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评估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6例Ⅰ~Ⅱ度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和侧后方植骨融合术,其中经椎弓根复位固定器(TPRF)10例,Steffee29例,Tenon5例,Tenor17例,改良脊柱椎弓根矫形复位固定系统(MRF)5例,并进行定期随诊和影像学检查观察。结果复位率:Tenor 100%,Steffee 69%,MRF 80%,TPRF和Tenon均为0%。52例经1~11.4年随访,疗效按Henderson标准,优73%,良17%,可6%,差4%;融合率按Lenke标准,A级58%,B级30%,C级10%,D级2%。2例采用Steffee固定螺钉断裂,1例采用MRF固定框架明显松动,1例切口感染。7例出现神经损伤,1例未完全恢复。结论对Ⅰ~Ⅱ度腰椎滑脱症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临床效果满意,脊柱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与掌握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熟练度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脊柱骨盆参数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邻椎再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  相似文献   
53.
对82例116处上肢骨折行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均为24h内手术。结果,尺、桡骨骨折疗效明显优于肱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骨不愈合的原因,与术前适应证的选择、无菌观念的掌握、进针点和针的配套选择、术后正确处理和功能锻炼的指导是否恰当、适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54.
作者研制了一种经皮椎弓根外固定器.并用以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20例.其特点是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坚强,有利于早期下地活动.主要技术关键是椎弓根螺钉的钻孔点和钻孔方向.作者认为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23例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外固定器治疗后获得显著疗效.作者认为经椎弓根外固定拥有器械设计合理、固定坚强、可早期活动、无需每次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56.
本文总结了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应用Dick或改良RF器手术治疗结果,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爆裂骨折解剖复位的可能性、椎弓根螺钉的抗弯强度和恢复生理前凸对椎弓根螺钉抗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足够的轴向撑开力是爆裂骨折解剖复位的基础,复位方法则是影响复位效果的关键,在维持脊柱生理前凸条件下,均匀而同时撑开三柱,是最理想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57.
本文总结了4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应用Dick或改良RF器手术治疗结果,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爆裂骨折解剖复位的可能性、椎弓根螺钉的抗弯强度和恢复生理前凸对椎弓根螺钉抗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足够的轴向撑开力是爆裂骨折解剖复位的基础,复位方法则是影响复位效果的关键,在维持脊柱生理前凸条件下,均匀而同时撑开三柱,是最理想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58.
回顾性分析2001-08/2008-12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尺骨骨折、骨不连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0~72岁,平均41.8岁。单纯尺骨骨折14例,孟氏骨折6例,其中新鲜骨折19例,陈旧性骨折1例;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钢板断裂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记录患者内固定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Anderson评价前臂骨折功能,并随访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组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3年。依据Hertel前臂骨折愈合分类,23例获得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7周;无髓内钉松动、断裂,无切口感染。20例已行内固定取出,无再发骨折。按照Anderson前臂功能评价标准,22例患者前臂功能为优,1例功能满意。提示尺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具有创伤小、恢复期短、再骨折率低等优点。适用于治疗尺骨干骨折、尺骨多段骨折、骨缺损、骨折不愈合或用加压钢板固定失败;软组织损伤严重或骨质疏松患者的尺骨骨折。 尺骨骨折;骨不连;交锁髓内钉  相似文献   
59.
回顾性分析2001-08/2008-12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尺骨骨折、骨不连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0-72岁,平均41.8岁.单纯尺骨骨折14例,孟氏骨折6例,其中新鲜骨折19例,陈旧性骨折,例: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钢板断裂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记录患者内固定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Anderson评价前臂骨折功能,并随访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组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3年.依据Hertel前臂骨折愈合分类,23例获得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7周;无髓内钉松动、断裂,无切口感染.20例已行内固定取出,无再发骨折.按照Anderson前臂功能评价标准,22例患者前臂功能为优,1例功能满意.提示尺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具有创伤小、恢复期短、再骨折率低等优点.适用于治疗尺骨干骨折、尺骨多段骨折、骨缺损、骨折不愈合或用加压钢板固定失败;软组织损伤严重或骨质疏松患者的尺骨骨折.  相似文献   
60.
用10具成人T_(12)-L_5节段椎骨标本按Roy-camille和Magerl方法钻孔,植入5mm椎弓根螺钉,测量进钉点、进钉方向与推弓根吻合情况,以及螺钉与椎弓根的关系。结果表明,Roy-camille法在腰椎椎弓根穿破量较多,螺钉在椎体内长度较少,不适合于L_(1-5),基本适合于T_(11-12);Ragerl法在胸T_(11-12)。椎弓根穿破量较多,基本适合于L_(1-5).作者建议在T_(11-12)以下关节突中、外1/3垂直延长线与横突水平中位城交点进钉,向前内5°左右进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