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404篇
预防医学   17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62篇
中国医学   205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难经》以降,临床医家以“独取寸口”辨证,既往现代脉诊研究,也仅从寸口一部获取压力信息、可视化信息。理论上讲,获得的信息量越多、越有效,辨证的结果越准确。从解剖生理学角度来说,寸口和跌阳脉离心脏距离比较远,而人迎脉距离心脏近,而且是人体的大血管,人迎脉反映的血管、血流等心血管的信息量比较寸口和跌阳脉应该多,更能反映人体的整体的病理生理状况。课题组在专利技术复合B型超声柔性脉动信息采集装置基础上,实现了脉动信息采集与识别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并对正常人、人和动物(犬、小型猪)的脉诊模型的寸口、人迎、跌阳脉动部位,获取近似于中医脉诊指下感觉的多维脉管运动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识别,在信息学上对“独取寸口法”与“遍诊法”取脉进行了比较。从初步研究结果来看,遍诊法获得的信息量要比“独取寸口”取脉获得的信息量大,但是,信息量大就一定能提高辨证率吗?海量的信息是否包含有垃圾信息?寻找脉动的特征信息为临床服务是否可行?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做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周期运动过程中桡动脉横切面轴心到皮肤距离的动态变化与脉位的关系.方法:应用新型中医取脉装置,同步采集39例不同脉位病人和20例平人关部脉的压力脉图、心电信号和桡动脉横截面动态超声图像,在MATLAB 7.0.1软件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观察周期运动中不同脉位脉象的桡动脉横切面轴心与皮肤之间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脉位脉象的桡动脉横切面轴心与皮肤距离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距离变化率[(最大值-最小值),心动周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桡动脉横切面轴心与皮肤距离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距离变化率可以作为判别脉位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83.
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指心脏电冲动经希氏束向下,经左前、左后分支传导时发生延迟或阻滞,激动由右心室经室间隔传入左心室,导致左心室激动明显延迟。1909年Eppinger和Rothberger首次提出束支传导阻滞(BBB)作为传导系统异常的概念,其后的20年间对于区分LBBB及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仍存在困惑。LBBB的心电图表现:(1)QRS时限0.12S或0.12s以上。(2)Ⅰ导联R波宽大或有切迹,S波常不存在。(3)V5、V6导联R波宽,有切凹或呈双重R波,无Q波。  相似文献   
84.
目的:为零售药店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对药店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开展药学服务不仅更大程度地保障了消费者的用药利益,而且可以提升药品零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5.
基于影像学技术的脉位属性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现代影像学方法,即时、直观、定量研究脉位属性的形成机制。方法选择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健康青年,采用成熟的脉位浮变、沉变无创造模方法,应用NX-8型可视化脉动信息采集分析仪、Magnetom 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SONOS-10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定寸口桡动脉血管运动状态、血流动力学及整体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脉位浮变时寸口桡动脉明显扩张,其横截面的直径和面积均明显增大,轴心位移增大,管上组织厚度变薄;桡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减小;心率加快,平均动脉压、脉压减小。脉位沉变时寸口桡动脉横截面的直径和面积均减小,轴心位移减小,管上组织厚度增大,桡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舒张期血流峰值均显著减小,阻力指数明显增大;平均动脉压、总外周阻力升高,脉压、每搏输出量减少,心指数下降。结论脉位的形成与心脏泵血量、血管张力及外周阻力、脉管系统的血液充盈、切脉局部血管的管径及横截面积、轴心位移幅度、管上组织厚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31例发生于6h以内的AMI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观察治疗前后QTd的变化,并与同期正常者对照。结果 AMI组QTd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PCI成功后2hQTd较术前明显缩短,伴随心律失常组,其QTd明显高于不伴心律失常正常组。而不同梗死部位间QT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QTd可预见AMI患者有无出现心律失常危险,急诊PCI可显著降低AMI患者的QTd。  相似文献   
87.
Hilbert-黄变换方法分析压力脉搏波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Hilbert-黄变换方法用于压力脉搏波信号的分析,以获得脉搏波信号的时域特征和频率-能量分布。方法: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将脉搏波分解为一组内在模态函数(IMF),对每个IMF进行Hilbert变换,获得脉搏波信号幅度和频率的时间分布;由HH谱得到边际谱,反映信号的能量一频率分布;对典型正常个体的脉搏波信号和该个体脉滑变时的脉搏波信号进行处理,比较两种状态下脉搏波信号时一频分布情况。结果:用于实验的两例信号的分析结果显示,脉平信号的HH边际谱与脉滑信号的HH边际谱所表现的能量-频率分布有明显区别,这种区别能被脉平和脉滑变时的心血管活动状态所解释。结论:EMD算法和HHT能较好地用于脉搏波的分析,并且在医学信号处理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失语症(汉语失语症)语言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汉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两组在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康复组患者采用schuell刺激法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结果:应用语言康复训练效果更好(P〈0.05)。结论: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急性脑血管病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9.
体质的聚类研究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42  
体质的聚类研究何裕民*王莉*石凤亭**(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楚更武***张大凤****徐云*(上海农业科学院医院上海200331)关键词体质聚类体质学说是近年来现代中医研究中很受重视的一大领域。人们企盼这方面的突破,能对中医“证”的研究及...  相似文献   
90.
将LacZ基因重组于ElA、ElB缺失腺病毒载体中的SRα、EFα或CA启动子下游,应用辅助细胞(293细胞)获得非复制感染性重组病毒,测得病毒滴度为0.42×10~9PFU/ml。包装LacZ基因或GM-CSF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产生细胞(CRIP)由美国Richard CM.Mullinan教授惠赠。病毒滴度为0.1-7.7×10~6PFU/ml。应用这两种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人白血病原代细胞与K562、TALL-1细胞以及小鼠白血病细胞M1与WEHI-3B细胞,探索提高基因导入效率和表达效率的试验方法,比较了两种病毒载体基因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