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高危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高危颈椎病的诊断及其颈椎后.前路手术治疗高危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42例符合拟定的高危颈椎病患者行后-前路颈椎手术治疗,2例轻微外伤后不全瘫的高危颈椎病患者均行Ⅰ期后.前路联合手术,余40例患者中分期行后.前路颈椎手术10例,Ⅰ期手术30例。后路采用“双开门”椎管成形减压术,前方植骨均为自体三面皮质髂骨,均加颈椎前自锁钛板固定。以手术前后的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月,无伤口感染,未见颈椎内固定及植骨块松脱,术后4月X线复查示前方植骨块与椎体融合。依照JOA评分法,42例患者平均J2.5分。手术前平均评分、神经功能均改善,优11例,良18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手术有效率为92%(39/42),优良率为61%(29/42)。结论 颈椎病的MRI矢状面可见节段性的脊髓前后受压,脊髓的形状变成月牙形甚至线形;横截面脊髓面积减少50%以上的影像学特征加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中任一项即可以确诊为高危颈椎病。颈椎后前路手术治疗高危颈椎病使颈脊髓得到直接的较充分的减压,降低了前方手术操作引起脊髓损伤的风险,为脊髓形状的复原、血供的改善及其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2.
对87例不同病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后路减压手术,随访6—72个月。对不同病程和不同术式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估,发现病程越短,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越佳。不同病病程患者术后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在各自的适应证下,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3.
导航引导椎弓钉加椎间钛笼稳定腰椎椎节的手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导航技术在腰椎内植物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4 0例下腰椎节失稳手术 ,采用导航下的椎弓钉加后路椎间钛笼植入技术。共 5 0个椎节 ,180枚椎弓钉 ;10 0个钛笼。内植完成后即作X线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进行吻合测量 ;术后作CT椎弓根层面扫描。结果 内植物位置理想 ,进钉点均差 2 2mm(最大 3mm) ,角度均差 3°(最大 5 °) ;Cage深度均差 1 8mm(最大 3 2mm) ,轴线角度均差 2 °(最大 4 °)。CT椎弓钉位置评级 :理想 94枚 (96 % ) ,4枚突破椎弓根外侧皮质 (4% ) ,Ⅱ级 3枚 ,Ⅲ级 1枚。结论 导航引导椎弓钉、椎间钛笼植入 ,只需一次X线成像就能做出虚拟的手术环境和路径 ;导航的瞬时追踪功能 ,使术者的手术工具做到实时监测 ,内植物达到精确制导 ,使操作形象、多维化 ,实时感强 ,是一种理想内植物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34.
目的在鼠单纯骨折模型中应用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血清,分析其骨折愈合过程。方法制备免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8只.并制备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动物不同时段血清(实验血清),分术后1w、2w、3w、4w分别保存,冻干处理;从2只健康兔动脉血制备血清(阴性对照血清),冻干处理;制备鼠单纯股骨干骨折模型72只,骨折行克氏针髓内固定;将单纯股骨干骨折模型鼠随机分成3组。即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4只,据鼠与兔体表面积比计算血清用量,实验组在术后1天(第1周)、8天(第2周)、15天(第3周)、22天(第4周)分别臀肌内注射相应时段实验血清,阴性对照组对应时间肌注阴性对照血清。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每组术后1w、2w、3w、4w处死6只鼠,x线摄片比较各组骨折固定术后1w、2w、3w、4w骨折愈合情况。软件分析骨痂形成情况。结果术后2w、3w、4w实验组较对照组骨折处骨痂形成明显加速.骨痂灰度明显致密。结论肌注相应时段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血清,能明显加速鼠单纯骨折模型的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5.
采用自体髌腱及胭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越来越多,但临床上仍不乏争议.  相似文献   
36.
