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87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hangesofbioelectricpotentialsofexperimentalfracturehealedundercompressiveexternalfixation¥LiJianfu(李建福);LiQihong(李起鸿);ZhangX...  相似文献   
102.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优化获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优化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体外获取方法。方法 分析不同代次体外单层培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接种密度与相对接种存活率的关系 ,并观察其细胞生长状况、形态特征及分化功能。结果 相同培养条件下 ,体外单层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的相对接种存活率和生长活性与其接种密度呈正相关 ;同一代次适宜密度 [( 2~ 3)× 10 4 cm2 ]接种者的相对接种存活率和生长活性同高密度 [( 4~ 5 )× 10 4 cm2 ]接种者相近 ;传代培养 (第 2~ 4代 )细胞的相对接种存活率和生长活性相对高于原代培养者。结论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及一定传代次数内 ,适宜密度接种进行关节软骨细胞单层传代培养 ,可获取数量多、活性高的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3.
关节软骨细胞三维支架双相接种体外生成软骨组织的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联合应用自制生物凝胶和三维支架材料,建立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三维支架双相接种技术,并对其构建生成组织工程关节软骨的效果进行初步观察。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于培养瓶中接种、培养,收集第1代软骨细胞,以2.5×107/ml加入液态的自制生物凝胶液中充分混均,制成细胞-凝胶混悬液,接种于CPPf/PLLA(caliumpolyphosphatefiber/poly-L-lacticacid)三维支架材料中,经固化后形成工程化组织块,体外连续培养4周。行大体、倒置显微镜以及组织学、Ⅰ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光镜观察,二甲基亚甲蓝显色法定量检测硫酸糖胺多糖含量。结果(1)细胞-凝胶混悬液接种后完全充满CPPf/PLLA支架的孔隙,固化后三者很好地形成一个工程化组织整体。构建的工程化组织块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能够保持其初始外形,而且能保持种子细胞稳定的三维均相分布,无细胞脱落现象。同时,硬度亦不断增加,有弹性,表面湿润、光滑。(2)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软骨组织的形成是由外周向中心进行。培养2周后,逐渐形成富含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具有典型软骨组织结构的成熟工程化软骨。同时,Ⅰ型胶原逐渐转为阴性,支架材料亦不断降解。4周时硫酸糖胺多糖含量平均为(15.70±2.00)mg/g(湿重),为天然关节软骨的30%以上。结论种子细胞的三维支架双相  相似文献   
104.
一期延长矫正下肢26 cm巨大短缩畸形和骨不连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一期延长矫正下肢26cm巨大短缩畸形同时治愈骨不连的经验。方法 患者10岁女孩,右股骨短缩15cm,同时合并骨不连,右胫骨短缩11cm,采用股骨粗隆下截骨与胫骨上干骺端截骨、缓慢牵伸逐渐延长肢体,同时加压外固定治疗骨不连。术后5d开始延长,1.5mm/2次/日。结果 经223d延长股骨15cm,胫骨11cm,骨不连同时治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术后9个月X线片显示右股骨及胫骨延长区连续性新骨生长好,骨不连愈合,13个月两个骨延长区骨性愈合,拆除外固定架扶拐行走。14个月延长区骨髓腔形成,术后18月上学读书。远期信访右肢骨、胫骨延长区域和骨不连处未再发生骨折,生活基本自理。结论 本例治疗成功关键因素是截骨延长部位合理设计,牵伸延长速度缓慢和骨断端牢稳固定。  相似文献   
105.
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对化脓性膝关节炎治疗作用。方法:作者自2000年9月~2001年3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6例,随访20~26个月。结果:6例化脓性膝关节炎全部治愈,关节功能优秀5例,良好1例,无复发。平均治疗时间15.8d。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效果好,损伤小,时间短,恢复快,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测试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固定韧带末端的强度,探讨膝十字韧带移植重建术中韧带末端缝合固定方法及固定强度。方法将24条髌韧带分为3组,对其末端分别采用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2针、3针以及Ethilon缝线、0.4mm直径钢丝两种缝合材料,分别进行拉伸力学检测以比较强度,探讨最佳的缝合针数和方法。结果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2针,固定强度超过钢丝材料强度,1号Ethilon缝线缝合两针,其强度达到80N以上,超过缝线材料强度,将第一针贯穿韧带缝合,不降低固定强度。Krackow双锁边缝合法缝合2针或3针的固定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一针贯穿韧带,可减少缝线裸露但不降低固定强度,均超过缝合材料强度。结论若想增加固定强度应从改进缝合材料强度和增加缝线数目着手。  相似文献   
107.
