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
目的分析某汽车部队进入高原地区执勤期间的发病特点,为做好相应的卫勤保障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某汽车部队进入高原地区执勤时的发病人次、病种及其构成、各月的发病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就诊的1056人次中,上呼吸道感染比例最高,占就诊总人数的50.9%;消化系统疾病占第2位(占19.6%);高原反应、手外伤、腰痛、光敏性皮炎等疾病均有发生。1年中以3月份的发病人数最多,占31.7%。结论该部官兵进入高原地区执勤时应针对低氧、高寒、干燥、强紫外线等恶劣自然条件采取应对措施,部队、官兵自身及卫勤保障单位各方面积极协作才能有效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42.
川藏线沿途平均海拔4000米,自然环境恶劣,空气稀薄干燥、风速大、低氧、低压、低温、昼夜温差大、紫外线辐射强,加上高原地区文化生活单调、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因素,直接影响驻守军人的身心健康[1],进而影响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应用单枚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疗效和优越性.方法:回顾18例经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5例,AndersonⅡ型11例,Ⅲ型7例,其中浅Ⅲ型5例.所有患者均以1枚3.5mm空心钛螺钉内固定.术后通过随访结果,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6~24月的随访,平均9...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ARRIF-Ⅲ型脊柱后路复位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病例的长期疗效。方法:应用ARRI-Ⅲ型脊柱后路复位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通过45例随访5~8年,了解该器械的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症状完全消失27例,明显好转12例,3例仍遗留有部分腰痛,3例遗留有下肢疼痛。X片显示32例椎间自体髂骨植骨均完全融合;7例椎体间BAK植骨,4例融合,3例嵌入;6例横突间植骨患者有4例融合2例未融合;42例(93.3%)滑脱完全复位,3例(6.6%)复位部分丢失,仅遗留有1度滑脱,2枚(4.4%)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ARRIF-Ⅲ型能对不同程度的腰椎滑脱症进行复位固定和植骨融合,是一种使用方便、固定确实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采用切线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病例资料24例,均术前CT检查诊断为涉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全部病例均采用重建钢板结合切线位拉力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手术采用Matta标准及Merled’Aabigne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随访时间3~5年,髋臼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19例,满意复位5例,解剖复位率达到79%。术后随访按照改良Merled’Aubigne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优16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1.1%。结论切线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累及四边体的髋臼骨折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良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6.
股骨粉碎性骨折动静力型髓内钉固定的力学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自行设计动力型带锁髓内钉和目前常用静力型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粉碎性骨折的力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动力型带锁髓内钉与意大利产Orthofix静力型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粉碎性骨折后进行纵向加压力学实验比较。结果:(1)静力型固定股骨粉碎性骨折能够提供足够轴向和旋转稳定性,但由于应力遮挡,早期负重易发生锁钉断钉及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2)动力型固定股骨粉碎性骨折有退钉、骨碎块散裂、肢体缩短的影响,但足以维持骨折的稳定性。结论:股骨粉碎性骨折为动力型带锁髓内钉扩大范围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1型骨盆骨折的可行性。方法:13例Tile分类C1型骨盆骨折患者采取前环骨盆外固定加强结合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拉力螺钉复位固定骶髂关节。结果: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置入空心拉力螺钉成功,术后复查X光片复位满意。结论:外固定架结合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置入空心拉力螺钉是治疗骨盆C1型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测试其相关性能。方法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制备的材料强度更高。结论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目的:设计胚骨动力型交锁髓内钉与静力型交锁髓内钉进行生物力学比较。方法:将胫骨标本制成四组实验模型。甲组:动力固定,粉碎性骨折;乙组:动力固定,斜形骨折;丙组:动力固定,横断骨折;丁组:静力固定,粉碎性骨折。将各级标本进行轴向加压试验及扭转试验。结果:各组压缩试验相差显著,扭转试验相差不显著,压缩试验曲线表明用新型胚骨动力型交锁髓内钉固定后抗压能力强,骨折端有一定应力存在。结论:胚骨动力型交锁髓内钉固定良好,骨折端有压应力存在,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0.
横突、关节突与椎弓根关系的X线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椎弓根胸腰椎内固定术的关键是椎弓根管口的定位。通常以横突为标志定位[1] 。由于横突的变异、畸形、骨折、先天性缺损等在临床上并不鲜见 ,有时给术中定位带来困难 ,寻找一种新的定位方法已成必要。我们通过X线研究发现腰椎上关节突与椎弓根管口有相当固定的解剖关系 ,并用腰椎上关节突作为定位标志 ,临床应用满意。1 材料和方法1.1 X线资料与测量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 2 12例腰椎正、侧位平片。男 12 6例 ,女 86例 ,年龄 18~ 69岁 ,平均 3 8 7岁。在每份正位片上先作两侧L1~L5椎弓根中心点的连线PC(Pediclecen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