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利用肌电图仪测量不同牙合型人群咀嚼肌肌电活动,分析比较各组人群的咀嚼肌肌电特点和差异。方法:1)选取符合实验标准的自愿者33人,平均年龄21.71岁。分组,正常对照组10人,安氏Ⅰ类错牙合组10人,安氏Ⅱ类错牙合组8人,安氏Ⅲ类错牙合组5人;2)用肌电图仪测量各组人群的测量不同牙合型的咀嚼肌肌电活动;3)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各组人群的咀嚼肌肌电特点和差异。结果:1)静息状态下,显著性>0.05,各组人群咀嚼肌的电位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2)咀嚼过程中,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组,与正常对照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组相比,咬肌的电位值显著性<0.05,存在显著性差异;3)吞咽时,①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组人群,与正常对照组间咬肌的电位比较,显著性<0.05,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组人群,与正常对照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组咬肌的电位相比较,显著性<0.05,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组与其余3组二腹肌电位相比较,显著性<0.05,存在显著性差异。4)不同状态时各组人群两侧咀嚼肌肌电变化不同,存在相关性与差异性。结论:不同牙合型人群在咀嚼和吞咽过程中,咀嚼肌肌电活动有所不同,推断错牙合畸形可影响咀嚼肌的正常功能运动。  相似文献   
92.
胰岛素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INS)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间的相关性。方法:PCOS(216例)和非PCOS(19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记录月经周期,计算BMI,检测其血清生殖激素,采用PCR法,分析INS基因多态性。结果:①与其他人种相比,中国人INS中T等位基因频率较低(7.3%)。②PCOS患者INS的A/A,A/T,T/T基因型分布(分别为0.894,0.097,0.009)与非PCOS人群的分布(分别为0.859,0.135,0.005)无显著差异。③PCOS组中,基因型A/T患者总睾酮(T)值显著高于其他2种基因型的T值,而初潮年龄、BMI和其他血清生殖激素值在各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正常对照组中,BMI及生殖激素在各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INS-23/HphⅠ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PCOS发病无相关性,但A/T等位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影响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筛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fflsease,CHD)患者CHD7(chromodomsin helicase DNA-binding protein gene)基因的胚系突变,探讨其在先心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67例临床确诊的CHD患儿、100名正常对照的外周静脉血,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CHD7基因,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PCR产物进行突变筛选,出现异常峰型的扩增片段进行DNA测序,明确突变位点和类型,并进一步结合病例对照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变异的功能意义.结果 67例先心病患者中共检出7种单碱基的替换,位于CHD7的不同内含子.其中,IVS11+127A>G和WS12+21T>G的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0075,为罕见变异;而IVS2+34G>A、IVS4+39C>A、IVS12.5T>C和IVS16+51C>A等位基因频率为0.2635、0.2156、0.1505、0.3636,属于单核苷酸多态性;IVS12-5T>C在CHD组的检出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5.42%vs 9.57%,P<0.05);而IVS14-35C>G则仅见于CHD患儿.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IVS12-5T>C替换具有增强外显子剪切的效应.结论 CHD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WS12-5T>C对CHO的发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而CHD7基因的突变并不是构成散发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也叫粘连性关节囊炎、漏肩风、凝肩、冻结肩、五十肩等。肩周炎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肩关节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急性外伤、受凉以及活动减少是肩周炎的主要发病因素。颈椎病所造成的肩部神经营养障碍也可能是一种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