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构建SARS冠状病毒主要结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各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病毒致病机制。方法从SARS病人组织中抽提出RNA,经RT-PCR获得SARS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核衣壳蛋白(N)和膜蛋白(M)基因,将S基因的两个区段、N基因和M基因分别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和pET-28上,转化大肠杆菌13121,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的表达载体pET32-S1、pET32-S2、pET32-N、pET32-M、pET28-S1、pET28-S2和pET28-N;N蛋白表达量最高,S2蛋白表达量次之,S1蛋白和M蛋白表达不明显。结论SARS病毒的N蛋白较容易在原核细胞中表达,而S蛋白和M蛋白可能由于有较多的半胱氨酸或跨膜区而不易在体外表达。N蛋白和S蛋白均有较好的抗原性。前者更适用于SARS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分析可穿戴康复助行机器人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要点,促进可穿戴康复助行机器人质量控制。方法 结合可穿戴康复助行机器人的功能、结构特点,分别从电气安全、主要性能方面分析质量评价的要点,并对机器人设计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可穿戴康复助行机器人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要重点关注电池、保护装置、运行参数、静载强度、网络安全与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结论 通过对可穿戴康复助行机器人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要点进行分析,为此类产品设计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为完善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医疗器械影像数据增广是一种通过生成新的数据样本来扩展现有数据集的方法,对提高人工智能(AI)医疗器械相关模型性能和临床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数据增广方法通常受限于生成样本质量、真实感和多样性。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DPM)是一种基于噪声扩散过程的生成模型,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将目标分布的采样过程建模为从噪声分布中逐步去噪的过程,从而生成具有高质量的样本。综述DDPM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分析该方法在AI医疗器械数据增广中的应用场景,探讨其优势、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AI医疗器械数据增广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中年男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28例山东沿海地区汉族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6例,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将12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67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1例,并选110例冠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循环酶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PCR荧光法检测MTHER C677T基因型,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于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基因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TT基因型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THERC677T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参与山东沿海地区汉族中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且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独生和非独生抑郁障碍青年患者的社会功能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82 例 符合DSM- Ⅳ抑郁发作患者(年龄≤ 44 岁)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社会 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D)及自编一套问卷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 非独生 组在社会功能缺陷总分、父母职能、家庭内活动过少的得分[分别为(11.06±4.04)分, 0.00(0.00,2.00)分, 1.00(1.00,2.00)分]均高于独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父亲受教育程 度、是否有子女、家庭结构、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可能是社会功能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非独生抑郁障碍 患者的社会功能损伤可能比独生抑郁障碍患者更为严重,父亲受教育程度、是否有子女、家庭结构、家 庭成员躯体健康可能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6.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994~2003年对9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患者分别采用抗生素治疗;关节镜下清创、灌洗;切开清创、灌洗;清创后一期假体再置换;清创后二期假体再置换等不同治疗方法。对以上治疗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HSS膝评分标准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例抗生素治疗,2例治愈,1例感染未控制,改行关节切开清创、灌洗治愈;2例关节镜下清创、灌洗治疗,1例治愈,1例感染未控制,改行关节切开清创、灌洗治愈;2例清创后一期假体再置换治愈;2例清创后二期假体再置换治愈。9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51.2个月,均无感染复发。HSS膝评分由38分(21~52分)增加至74分(53~85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由45°(20°~108°)增加至80°(60°~105°)。结论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法。关节镜下清创损伤小,可最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但其彻底性不如切开清创,二期假体再置换临床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87.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近年来集中在脑诱发电位领域 ,本文对诱发电位的新老指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异常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传导通路中蛋白激酶B1(PKB1,又称AKT1)基因多态性与抑郁障碍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中国汉族首发重性抑郁患者73例和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73名。采用威斯康辛分类测验(WCST)评定2组人群的认知功能;并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目的DNA片段,对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4个AK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2494746、rs2794738、rs3001371和rs1130214多态性。结果①样本的基因分布除SNPrs2794738(χ2=14.19,P=0.001)外均符合Hardy-Weiberg平衡(P>0.05)。②其余3个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分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KT1基因SNPrs3001371位点基因型与WCST非持续性错误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0,P=0.002),两两比较显示G/G与G/A和A/A基因型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KT1基因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无明显相关,但其中SNPrs3001371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的认知功能损伤存在关联性,G/G基因型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以及假体类型和手术入路对异位骨化发生的影响。方法对245例(262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男115例,女130例;骨水泥型假体178髋,非骨水泥型假体84髋,采用改良直接外侧入路227髋,后外侧入路35髋。观察末次随访X线片假体周围异位骨化的范围,并按Brooker分型分为Ⅰ~Ⅳ型。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11.1%;男性和女性患者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分别为13.0%和10.8%,异位骨化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发生率分别为11.2%和10.7%,在后外侧入路和改良直接外侧入路的发生率分别为2.86%和1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BrookerⅠ、Ⅱ型)和重度(BrookerⅢ、Ⅳ型)异位骨化的平均Harris评分分别为(90.47±3.76)和(81.35±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位骨化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不同性别间的发生率相近。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不同类型的髋关节假体,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严重的异位骨化将限制术后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γ亚型(PKCγ)基因多态性rs3745406与重性抑郁障碍及其症状表型的关联性. 方法 用筛查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的门诊或住院部的确诊的中国汉族重性抑郁症患者453例,包括首发蕈性抑郁障碍(80.67%)和部分复发患者(19.33%);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病例组症状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目的DNA片段,对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研究对象rs3745406位点的多态性;使用UNPHASED软件进行等位基因,基因型分析、数量性状分析. 结果 (1)研究样本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berg平衡(X~2=1.46,P=0.25).(2)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KCγ基因rs3745406位点等位基因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临床表型存在明显相关性(X~2=4.746,P=0.0360). 结论 PKCγ基因rs3745406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无明显相关,但与重性抑郁障碍的自杀症状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