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目的探索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方法和策略,促进固镇县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实现。方法通过结防机构、健康体检机构、医疗机构的密切协作,实施流动人口可疑结核病患者转诊、追踪,提高患者发现水平;延长门诊服务时间,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实施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就诊、治疗激励机制和心理支持,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愈率。结果流动人口可疑结核病患者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水平明显提高,分别达到33.3%、100.0%,总体到位率92.3%,与同期户籍人口结核病患者及疑似患者转诊追踪总体到位率93.4%接近;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发现与同期相比提高260.0%,治愈率达到90.3%。结论固镇县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取得较好效果,防治策略值得在其他市县借鉴推广;由于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难度大,在考核、评价不同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时,宜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分开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变化.方法 将58例择期气管插管患者按有无心脏病史分为两组,Ⅰ组(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30例,Ⅱ组(对照组)28例.术前用药为苯巴比妥钠和东莨菪碱.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15~0.3 mg/kg,芬太尼3~5 μg/kg,维库溴铵0.05~0.08 mg/kg,丙泊酚1.5~2 mg/kg,快速气管内插管.用1%普鲁卡因静脉复合液(每250 ml内含芬太尼0.2 mg、琥珀胆碱200 mg).在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和5 min时,分别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并连续监测ECG.结果 Ⅱ组患者插管后血压的恢复较Ⅰ组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即刻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高龄或伴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诱导时应监测ECG,室性心律失常如超过3 min不恢复时最好给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检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慢性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及RT-PCR分别检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 TLR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血常规及HBV DNA水平.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PBMC中TLR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TLR4表达水平与患者ALT、AST、TBil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LR4表达与患者的肝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监测TLR4值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固镇县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疟疾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2007年的疟疾病例和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固镇县的疟疾疫情从2005年开始上升后,2007年出现下降(发病率10.26/万),年龄最小的1个月,最大的89岁,发病率最低的是0~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其次为20~29岁这个年龄;流行高峰出现在每年的8、9月份;疟疾诊断时间逐年缩短,从2005年的3.83 d,降为2007年的3.28 d(F=13.721,P〈0.05)。结论固镇县的疟疾防治工作应紧紧围绕有效控制传染源这一核心来进行。  相似文献   
75.
合成肽核酸(PNA)片段,由OligofectamineTm转染至HepG2.2.15细胞与HBV各编码区保守区域相结合。用ELISA方法测定HepG2.2.15细胞中HBsAg、HBeAg滴度,PCR测定HBV DNA含量。通过计算抑制百分率,筛选有效PNA片段。结果在500 mol/L浓度下,PG3 HBsAg、HBeAg、HBV D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51.03%、55.38%、20.10%;PG6 HBsAg、HBeAg、HBV D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7.00%、43.10%、51.03%。表明PNA可由OligofectamineTm转染至HepG2.2.15细胞,从而抑制HBV的复制和抗原系统的表达。  相似文献   
76.
秦来英  王灿  杜文军 《肝脏》2008,13(4):294-294
患者男性,25岁,因乏力、纳差、尿色加深10d入院。近2年曾2次出现呕血、便血,经内科止血保守治疗,病情恢复顺利。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未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无肝病家族史.结婚2月余。体格检查:体温正常、血压120/80mmHg,无明显慢性肝病面容,神志清、精神好,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  相似文献   
77.
78.
1999年 2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应用还原型含胱甘肽(GSH,商品名阿拓莫兰 ,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治疗药物性肝炎 2 7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患者 5 0例 ,发病前有服用损肝药物史 (以服用中草药、抗结核药、口服降糖药、抗肿瘤药物多见 ,用药 1~ 4周或更长时间 )。入院后查血清学指标排除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1治疗组 (2 7例 ) :男 15例 ,女 12例 ;年龄 18~ 73岁 ,平均 39.6±5 .5岁。 2对照组 (2 3例 ) :男 12例 ,女 11例 ;年龄 2 0~ 6 2岁 ,平均 37.…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内窥镜下手术针对性治疗副鼻窦炎Ⅲ型的治疗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5月的120例副鼻窦炎Ⅲ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施行内窥镜下手术切除患者鼻道窦口复合体的病灶和保留患者中鼻甲内侧壁治疗鼻窦炎。结果:通过治疗结果显示,患者中鼻甲形态恢复正常者102例,占总比例的85.0%,患者上颌窦、蝶窦口开放状态良好者100例,占总比例的83.3%。120例患者一期治愈者97例,占总比例的80.8%,延期治愈的患者15例,占总比例的12.5%,治疗无效的患者8例,占总比例的6.7%,12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者9例,占总比例的7.5%。结论:使用鼻内窥镜下手术对切除患者鼻道窦口复合体以及保留中鼻甲内侧壁针对治疗副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