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动力性交锁髓内钉的设计及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静力性交锁髓内钉的结构进行改良,探讨其动力交锁的性能与力学原理。方法:将带锁髓内钉远端的圆形锁孔改为长形锁孔,近端改为尾翼状自带锁设计,在粉碎,横断骨折模型上测量长形锁孔的动力加压作用,尾翼的抗短缩作用和防旋转能力,并与静力性带锁髓内钉固定比较。结果:动力性固定组骨折断端加压力为3593.4-5712.3N,静力性固定组为2671.9-2995.2N(P<0.01),动力性固定消除了髓钉与锁钉间的剪力,有效防止了断钉,并消除了骨折端的应力摭挡,齿状尾翼的防旋转能力可达11.3Nm,抗短缩剪力为2474.5-2936.2N。结论:改良髓内钉起到了动力固定的加压效果和静力固定的轴向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法.方法 对2009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42例颈椎脊髓损伤实施统一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术前科学评估、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及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 40例呼吸功能完全恢复,2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做好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3.
李伟  潘显明  邓少林  廖冬发 《四川医学》2012,33(9):1554-1556
目的前入路减压伤椎内固定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可行性分析及效果评价。方法对3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切除后突的椎体骨块,解除对硬膜的压迫,于伤椎及其上椎体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9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植骨块全部融合,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椎管容量扩大,无骨片残留。结论该术式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手术要点、适应证。  相似文献   
74.
目的 以纳米复合羟基磷灰石接枝聚乳酸(HA/PLA)为支架材料,探讨体外动态培养构建人工骨组织的效果.方法 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接种在生物活性纳米复合HA/PLA三维多孔支架上,实验组用体外灌注动态培养体系构建骨组织;对照组用常规静态培养构建人工骨.分别探讨细胞接种密度、灌注流速对细胞增殖、形态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结果 两组均能体外构建骨组织,实验组新生成骨细胞数量更多、密度更大,组织结构排列更规整.结论 动态培养构建的骨组织结构上更加优异,并且可避免传统的自体取骨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5.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疼痛机理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是任何其他治疗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临床发现,腰椎问盘摘除术后约有20%-30%的病例残存腰痛。我们对1995-06-2001-02的305例腰椎间盘摘除术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76.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其相关性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制备的材料强度更高。结论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自设计动力型带锁髓内钉和目前常用静力型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横断骨折的力学特点.方法将动力型带锁髓内钉和意大利产Orthofix静力型带锁髓内钉分别固定股骨横断骨折后进行力学实验比较.结果 (1)静力型固定股骨横断骨折由于产生应力遮挡,折端缺乏足够的应力刺激,容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早期负重锁钉疲劳性断钉的可能大;(2)动力型固定股骨横断骨折完全无应力遮挡,折端形成动力加压作用而促进骨折愈合.结论股骨横断骨折为动力型带锁髓内钉首选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78.
目的:评估虚拟术前规划和3D打印模板预塑形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治疗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29例,根据是否采用术前虚拟规划和3D打印模板分为2组,3D打印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1~53岁;基于患者骨盆CT数据采用Mimics和3-Matic软件进行虚拟手术规划,虚拟复位骨折,设计后壁钢板模板及螺钉固定位置,模拟透视记录合适方位以指导术中透视,打印后壁钢板模板和带有后壁骨折块的钢板螺钉模型,然后根据模板预塑形钢板备用。常规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9~55岁;采用常规的方法术中折弯钢板适应骨折区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和髋关节功能。结果:2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Merle d’Aubign-Postel评分,3D打印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行走能力、髋关节活动度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相似文献   
79.
胡蓉  王维  谢美明  廖冬发  崔琳   《四川医学》2024,45(1):77-81
<正>膝关节疾病患者由于局部疼痛或术后制动等因素,关节周围肌肉常出现废用性萎缩、力量下降等现象。众所周知,阻力训练能有效提升肌肉性能,但强度要求较高。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增强肌肉力量时阻力负荷至少为单次重复最大负荷(one-repetition maximum,1RM)的60%~70%,增加肌肉体积时则至少为1RM的70%~85%。高负荷阻力训练虽然效果明显,但部分膝关节损伤患者常因疼痛、肌无力等原因无法耐受整个训练过程。血流限制(blood flow restriction,BFR)是指通过充气袖带等特殊器材对肢体近端施加一定的压力,使静脉血流闭塞的同时部分阻断动脉血流。BFR基础上进行的训练称为血流限制训练(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BFRT)。不同于传统高负荷阻力训练,BFRT通常结合低负荷(20%~30%1RM)阻力进行,但同样可刺激骨骼肌肥大并提高肌肉力量[1]。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技术治疗C1型骨盆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13例Tile C1型骨盆骨折患者采取前环骨盆外固定架结合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拉力螺钉复位固定骶髂关节治疗。结果经皮置入空心拉力螺钉成功,术后复查X线复位满意。结论外固定架结合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置入空心拉力螺钉是治疗骨盆C1型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