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儿男,3岁,因全身红斑3d,水疱2d于2011年8月入院。3d前,患儿外出后全身出现红斑,伴瘙痒,无水疱、脓疱,未予重视。2d前,患者右侧胸肋部及右上臂内侧红斑基础上出现粟粒大小水疱,数小时后水疱扩大,最大2cmX4cm,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感染,给予阿昔洛韦软膏外用,皮损无明显好转,遂至我院就诊,门诊以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62.
图像引导放疗在58例肺癌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图像引导放疗(IGRT)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近1年内采用IGRT的58例肺癌病例,其中左肺癌22例,右肺癌30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5例,椎体转移1例.比较摆位前后IGRT数据,比较大体肿瘤体积(GTV)在IGRT图像与模拟定位CT图像的变化.结果 摆位误差在x、y、z轴上分别为(0.02±0.26)、(-0.14±0.49)、(-0.13±0.27)cm和旋转轴上的分别为-0.15°±1.59°、-0.01°±1.50°、0.12°±1.08°.15例IGRT图像显示GTV有移位,其中左上肺最多见有5例.向腹方向移位9例,4例为左上肺病变.23例疗中GTV缩小,其中右上肺10例,左上肺5例.16个病变有在右方向上缩小,其中右上肺7个.22个病变均呈非对称性缩小,GTV平均缩小4.9 cm3.GTV缩小时放疗剂量为4~46 Gy,其中9例为20~30 Gy.结论 IGRT的应用明显减少了肺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IGRT观察到25.9%GTV有移动,44.2%疗中GTV缩小,何时进行靶区修改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比较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两种不同照射技术,探讨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方法10例常规体外和腔内放射治疗的Ⅱ_b~Ⅲ_b宫颈癌患者,放疗前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临床靶区(CTV)包括子宫、宫颈、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及髂总、髂外、髂内、闭孔、骶前淋巴结等区域和其周围组织,计划靶区(PTV)以CTV为基础外放前向10 mm/余各向5 mm形成PTV,处方剂量分别为95%PTV 45Gy、54Gy和63Gy/1.8Gy×25、30和35次,通过DVH图比较两种治疗技术危及器官受照体积与剂量的变化。结果相同处方剂量不同照射技术比较,膀胱和小肠受照体积与剂量IMRT均小于3DCRT照射(P〈0.05);而直肠处方剂量分别为45GY、54GY及63GY时,直肠接受剂量分别高于30Gy、40Gy及50Gy(P〈0.05)的体积,IMRT明显小于3DCRT。不同处方剂量相同照射技术比较,在3DCRT照射技术方面:当处方剂量为63Gy时,膀胱接受40Gy和50Gy剂量的体积分别为93.10±8.77%和81.00±12.81%,明显高于处方剂量为45Gy和54Gy的体积(P=0.000);对于直肠,随着处方剂量的提高,其受照体积轻微增大(P〉0.05);相对小肠而言,处方剂量为54Gy和63Gy时,受照体积变化不大(P〉0.05),但处方剂量为45Gy时,小肠受照剂量高于30Gy的体积小于处方剂量为54Gy或63Gy时的照射体积(P〈0.05)。在IMRT照射技术方面:随着处方剂量的提高,膀胱和小肠受照体积及剂量随之增加(处方剂量为54Gy与63Gy时的V_(20)比较P〉0.05,其余均P〈0.05);对于直肠接受剂量高于30Gy的体积随处方剂量的提高而增加(处方剂量为54Gy与63Gy时的V_(30)比较P=0.376,其余均P〈0.05)。结论随着计划靶区内照射剂量的提高,膀胱、直肠及小肠接受的剂量和体积均随之增高,对危及器官的保护IMRT均优于3DCRT。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带血管腓骨瓣移植修复骨病导致的儿童股骨颈缺损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8年1月1日~11月30日,因骨病导致的股骨颈缺损或骨不连的6例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3~12岁,平均8.2岁。初次手术采用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术(6例),5例在初次手术失败行二次手术,采用带血管腓骨瓣移植修复重建。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拍骨盆正位及髋关节侧位X线片,观察肿瘤有无复发、植骨愈合、肢体畸形及短缩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6例术后随访16~48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期间6例病变均未复发。初次手术后4~8个月内2例形成骨不连,3例再次形成髋内翻畸形,骨不愈合,但股骨头均未发生坏死。1例行异体骨块移植重建的患者术后3个月植骨形成愈合,无须二次手术。二次行腓骨瓣移植重建手术后3~6个月,平均4.3个月,移植腓骨瓣桥接股骨头与大粗隆,形成牢固愈合。颈干角矫正平均约18°,患肢短缩纠正平均约2 cm,Harris Hip评分改善平均约30分。结论带血管腓骨瓣移植修复骨病导致的儿童股骨颈缺损的临床疗效满意,但手术难度较大,需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  相似文献   
65.
泽它洗剂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于1996年5月-10月,应用泽它洗剂(山东德美克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有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糠批抱子菌镜检阳性,年龄16岁以上的男女患者;(2)病期不限,但在1周内未使用过其他药物者;(3)能遵守医嘱,配合治疗并能定期复诊者。本次观察共收治该病28例,男15例、女13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25ZI岁。1.2治疗方法:用药前先将洗剂摇匀。病损在面部的患者每日早、晚各清洗1次,每次将适量洗剂在浸湿的面部按摩3分钟后冲洗,然后…  相似文献   
66.
67.
谭俊峰  刘洋  李明辉  杨青 《骨科》2017,8(1):48-51
目的:探讨腕背伸肌支持带筋膜瓣在桡骨远端骨折背侧入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需行背侧入路固定病人120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采用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筋膜瓣组52例病人骨折复位固定后采用腕背伸肌支持带筋膜瓣对拇长伸肌腱进行转位,常规手术组68例病人仅采用常规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术后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拇长伸肌腱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组120例病人均手术成功,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0个月(平均为16.2个月)。筋膜瓣组未出现肌腱并发症;常规手术组发生3例拇长伸肌腱炎,1例拇长伸肌腱断裂,肌腱并发症发生率为5.88%。筋膜瓣组的肌腱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与掌侧入路钢板置入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相比,背侧入路钢板置入固定后的肌腱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腕背伸肌支持带筋膜瓣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并发症,并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8.
血站仪器设备对血液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血液质量和安全,同时也是血站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血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设备采购、确认、日常管理、维修、检定及校准、档案管理模式、应急预案等方面探讨仪器设备管理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的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加五味消毒饮合萆薢渗湿汤加减内服和金黄膏外敷,治疗14天,随访6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对照组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