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根据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系统),通过CT引导对47例HCC合并PVTT患者于TACE后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癌栓处方剂量100~120 Gy,对比治疗前后癌栓长径、肝功能、AFP的变化。结果完全缓解无,部分缓解29例,总有效率为61.70%(29/47);术后癌栓长径明显小于术前(P〈0.05)。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47例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3.45%、36.75%,平均生存期为(14±2)个月。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HCC伴PVTT可明显提高疗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2.
采用Viatorr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采用Viatorr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Viatorr覆膜支架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资料。术后进行随访,复查上腹部CT,以评价TIPS疗效。结果对8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均采用直径8mm、覆膜段长度50~80mm的Viatorr覆膜支架建立肝内分流道。对其中1例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患者于门静脉端置入8mm×40mm的E-Luminexx裸支架1枚;1例患者因肝静脉端狭窄于肝静脉端置入8mm×40mm的Fluency覆膜支架1枚。术后患者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33.08(29.32,40.22)]mmHg降为[23.31(21.43,26.5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12)。术后随访1.1~7.7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均未再发生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术后2例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术后1~7.7个月复查示所有患者TIPS分流道通畅。结论对国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3.
经导管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8例,A组(26例)行TACE结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纯行TACE。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2.3%、23.0%,平均生存期15.5个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9例,总有效率(CR+PR)为46.2%(12/26)。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1.9%、6.3%,平均生存期7.5个月CR2例,PR6例,CR+PR为25.0%(8/32)。A组的生存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脉癌栓能明显提高其疗效,并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5.
26.
经皮血管球囊导管扩张配以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腔静脉狭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临床上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血管狭窄或闭塞。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4月 ,我科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腔静脉狭窄 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年龄 35 .5± 10 .84岁 (16~ 47岁 )。下腔静脉狭窄 4例 ,主要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肝大、腹水、双下肢水肿、腹壁静脉曲张等 ;上腔静脉狭窄 2例 (均为肺部恶性肿瘤侵犯所致 ) ,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颜面部、颈部、双上肢及胸壁水肿 ,胸壁静脉曲张等。术前所有病例均行彩色多普勒以及血管造影检查 :2例上腔静脉…  相似文献   
27.
小肠肿瘤的发病率仅占整个胃肠道肿瘤的0.5~6%,良性肿瘤更少见。本文报告了56例这类小肠肿瘤平滑肌瘤和腺瘤因具有明确的潜在恶性倾向;血管瘤、淋巴管瘤和纤维瘤由于名词用法上的混乱和重复都被排除在外。56例中脂肪瘤12例;错构瘤15例,包括肌上皮性错构瘤(myoepithelial hamartoma MEH)及异位胰腺6例、Peutz-Jeghers综合征9例;神经原性肿瘤9例,包括神经纤维瘤4例、神经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5例;Brunner腺异常13例;炎性纤维样息肉7例。作者从以下五方面作了重点分析: 病变部位:脂肪瘤、肌上皮性错构瘤、神经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和Brunner腺异常好发于十二指肠;Peutz-Jeghers综合征多见于空肠;而回肠则是脂肪瘤、Peutz-Jeghers综合征、神经原性肿瘤和炎性纤维样息肉较常见的部位。病变数目:脂肪瘤、肌上皮性错构瘤、神经节级胞性副神经节瘤和炎性纤维样息肉通常为单发性病变(其中  相似文献   
28.
皮下植入化疗泵选择性肺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晚期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以皮下植入化疗泵,选择性肺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物为主的方法,治疗晚期肺癌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临床资料 全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41~71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癌。分型:鳞癌6例,腺癌4例,未分化小细胞癌5例,未定型5作者单位:350001福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胸心外科研究所例。分期:Ⅲa期5例,Ⅲb期7例,Ⅳ期8例。伴恶性胸水6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3例,肺不张2例,骨转移1例。采用德国贝朗公司化疗泵局麻…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对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而后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结果3例患者介入手术操作均获成功,完全缓解(CR)无1例,部分缓解(PR)1例,有效率33.3%,平均存活时间9个月。结论动脉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仍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0.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附22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22例子宫肌瘤患者,伴有月经量增多、尿频、腹部坠胀感和腹部肿块等,采用500-700μm聚乙烯醇(PVA)微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结果:22例中插管成功栓塞的有21例,占95.5%。15例经量增多的患者子宫出血明显减少(100%),其中1例完全没有月经,8例患者与肿块有关的症状均明显缓解(100%)。B超复查肌瘤缩小率达50%-92%,22例中无一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有症状性的子宫肌瘤是有效的。,研究证明此疗法可替代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