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9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92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1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84篇
综合类   674篇
预防医学   34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77篇
  1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部队是集体生活的特殊群体,存在暴发流行肺结核病的潜在因素,为了做好预防,将我部近十年肺结核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现役干部、战士。1.2方法调查我部1988年1月~1997年12月所属医疗单位病员登记;逐一连队查访核实;...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方法对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并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前庭性偏头痛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在外院首诊并误诊,误诊时间10~70 d,平均25.75 d,误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6例,梅尼埃病13例,后循环缺血8例。57例均出现5~12次中度到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且均存在日常活动后头痛症状加重的情况。后完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均确诊为前庭性偏头痛,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及改变生活作息治疗1个月,其中44例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6例症状消失;5例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失访。随访3个月,34例症状未复发;11例出现1次偏头痛症状发作,但较轻微,持续时间均未超过1 h,无前庭症状;3例出现1次偏头痛及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均24 h;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8例失访。结论前庭性偏头痛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以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水平及左室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参数的变化,评价纤溶活性在心肌胶原网络重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按WHO/ISH(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06例,正常对照组30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EH—LVH)组50例及非肥厚(EH—NLVH)组56例。用ELISA法测血浆t—PA与PAI-1含量,HP Sonos 5500型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室间隔IBS参数(AII、PPI、CAI)。并对上述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H—LVH组和EH—NLVH组PAI-1、AII、CAI升高,t—PA、PPI降低。与EH—NLVH组相比,EH—LVH组AII、CAI升高,t—PA降低。相关分析显示:PAI-1与AII、CAI、LVMI呈正相关关系,与PPI呈负相关关系;t—PA与AII、CAI、LVM呈负相关关系,与PPI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纤溶功能异常和心肌及胶原网络重构,血浆PAI-1升高和t—PA降低在左室心肌及胶原网络重构的形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检测我国汉族人群中MEF2A基因存在的多态性位点,调查这些多态性位点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和(或)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对25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阳性病例、15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阴性对照及242名健康体检者MEF2A基因的编码区和5′非翻译区进行全基因扫描、发现多态性位点,明确多态性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研究不同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在MEF2A基因的编码区中共筛查到4处基因多态性位点,其中3处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891C/T,1305G/A,1353G/T),1处为三联核苷酸缺失多态性位点(1294~1296CCG/-)。经病例一对照研究显示,891C/T位点TT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2%和3.9%,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其余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F2A基因的4个多态性位点(891C/T,1305G/A,1353G/T,1294-1296CCG/-)与我国汉族人群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提高门诊诊室及医技科室的抢救车药品管理质量,保证药品使用安全有效。方法:对门诊诊室及医技科室抢救车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完善并落实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监督和检查。结果:经过持续改进,使门诊诊室及医技科室的抢救车药品存放合理、标识清晰、无到期药品、无药品混放、积压浪费现象,药品管理较为规范。结论:抢救车药品建立品种及基数清单,定期对药品效期进行自查并建立规范的效期检查记录,同时加强药师的检查工作,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8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雌三醇软膏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生素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雌二醇E2水平、阴道健康评分、阴道pH值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6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阴道健康评分、阴道pH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小剂量雌激素应用于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指导下进行治疗性进食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留置胃管的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入院后都进行VFSS,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给予吞咽训练后进行治疗性进食,每周5d,共3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WST),渗漏-误吸分级(PAS)及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IOS),并比较2组患者拔管率、患者出院后咳嗽咳痰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WST、PAS、FIOS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周后,对照组WST、PAS分级情况改善(P<0.01,0.05),FIOS等级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3项评估指标、拔管率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出院1个月后咳嗽咳痰情况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在VFSS指导下进行治疗性进食结合吞咽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998.
汪晓阳  楼方 《河北医学》2013,19(3):344-347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24例患儿及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20例患儿临床资料,并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二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后2h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但是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P〈0.01)。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气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因素。方法于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435例个案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用中文版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患者自我效能的测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35例初次进入个案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132.28±38.66)分.63.9%处于中等水平;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糖尿病教育、并发症种类、文化程度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初次进入个案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有待改善;需加强文化程度较低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尤其在糖尿病患病早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改善自我效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00.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0岁,体质量56 kg,因不孕7年收入昆明送子鸟医院.体检:T 37℃,P80次·min4,R20次·min^-1,心率(HR)80次·min-1,BP 120/60 mmHg(1mmHg=0.133 kPa).心、肺和腹(一).辅助检查:WBC 6.4×10^9 L^-1,血红蛋白(HGB) 115 g·L^-1,RBC4.61×10^12 L^-1,红细胞压积(HCT)42.7%,血小板(PLT)214×10^9 L^-1,凝血酶原时间(PT) 12.6 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42.0 s,凝血酶时间(TT) 15.2 s,纤维蛋白原(FIB)2.73 g·L-1,总胆红素(TB)5.8μmol·L-1,谷草转氨酶(AST) 11 U·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