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指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变的现象,其在组织损伤修复等生命过程中是必需的.研究发现,EMT在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EMT不仅使肿瘤细胞获得迁移、侵袭、转移能力,同时还与肿瘤细胞抑制衰老和凋亡、抵抗放化疗和形成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密切相关,因此抑制EMT成为抑制肿瘤转移的新策略.肿瘤细胞EMT受到表观遗传的复杂调控,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在EMT发生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肿瘤细胞EMT的表观遗传调控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肿瘤细胞EMT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2.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微卫星不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微卫星不稳定(MSI)性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 选取10个微卫星位点,从石蜡包埋的存档标本中选取34例肿瘤组织和其对应的自身正常对照组织,提取DNA后用PCR扩增,6%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后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p53、c-erbB-2、PR、ER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结果 在3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有9例(26.47%)至少1个位点出现MSI。MSI和病人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p53、c-erbB-2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ER和PR阴性的病例出现MSI的比例远远高于ER和PR阳性病例。结论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MSI,并可能和ER、PR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3.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2q11微缺失检测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5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标记用于检测22q11微缺失的可行性,了解中国汉族未经挑选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中22q11微缺失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位于22q11缺失区域的5个STR标记,对163例中国汉族先天性心脏畸形(congenital heart defect,CHD)息者及双亲进行单倍型分析,对检出的阳性病例及部分阴性病例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验证。结果5个标记均具有较好的信息量,22D_4_1和22D_4_2杂合率分别为0.65和0.52,22D_4_3、22D_4_4和D22S873杂合率均在0.7以上,可用于汉族人群多态性分析;163例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用STR标记检出12例22q11微缺失,其中9例得到FISH检测证实,2例微小缺失和1例远端缺失FISH检测为阴性;CHD患者22q11微缺失检出率为7.36%,室间隔缺损微缺失检出率为8.18%(9/110),法乐氏四联征检出率为14.3%(3/21),其它类型的CHD未检出缺失。结论5个STR标记可用于汉族人群22q11微缺失的检测,且有快速、成本低的优点;中国汉族CHD患者中存在一定比率的22q11微缺失,尤其是室间隔缺损和法乐氏四联征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二氢杨梅素对棕榈酸刺激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棕榈酸处理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 24 h,或以二氢杨梅素(0.1、0.5、1.0μmol/L)预处理12 h再用棕榈酸(200 μmol/L)处理24 h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CytoTox 96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水平,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PI染色情况,caspase-1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1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aspase-1,IL-1β及ICAM-1蛋白表达.结果 棕榈酸处理显著降低内皮细胞活力,同时显著增加乳酸脱氢酶释放水平、PI染色、caspase-1活性以及caspase-1、IL-1β、ICAM-1蛋白表达(P<0.05).二氢杨梅素预处理后,与棕榈酸单独处理组相比,细胞活力明显增加,乳酸脱氢酶释放水平及caspase-1活性显著降低(P<0.05),同时caspase-1,IL-1β及ICAM-1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棕榈酸可诱导内皮细胞发生焦亡,而二氢杨梅素可抑制棕榈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焦亡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黑米花青素对HER-2/neu高表达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以24只雌性BALB/c裸鼠建立MDA-MB-453细胞移植瘤模型,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原则平均分入对照组、VEGF组、黑米花青素组和联合组4个处理组,分别以VEGF和黑米花青素提取物进行单独和联合干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核抗原Ki-67和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评价移植瘤肿瘤细胞生长能力和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促m管生成凶子MMP-2、MMP-9和uP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黑米花青素组瘤体积、MVD值和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VEGF组上述指标则均有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上述指标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对于VEGF组,黑米花青素组和联合组的上述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黑米花青素组瘤体积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黑米花青素组核抗原Ki-67表达强阳性的细胞数显著减少,VEGF组核抗原Ki-67表达强阳性的细胞数显著增多.结论 黑米花青素可能通过抑制移植瘤内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肺大疱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年至2013年1 228例经病理确诊为肺大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性别上差异明显(男女之比为7.4︰1),年龄分布特点明显,20岁以下及20~25岁两组(青少年组)发病数明显占高位,分别占30.0%及15.6%(368、192/1228),其中18、19、20岁又是青少年组中患病发病的高峰,分别占该组的27.4%、25.0%及21.7%;男女比例高达15︰1;且男青少年有身材瘦高,头围小,肩宽,胸部扁平,肌肉及脂肪不发达,四肢细长等体征,首发症状多为自发性气胸,无体检发现肺大疱病例,主要临床症状有胸闷、胸痛、咳嗽,无明显呼吸困难,CT可见不同程度气胸,血气分析正常,既往有对侧气胸病史占24%。2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有明显下降。60岁以上老年组患者常见合并肺部其他疾病,体型瘦弱,临床起病急,易有张力性气胸、皮下气肿及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故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青少年组与老年组在临床特征上的差异与肺大疱发病原因不同有关,其病理特点亦有不同,故临床特征、手术中所见、围手术期处理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7.