肢体缓慢牵伸延长过程中膝关节功能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有报道肢体延长后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合理的技术操作及有效的功能防护下肢体延长术后关节功能障碍完全可以避免。目的:探讨兔肢体延长过程中膝关节功能变化规律,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骨科。对象:实验于2001—02/2002—06在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3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延长组及延迟观察组(停止延长3个月观察)。方法:各组按延长幅度不同又分别分为延长10%,20%及40%3个亚组。采用胫骨上干骺端1mm/d速度缓慢牵伸延长术。X射线确定延长幅度及膝关节影像学变化;测定延长终止及取材时膝关节屈伸范围。主要观察指标:延长前、延长终止时及延长终止3个月时兔膝关节活动度和x射线检查结果。结果:①各组不同时相点膝关节软骨未见明显影像学异常。②延长组中延长20%时出现显著性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P&;lt;0.05),延长40%时仅为正常膝关节活动度的44.7%左右(P&;lt;0.01);延迟观察组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善,其中延长20%组已恢复至延长前水平,而延长40%组也较延长终止时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延长前正常水平,为正常水平的88.5%左右(P&;lt;0.05)。结论:肢体延长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关节功能障碍,并主要发生在大幅度延长时。虽然在延长停止后可逐渐恢复,但仍需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08.
肢体缓慢牵伸延长过程中膝关节功能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有报道肢体延长后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合理的技术操作及有效的功能防护下肢体延长术后关节功能障碍完全可以避免.目的探讨兔肢体延长过程中膝关节功能变化规律,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骨科.对象实验于2001-02/2002-06在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3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延长组及延迟观察组(停止延长3个月观察).方法各组按延长幅度不同又分别分为延长10%,20%及40%3个亚组.采用胫骨上干骺端1 mm/d速度缓慢牵伸延长术.X射线确定延长幅度及膝关节影像学变化;测定延长终止及取材时膝关节屈伸范围.主要观察指标延长前、延长终止时及延长终止3个月时兔膝关节活动度和X射线检查结果.结果①各组不同时相点膝关节软骨未见明显影像学异常.②延长组中延长20%时出现显著性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P<0.05),延长40%时仅为正常膝关节活动度的44.7%左右(P<0.01);延迟观察组关节功能均有显著性改善,其中延长20%组已恢复至延长前水平,而延长40%组也较延长终止时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延长前正常水平,为正常水平的88.5%左右(P<0.05).结论肢体延长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关节功能障碍,并主要发生在大幅度延长时.虽然在延长停止后可逐渐恢复,但仍需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09.
背景诱导去分化软骨细胞重新表达Ⅱ型胶原主要基于软琼脂悬浮培养法.目的用离心管聚集体培养(aggregate culture)诱导去分化转化人关节细胞的Ⅱ型胶原.设计非随机非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完成,对象为转化人关节软骨细胞,美国Hyclone公司产品.干预将体外长期培养的第30,40,50代去分化转化软骨细胞消化后进行离心管培养,比较细胞在单层培养、离心管聚集体培养,以及在普通培养基,BAI诱导培养基下[2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抗坏血酸盐+胰岛素],Ⅰ,Ⅱ,Ⅲ型胶原的表达和胞外基质产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Ⅰ,Ⅱ,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染色,Ⅱ型胶原的m RNA表达.结果在单层培养条件下,去分化转化软骨细胞只表达Ⅰ型胶原,而在BAI诱导培养基及离心管聚集体培养下该转化软骨细胞表达丰富的Ⅱ型胶原和大量胞外基质.结论离心管聚集体培养和BAI诱导培养基是诱导去分化转化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0.
INTRODUCTIONBoneformativeprocessesinducedbyintermittenttreatmentoflow-doseparathyroidhormones(PTH)possessnovelandhopefullytherapeuticeffectsonosteoporosis[1-2].Theimportantsignaltrans-ductionsandmechanismsmediatedbygapjunctionalintercellularcommunication(GJIC)viagapjunctions(GJ)composedofConnex-in43(Cx43)betweenadjacentosteoblastsisconceivedtoplaycru-cialrolesintheseprocesses[3-4].Whereas,theessentialcontributionsofGJICtolow-dosePTHassociatedboneformatio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