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比较微创食管切除术与传统开放食管切除术对pT1b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近远期疗效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于苏北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并且术后病理确诊为pT1b期ESCC 16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手术(MIE)组和开放手术(OE)组。其中OE组共76例,男55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3±5.6)岁;MIE组共86例,男60例、女26例,平均年龄(64.7±6.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对两组生存曲线进行比较,并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与OE组相比,MIE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119.8±70.0)mL vs.(210.5±136.2)mL,P<0.001]、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更多[(19.1±7.4)枚vs.(13.8±5.9)枚,P<0.001]、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更低(9.3%vs.21.1%,P=0.036),但MIE组的手术时间[(240.0±52.4)min vs.(179.5±35.7)min,P<0.001]更长。162例患者中2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13.0%。至随访结束时共有19例患者死亡,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7.5%、88.8%和82.9%;31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术后1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5.1%、80.9%和75.6%;两组的OS和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淋巴结转移、吻合口瘘和乳糜胸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DFS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淋巴结转移、吻合口瘘、乳糜胸和脉管癌栓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E可以达到与OE相同的远期疗效,并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更多、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更低,但手术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32.
为减少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加强临床用药合理性,自2009年起苏北人民医院采取了一系列信息化精细化的药品控费管理措施,积极开展药品使用全过程监管,有效降低了药占比,优化了患者的费用支出结构。医院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式行政化管理逐步向多维度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转变,促进了以合理用药管理为核心的药学服务转变和药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传统的药事管理向全面参与医院的效率、效益提升的转变。  相似文献   
33.
微创矫治术治疗漏斗胸(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矫治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组共6例,4例为对称性漏斗胸,2例为非对称性,年龄6~18岁,均在胸腔镜下行微创漏斗胸矫治术。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70min,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胸廓外形改善,疗效满意。结论:微创矫治术治疗漏斗胸手术微创、安全、可行,但远期效果的评价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4.
薛超莉  赵丹丹  束余声 《全科护理》2021,19(11):1536-1539
介绍以色列灾害应急体系,分析中以灾害应急现况,提出中以在应急预案领域合作的相关工作计划,以对我国灾害应急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食管良性肿瘤与囊肿的50%~80%,其中食管下段平滑肌瘤的发生率最高。手术切除是其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胸外科典型的“大切口、小手术”。近年来,胸腔镜手术改变了食管平滑肌瘤传统的手术决策和手术方式。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切除食管平滑肌瘤12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6.
肺癌是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癌症,而肺癌的侵袭性是导致肺癌患者复发和最终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炎症底物和蛋白水解酶等在肿瘤的启动、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TAMs的来源、分泌促进肺癌侵袭性的各种物质及其在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本文创新地将TAMs分泌的不同物质分别分析,探究其作为新型治疗靶点的可能,尤其详述了TAMs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的前景,为新型靶向药物的开发和药物运载体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微创矫治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组共6例,4例为对称性漏斗胸,2例为非对称性漏斗胸,年龄6~13岁,均在胸腔镜下行微创漏斗胸矫治术.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70 min,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胸廓外形改善,疗效满意.结论:微创矫治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手术微创、安全、可行,但远期效果的评价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联合荧光腔镜反染法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对125例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前使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Medical 21.0进行图像分析,通过容积渲染的方法生成3D-CTBA,术中通过外周静脉快速推注吲哚菁绿溶液,综合使用荧光导航内镜系统显示段间平面。结果125例均在3D-CTBA和荧光腔镜反染法联合应用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与术前模拟基本一致。手术时间60~350 min,中位数130 min;术中出血量10~400 ml,中位数20 ml。行优势肺段切除44例(35.2%),较为复杂肺段切除81例(64.8%)。段间平面显示效果:114例评为3级(段间线全部清晰显示),11例评为2级(段间线基本全部清晰显示),无一例出现不能完成段间平面标记的情况,且吲哚菁绿溶液注入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术前良好的3D-CTBA基础上,联合术中荧光腔镜反染法可以很好地实现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经胸骨上窝横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8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形成的患者行经胸骨上窝横切口胸腺切除术。结果8例患者均经胸骨上窝横切口完整切除胸腺及前纵隔脂肪,无1例患者因出血或无法完整切除胸腺而中转开胸。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经胸骨上窝横切口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在全腔镜下肺部磨玻璃影(GGO)结节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GGO或含GGO成分结节的患者共28例(31个GGO结节),均于术前先行CT引导下带钩钢丝(Hook-wire)定位,再行全胸腔镜下肺部病灶楔形切除治疗,对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为恶性GGO结节行肺叶切除术,记录Hook-wire定位情况的相关指标及楔形切除时间、操作中并发症等.28例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5岁.结果 28例患者31个GGO结节均完成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及全腔镜下手术治疗.31个GGO结节中,恶性结节19个(18例),良性结节12个(10例),结节平均大小为(1.8 ±0.6)cm,平均厚度为(1.2±0.4)cm,结节距胸膜垂直距离为(1.5±0.7)cm;CT引导下Hook-wire平均定位时间为(16.5±5.2)min,平均进针深度为(2.5 ±0.9)cm,29枚(26例)穿透结节,2枚(2例)未穿透结节(紧靠结节边缘),操作中出现气胸者2例,均不需手术治疗.全部28例患者均进行了全胸腔镜下手术切除,平均楔形切除手术时间为(18.5±5.5)min,平均肺叶切除时间为(54.7±12.5)min.18例患者(19个GGO结节)术中冰冻示恶性肿瘤,16例继续接受肺叶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术,1例患者因身体无法耐受、1例因两个肺叶GGO病灶为恶性而未行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GGO病理结果:腺癌9枚,细支气管肺泡癌10枚,不典型腺瘤样增生5枚,上皮样血管内皮瘤2枚,慢性炎症2枚,错构瘤1枚,炎性假瘤1枚,结节病1枚.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6±1.9)d.结论 全腔镜下肺部GGO切除术前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具有可行性良好、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有效简化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