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患者女,52岁。"肺结核、骨结核"病史3个月,规律抗结核治疗2个月。躯干、四肢密集紫红色扁平丘疹,部分融合成大片,伴有严重瘙痒1个月。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皮肤组织学病理检查,临床诊断为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给予调节免疫及对症治疗,病情好转。临床上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较少见,药物及结核均与其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2.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阶段,由于突出的髓核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和硬膜囊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受累症状,多数患者由于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痛而活动受限,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近几年来,我科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核酸夹心杂交法半定量检测人IL-1α m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半定量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IL-1α mRNA的方法。方法 确定RT-PCR反应体系及扩增循环的各项参数,确定酶联夹心杂交反应所需的试剂、试剂的配制及杂交反应的温度、时间。选择最适数量的PBMC进行RT-PCR并用核酸夹心杂交法检测扩增产物。结果 本方法检测IL-1α mRNA的灵敏度明显高于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无非特异性阳性信号出现,重复性良好,操作简便。结论 本方法是一种较好的定量检测IL-1α mRNA的方法,操作简便适合临床实验室。  相似文献   
64.
目前对于脑卒中康复初期痉挛阶段的偏瘫病人,治疗师常单一地运用中控点转移或抑压法来进行治疗。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控制和兼顾病人的上肢和身体平衡情况,从而也不能很好地缓解其痉挛状况。本文对20例此类病人采用中控点转移和抑压法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并对照采用单一治疗方法的15例病人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能更有效地抑制异常的张力分布,诱发平衡反应,使病人感觉到正常的运动感觉。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人胶原声带注射辅以发声训练治疗单侧声带固定和功能性声门闭合不全的疗效。方法:在强化局麻或静脉复合麻醉下,对5例单侧声带固定及4例功能性声门闭合不全患者经支撑喉镜进行人胶原声带注射,术后1周辅以发声训练。手术前、后对嗓音进行主观评估及声学分析。结果:6例患者术后声嘶明显改善,3例功能性声门闭合不全患者声嘶无改善。人胶原声带注射术后3个月频率微扰(Jitter)及振幅微扰(shimmer)下降,最大声时(MPT)延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噪声能量(NNE)及谐噪比(H/N)的变化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亦朝着有利于提高发声效率及质量的趋势发展。结论:人胶原声带注射辅以发声训练治疗单侧声带固定是简单、安全及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功能性声门闭合不全患者的疗效欠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6.
采用利美达松骶管注射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腰椎间盘脱出症)100例。注射药物1~2小时后开始生效,表现为疼痛症状明显减轻。100例患者中,显效29%,有效55%,无效16%,总有效率达84%。提示利美达松骶管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对福尔马林诱导的急性内脏炎症痛大鼠是否具有抗伤害效应和对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单纯福尔马林致炎组(F);0.25%利多卡因实验区皮内注射组(F-0.25%L-IN);0.25%利多卡因实验区外皮内注射组(F-0.25%L-OUT);0.125%利多卡因实验区皮内注射组(F-0.125%L-IN);0.125%利多卡因实验区外皮内注射组(F-0.125%L-OUT);生理盐水实验区皮内注射组(F-S-IN);生理盐水实验区外皮内注射组(F-S-OUT).对各组大鼠分别进行疼痛学评分,每15min为一个时间段,共4次,1h后取出S1脊髓节段以免疫组化法检测FLI阳性神经元. 结果:各组在第一个时间段内疼痛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第三、第四个时间段内F组和F-0.25%L-IN、F-0.25%L-OUT、F-S-IN组相比疼痛学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和F-0.125%L-IN、F-0.125%L-OUT、F-S-OUT相比疼痛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脊髓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在F-0.25%L-IN、F-0.25%L-OUT、F-S-IN组均显著减少(P<0.01). 结论:Fos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化学性致痛信息的传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南强菌素(DM)对肿瘤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南强菌素对A549/T耐药细胞与A549敏感细胞的毒性及其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以Annexin V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和Rh123在耐药细胞中的积累,HPLC测定细胞内紫杉醇的蓄积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Ⅲ型β微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南强菌素可显著提高A549/T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增加紫杉醇诱导耐药细胞凋亡率,增强A549/T细胞中紫杉醇和Rh123的蓄积能力,同时,亦可明显抑制A549/T细胞中Ⅲ型β微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南强菌素可有效提高耐药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逆转A549/T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作用,其逆转机制可能与南强菌素抑制耐药肿瘤细胞膜上耐药蛋白P-糖蛋白的外泵转运功能和干扰Ⅲ型β微管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丙泊酚预处理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是否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是否和活化PI3K/Akt通路有关.方法 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6组(n=6):对照组(control组)、脂多糖(LPS)组、丙泊酚+LPS组、Wortmannin+丙泊酚+LPS组、丙泊酚组、Wortnannin组.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TNF-α和IL-6浓度,观察各组大鼠的肺水含量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肺组织中p-Akt的表达变化.另取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LPS组、丙泊酚+LPS组和Wortmannin+丙泊酚+LPS组,建立大鼠ALI模型,观察各组大鼠48 h的死亡率.结果 注射LPS后,大鼠BALF中的蛋白、TNF-α和IL-6的浓度明显升高,肺水含量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破坏明显,肺组织中p-Akt表达减少.丙泊酚预处理降低肺组织损伤程度,使BALF中的蛋白渗出、TNF-α和IL-6释放减少(P<0.05),肺水含量以及肺组织的病理损害减轻,肺组织p-Akt表达增多(P<0.05).Wortmannin可减弱丙泊酚的保护作用,且单独使用Wortmannin对肺组织没有损害作用.丙泊酚+LPS组死亡率明显低于LPS组和Wortmannin+丙泊酚+LPS组(P<0.05).结论 丙泊酚预处理可能通过诱导肺组织p-Akt表达,提高肺实质细胞对伤害刺激的耐受力,缓解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70.
麻醉气体,其特性包括相对较高的心血管安全性(同等或优于传统麻醉药),与其他大多数气体相比较好的药物动力学或药效学特点。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氙气作为一种气体麻醉药,具有镇痛、诱导苏醒迅速和对心血管影响小的特点。另外,由于其对环境影响小,因此适用于吸入麻醉。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在临床应用中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