质细胞凋亡的一条重要途径,血宝具有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54.
2003-01~2005-01我院的脑血管病合并有肺部感染87例,其中继发真菌感染2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5.
左君  宋娟  沈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30):2913-2913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肿瘤患者术后行静脉化疗,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每天常规静脉穿刺给药,观察组40例采取颈内静脉置管给药.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使用方便,实用性大,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脑室外引流术作为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暂时性治疗性手术,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监护和治疗,如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动脉瘤等等引起的脑室出血、急性脑积水及颅内压管理.由于脑室外引流管往往需要摆放较长时间,而且引流管将颅内外相互联通,导致颅内感染常不可避免.尽管强效的抗生素不断出现及各种检查技术飞速发展,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颅内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相关性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后MMP-9的变化。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根据入院后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AS斑块阳性组59例,AS斑块阴性组89例,其中前者分为稳定斑块组32例、不稳定斑块组27例。各组予阿司匹林100毫克/日、阿托伐他汀20毫克/日口服等干预治疗(其中有两例因服用阿托伐他汀肝功能损害而退出本研究),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12周晨空腹抽取患者肘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MMP-9含量。结果颈动脉AS斑块阳性组MMP-9水平(稳定斑块组229.75±80.67ug/L,不稳定斑块组342.98±119.45ug/L)高于阴性组(127.64±38.52ug/L),提示MMP-9与AS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不稳定斑块组MMP-9水平(342.98±119.45ug/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229.75±80.67ug/L)及AS斑块阴性组(127.64±38.52ug/L),显示颈内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MMP-9密切相关;阿托伐他汀治疗后2周三组血清MMP-9水平分别由229.75±80.67ug/L、342.98±119.45ug/L、127.64±38.52ug/L明显下降至160.45±49.48ug/L、201.47±79.64ug/L、108.67±36.12ug/L,说明他汀类药物起效较快,作用显著;至第4周进一步降至110.34±34.11ug/L、159.66±42.58ug/L、93.73±33.21ug/L,第12周为98.45±32.89ug/L、128.31±40.77ug/L、87.34±30.51ug/L(仍高于正常),表明AS斑块的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有助于防止AS斑块的增大及破裂,直接关系到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结论 MMP-9在颈动脉AS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分泌的增加是斑块不稳定的基础。同时,MMP-9也可作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性AS斑块干预手段的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8.
沈健 《北方药学》2011,8(7):80-81
目的:考察本院急诊头孢菌素类药品皮试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急诊头孢类药品处方皮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用头孢菌素类药品皮试的有732例,皮试阳性率为2.73%。结论:头孢菌素类药品用药前有必要做皮试。  相似文献   
59.
沈健  刘旭东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63-264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联合MMC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4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MC,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相对成功率、手术前后眼压、视力提高比例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相对成功率及视力提高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术后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hmed青光眼阀联合MMC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疗效较佳,安全性也基本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直结肠癌肝脏转移灶的检出率,评价DWI对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53例直结肠癌术后患者,分别行肝脏磁共振DWI扫描和MSCT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扫描结果。结果DWI诊断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z)、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64、98.9%、88.5%和96.9%,MSCT诊断方法则分别为0.818、91.5%、51.3%和80.2%,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直结肠癌肝转移灶的早期检出及阳性预测,磁共振弥散加权扫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