余利  冉莉  喻瑾  汪小兰  郎和东  周敏  王斌  易龙  糜漫天 《重庆医学》2018,(10):1347-1350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抗氧化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同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超声确诊的NAFLD患者80例,检测血清维生素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维生素A(VA)、维生素D(VD,ELISA法和酶供体竞争法)、维生素E(VE)和维生素B12(VB12);抗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气化酶(SOD,邻苯三酚底物法和WST-1法)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果 与正常参考值比较,NAFLD患者血清RBP、VA、VD、VE和SOD缺乏率分别为11.6%、38.4%、7.9%、86.0%和27.9%;NAFLD患者血清GSH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不同检测方法分别检测血清VD和SOD发现,不同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AFLD患者血清维生素指标VA、VE、GSH和SOD水平显著降低,以上检测指标对NAFLD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谌河琴  朱杰  易龙 《北方药学》2014,(12):76-77
随着人口老龄化,腰背痛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问题。骨质疏松症引起腰背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脊柱椎体的骨转换过快、骨量减少、骨小梁破坏,最后引发椎体自发压缩性骨折。以往的治疗方法以抗骨质疏松为主,但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疗效缓慢,不能及时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在湿热环境下进行不同强度军事作业时人体应激负荷指标。方法将80名自愿同意参加试验的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人。饭后3 h,在湿热环境下[无遮盖的室外,三球温度为(35.9±1.1)℃,相对湿度为(76.0±3.5)%,按照GJB 1104—9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分别进行轻、中、重、极重强度作业,作业时间1 h。在作业开始前1 min和作业结束后即刻测量心率、耳道温度、出汗量和唾液、血浆中皮质醇含量。结果与作业前比较,湿热环境作业后各作业强度组受试者耳道温度、心率和唾液皮质醇含量均升高,出汗量无明显变化,轻强度组血浆皮质醇含量升高。唾液皮质醇、心率与作业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血浆皮质醇与作业强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耳道温度、出汗量与作业强度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唾液皮质醇可作为湿热环境军事作业机体应激负荷评价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蛋白1(PGC-1)α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及生殖激素的关系。方法收集PCOS患者和非PCOS妇女正常对照的血液标本。记录两组的初潮年龄,身高、体重,分离血清测定生殖激素,分离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提取总DNA,特异引物扩增后限制性酶切(PCR-RFLP),电泳分离,溴化乙锭(EB)染色。结果PCOS患者的PPAR-γ2(Pro12Pro,Pro12Ala和Ala12Ala)基因型分布(分别为0.910,0.090,0)与正常人的分布(分别为0.925,0.068,0.007)无显著差异。PCOS患者的PGC-1α(Gly482Gly,Gly482Ser和Ser482Ser)基因型分布(分别为0.328,0.402,0.269)与正常人的分布(分别为0.333,0.374,0.293)无显著差异。体重指数(BMI)、血清总睾酮(T)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LH/FSH、孕酮(P)和雌二醇(E2)在PPAR-γ2和PGC-1α各基因型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他人种比较,中国人PPAR-γ2中Ala等位基因频率较低(4.4%),但PGC-1α的频率较高(48%)。结论结果提示PPARγ2 Pro12Ala和PGC-1αGly482Ser这两种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COS的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