手术方法 手术在气管切开插管后全麻下进行,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 Ⅰ组(受区) 一、先解剖出患侧区准备作血管吻合的面动、静脉、结扎、切断并作标志。 二、切除病变的下颌骨,清刮手术区。 三、修整下颌骨断端、钻孔备用。 Ⅱ组(供区)  相似文献   
37.
吻合血管带腓骨头腓骨移植重建肩腔关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扩展活腓骨移植在骨肿瘤保肢手术中的应用,特别涉及关节端骨肿瘤保肢治疗的应用。方法:采用吻合血管带腓骨头的腓骨移植重建10例肱骨头周,5例桡骨远端骨肿瘤瘤段切除术后的肩、腕关节。结果:术后6个月所有腓骨移植段与受区骨端愈合良好,骨形态替代理想,重建后的肩、腕关节无论从外观或功能方面均获得较好的重建效果。结论:吻合血管带腓骨头的腓骨移植对肩关节肱骨端、腕关节桡骨端骨肿瘤保肢手术的关节重建中起到较好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38.
部分正中神经尺神经束移位修复臂丛损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采用部分神经束移位治疗臂丛神经C5-7或中上干撕脱伤,评价其疗效。方法:将自1997年以来采用部分神经束移位治疗臂丛神经C5-7或中上干撕脱伤的11例与以往采用膈神经,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的11例疗效进行随访对比。结果:部分神经束移位组的肱二头肌肌力恢复的优良率最高,但有效率和三角肌肌力恢复两组无差异。结论:采用部分正中神经束移位吻接肌皮神经肌支,所恢复的肌力比以往采用膈神经,副神经移位方法的效果更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39.
背景:目前针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治疗较少,且大都以遵循传统的负重限制.目的:比较早期负重和晚期负重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制定科学与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3-04/2006-03中山大学附属一院骨科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对象:共收集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0例(42髋),男21例,女19例,年龄32~63岁,平均50岁;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有30例(32髋).方法:3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早期负重组:对患者进行早期负重康复治疗;晚期负重组:对患者进行晚期负重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除术后负重方法不同外,均予系统的早期康复治疗.分为术前和术后阶段,基本训练内容包括肌力和耐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转移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以及其他训练(心理指导,呼吸功能训练,出院后的指导如家居环境改造、家庭康复方案及复诊计划等).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置换前和置换后12周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及WOMAC量表对入选患者进行功能评定.放射学评定包括置换前测量股骨皮质指数和CC值,置换后测量两组的假体柄髋腔内充填率,并动态观察股骨假体骨结合情况、髋臼杯固定情况以及假体有无松动、骨溶解、异位骨化等. 结果:①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假体脱位,未见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无髋部感染病例.②置换后12周随访时早期负重组患者Hams评分为(93.06±3.42)分,高于晚期负重组(86.63±5.44)分(P<0.001);WOMAC评分早期负重组(4.94±2.21)分,低于(12.19±5.26)分(P<0.001).③股骨皮质指数和CC值及假体柄髓腔内充填率两组相比,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12周与置换后,周内的X射线平片比较,两组股骨假体均无明显下沉征象(下沉均<1mm),也无透亮线(透亮区)或反应线形成.早期负重组和晚期负重组分别有3例和5例出现"点焊"现象,所有假体均未发现小珠脱落、骨性底座、骨质溶解及异位骨化、移位等假体不稳或固定失败的征象发生.结论:早期康复、早期负重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功能改善更明显,科学、个体化康复方案的制定必须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植入假体的初始稳定性以及髋周软组织平衡等因素.  相似文献   
40.
MIPPO技术下运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目的探讨运用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2月~2005年1月期间,笔者收治2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骨折按AO分型:A2型7例,A3型9例,B2型7例,C1型4例。平均年龄为43岁(26~72岁)。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4~21个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6·3%。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病例。结论MIPPO技术下运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美观,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少,早期功能锻炼,早期负重等优点。但术中对设备要求较高,手术内固定材料价格目前较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