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81.
兔骨折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李亚非李青马福成陈万录刘新平骨断端成骨细胞活性和血液循环状态与骨折愈合、预后密切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有高度骨诱导活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也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毛细血管增...  相似文献   
82.
针刺治疗神经性下肢短缩症238例临床观察第八批援吉布提医疗队张默江太原市精神病疗养院(030027)李亚非太原市精神病康复医院(030027)方静笔者在国内外工作期间,曾治疗神经性下肢短缩238例。此病国内比吉布提相对少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83.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6~55岁,平均22.5岁;骨巨细胞瘤Ⅲ级3例,骨肉瘤3例;肿瘤长度6~15cm,均未突破关节面;4例采用骨库冷冻骨,2例采用酒精浸泡骨;髓内钉采用Smith-Nephew公司生产的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GSH钉),长度20、25cm.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在肌肉瓣加骨松质颗粒及骨髓(复合肌肉骨膜瓣)联合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中的表达.方法:实验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左右桡骨制成20mm的骨缺损模型,左侧桡骨骨缺损处用自体髂骨骨松质制成颗粒状和肱桡肌及股骨内骨髓混合后联合移植作为实验组,右侧做成骨缺损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任其自然生长.术后3d和1、2、4、6、8周后处死动物取材,进行HE及BMP-2多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和BMP的cDNA探针原位杂交并在光镜下观察.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3d时,均有炎症反应,未见BMP-2的表达,在以后几周时间内BMP-2的表达强度均强于对照侧.结论:在本实验中可以得出:(1)BMP-2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生长因子,(2)本术式明显能缩短骨缺损修复的时间,为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重组合异种骨在小鼠体内诱导成骨活性的剂量依赖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本所重组合异种骨(RBX)的系列研究之一。采用碱性磷酸酶和钙量测定,成骨量微机图像分析,对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含量不同的RBX诱导成骨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了bBMP含量不同的RBX诱导面骨能力的差异及其下限,并认为实验采用的成骨定量方法,是较可靠易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86.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6年-2002年共收治25例,18例资料完整,根据Pipkin分型,Ⅰ型4例,Ⅱ型5例,Ⅲ型2例,Ⅳ型7例。根据骨折分型和治疗时间以及患者年龄,决定治疗方案。结果:按照Epstein评分标准,Ⅰ型:优3例,良1例;Ⅱ型:优1例,良2例,可1例,差1例;Ⅲ型: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分别2年和5年,行走无痛,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假体无松动。Ⅳ型:良4例,可1例,差2例。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类型,骨折时间,患者年龄等确定。  相似文献   
87.
母亲总抱怨当年那X光片 口述者:黄女士 母亲是个可以用“精致”二字来形容的老太太,换个说法,也可以称她是个追求完美的老人:今年已经82岁了,仍把自己装扮得一丝不苟。只是过了80岁后,腿脚没有往日那般灵便,这也是老太太唯一经常跟我抱怨的事情。我每每听到这,就只笑笑,再夸奖她几句其他的,老人便很快又开心起来。人果然是“老小老小”啊,越老越像孩子。  相似文献   
88.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ERD的定义为异常的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并损伤食管黏膜.30%的GERD患者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对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人群中其发病率为10%.西方国家尤为多见.目前我国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GERD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许多新技术的应用及抑酸剂、促动力剂的广泛使用,对GERD的认识及诊断方法有很大发展,疗效也显著改善.本文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GERD的研究与实践,从而将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75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脑室引流加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同时行脑室内尿激酶灌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75例患者中死亡13例(17.3%),其中3例死于早期脑疝,5例死于再出血,5例死于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出血及肺栓塞;存活62例,均于17 d内复醒,平均7.1d,其中3例出现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及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安全、有效,可以减少后期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0.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因素可调节骨代谢,迄今为止已发现5种神经肽参与骨代谢过程。目的:观察正常人成骨细胞表面不同神经肽受体的表达。方法:分别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酪氨酸羟化酶、P物质、神经肽Y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种肽类受体在成骨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另外,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灰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常人成骨细胞表面有神经肽Y、P物质、酪氨酸羟化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表达,这些因子可以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影响细胞生物学特性。不同因子免疫组化染色的灰度值由小到大依次为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酪氨酸羟化酶、P物质,神经肽是成骨细胞活性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