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严重烫伤后肠源性感染与肠淋巴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严重烫伤后肠腔内的细菌和内毒素能否通过肠淋巴循环向全身播散,我们选用Wistar 大鼠46只,制作大鼠肠淋巴瘘模型,随后分为烫伤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烫伤前和烫伤后3、6、12、24小时收集肠淋巴液,动态检测肠淋巴液内毒素清除量,肠道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菌量,以及回肠粘膜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烫伤后肠淋巴液内毒素清除量和肠道细菌阳性率及菌量明显增加;病理学检查发现:回肠绒毛中央乳糜管明显扩张,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提示:肠淋巴循环是严重烫伤后肠源性感染的另一重要途径;肠粘膜屏障受损是发生肠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例1 男,54岁,融铝炉爆炸致全身多处异物嵌入2 h入院.可见异物散布嵌入患者体内,以右侧头面部及右侧上肢为主.急诊行头颅正侧位X线片检查但影像效果欠佳(图1 a),于伤后第3天改行头面部螺旋CT扫描下的三维重建(以下简称3D,图1 b).因患者右小腿胫前被硬物砸伤深及骨腹,创面约3cm×2 cm,入院后先行负压吸引直至创面清洁.伤后第9天,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根据3D成像提示,行面部异物取出术及右小腿胫前清创缝合术.分别在面部右侧下颌角、耳后、耳屏、眼眶及顳部取出数十颗金属矿物质异物,大小为3 mm×2 mm-6 mm×5 mm.体积分数3%过氧化氢溶液及生理盐水清洗面部创面,采用6-0可吸收线(薇乔,美国强生公司,下同)分层间断缝合较大创面,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外涂创面后无菌纱布覆盖.术后常规给予磺苄西林预防感染,第5天拆际皮肤层可吸收线,创面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33.
肺表面活性物质气道内灌注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的临床应用,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2例烧伤伴重度吸人性损伤(Inhalation injury,InI)的病人,应用猪肺PS10ml每2h一次气道内注人,并予辅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氧合和相关肺力学指标,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应用外源性PS24h后,氧合相关指标PaO和PaO2/FiO2有明显升高,(A—a)DO2和RI明显降低,PaCO2变化不大;肺力学相关指标吸气时的△V/△P呈逐步增高。结论 外源性PS气道内注入,并予辅助机械通气治疗,能改善Inl患者的氧合和肺顺应性,患者对外源性PS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4.
用股薄肌肌皮瓣修复会阴部深度电烧伤一例报告Repairofaperinealsevereelectricalburnwithgracilismusculocutaneousflap彭毅志,宋波,彭正进,杨建申,罗高兴,康绍禹,汪仕良(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相似文献   
35.
五例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面积烧伤后休克、缺氧、严重感染、细菌毒素、组织分解产物等均对心脏有一定的损害,出现心肌炎、心内膜炎、心肌脓肿及心脏扩大等。笔者收集了烧伤后严重感染并发心肌炎、心脏扩大共5例患者的资料,现就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6.
男,32岁。因头顶后部电击伤后创面不愈20余年,反复出血15天入院。患者于1975年11月15日电击伤后在当地医院行头顶部颅骨钻孔术,拟待肉芽生长后行邮票植皮,后因故出院。3个月后颅骨缺失,缺损处中央有淡黄色液渗出,无不适感觉,未经任何治疗。1997...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自体脂肪颗粒及微粒皮混合移植修复大面积烧伤深度创面的效果. 方法选择20例重度烧伤患者,采用自身同体对照法,将患者双侧肢体或躯干对称部位创面分为脂肪颗粒+微粒皮组和微粒皮组,分别行自体脂肪颗粒+微粒皮(体积比1:1)混合移植和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后30、45、60 d计算2组创面愈合率;术后7、14、21、28 d取创面组织,行HE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结果移植术后30、45、60 d,脂肪颗粒+微粒皮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6.3±3.1)%、(76.4±6.1)%、(96.2±1.5)%,均明显高于微粒皮组的(28.3±2.0)%、(47.3±4.8)%、(85.4±2.2)%(P<0.01).HE染色显示脂肪颗粒+微粒皮组创面上皮化早于微粒皮组,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脂肪颗粒+微粒皮组PCNA阳性细胞较微粒皮组多,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 结论自体脂肪颗粒+微粒皮混合移植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携带供者抗原的第三方树突状细胞(DC)是否具有与供者源未成熟DC相似的免疫功能.方法 雌性C57BL/6小鼠、BALB/c小鼠和昆明小鼠分别为皮肤移植的供者、受者和第三方.将4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供者源未成熟DC组、第三方未成熟DC组、携带供者抗原第三方DC组,每组8只.后4组大鼠皮肤移植术前4 d用环磷酰胺(200 mg/kg)预处理,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等渗盐水.后3组术前2 d用1 ml相应DC悬液(1×107个/ml)预处理,并在术后12 d重复给予1 ml DC悬液(1×107个/ml)1次;前2组于上述2个时相点同法给予等量等渗盐水.记录各组皮片平均成活时间(MST)并于术后5 d对皮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16.1±3.5)d比较,供者源未成熟DC组和携带供者抗原第三方DC组小鼠移植皮片的MST明显延长,分别为(38.3±7.7)、(34.9±7.7)d(P<0.01);携带供者抗原第三方DC组与供者源未成熟DC组皮片的MST相近(P>0.05),但与第三方未成熟DC组(23.7±2.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见携带供者抗原第三方DC组移植皮片结构较清楚、排列有序,与供者源未成熟DC组情况相近.结论 携带供者抗原的第三方DC与供者源未成熟DC,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建立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39.
熟转化,但IL-10可抑制成熟;流式结果表明转染后细胞表型符合典型imDCs的特征;Western blot证实CCR7重组腺病毒转染imDCs后可增强CCR7的表达;体外趋化实验显示转染后imDCs体外迁移百分比由4.2%增加到36.1%.结论 CCR7重组腺病毒转染imDCs后,其仍保留末成熟特性,CCR7蛋白表达增强,体外迁移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前瞻性观察了以富含上皮细胞或表皮干细胞的特殊部位(腋窝、耻骨联合部、阴茎体和阴囊等处)正常皮肤作为自体微粒皮源,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旨在为解决严重烧伤,尤其是伴有头皮严重毁损患者皮源缺乏问题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