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实施全身麻醉时常因一些特殊原因,如预先估计诱导插管困难等,而须施行清醒气管插管。清醒气管插管不仅须有完善的粘膜表面麻醉,而且更要求病人充分镇静,全身肌肉放松,这样不仅有助于插管的施行,也可基本避免术后不愉快的回忆[1]。对于困难气道患者表面麻醉联合小剂量麻醉药物行慢诱导气管插管是预防气道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67例食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经食管镜检取出,18例经保守治疗异物排除体外,2例经颈纵隔切开,异物取出,1例行剖胸异物取出术,死亡1例。结论:食管异物早期诊断不困难,对需手术治疗患者,应根据异物部位,灵活选择手术入路,术后加上全身抗感染、支持疗法,大多数病人可望痊愈。  相似文献   
54.
机械通气肺损伤发生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日益受到重视.其基本机制为对肺组织过度牵拉的机械因素和机械力学诱导的肺脏局部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不适当的机械通气除可造成气压损伤、容积损伤和肺不张损伤等机械性损伤外,其最后的共同途径可能是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和加重炎症介质介导的肺局部炎症反应,即机械伤转化为生物伤.现就其发生机制、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5.
[摘 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酶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AT对I/R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3月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I/R组、大剂量AT组(LAT组,10 mg/kg)和小剂量AT组(SAT组,1 mg/kg) ,每组2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制备I/R模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谷胱甘肽(GSH)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Fas、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生物化学方法检测,与S组比较,I/R组大鼠血清CK、LDH和MDA水平升高(P<0.01),NO、SOD、GSH-Px和GSH水平降低(P<0.01);与I/R组比较,LAT组和SAT组CK活性、LDH及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NO水平、SOD、GSH-Px及GSH水平明显升高(P<0.01),LAT组和SAT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与S组比较,I/R组、LAT组和SAT组大鼠心肌组织Fas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LAT组和SAT组大鼠心肌组织Fas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LAT组和SAT组大鼠心肌组织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I/R组、LAT组和SAT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其中LAT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对I/R模型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心肌酶学的改变、抑制Fas蛋白的表达及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6.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在基因表达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研究表明七氟醚暴露可能导致发育期神经毒性和随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远期行为的异常,这可能与多种机制促进神经元凋亡和抑制神经发生有关,其中lncRNA在上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ln...  相似文献   
57.
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大鼠行为及缰核内c-fos CGRP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有效的背根神经节压迫模型 ,并探讨缰核内c -fos和CGRP的变化。方法 采用铬制 1- 0肠线通过椎间孔压迫Wistar大鼠L4 、L5背根神经节制备背根神经节压迫模型 ;应用SP法检测缰核c -fos表达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缰核内CGRP含量。结果 术后 4周内受压侧后肢持续表现痛敏行为 ,制备了稳定的背根神经节压迫模型 ;外侧缰核检测到中等强度表达的核内fos蛋白免疫阳性细胞 ,其表达呈一过性 ;测得缰核内CGRP含量基础值为 (5 0 6 6± 0 4 34)ng/L ,并随压迫刺激时间的延长 ,CGRP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慢性背根神经节压迫的可靠模型。缰核内c -fos表达呈一过性增高 ,而CGRP呈持续增高 ,与痛敏行为呈负相关 ,说明缰核参与慢性痛的形成与调制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病人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手术的病人40例,年龄>60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n=20):舒芬太尼(R组)和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啶组(RD组),于手术结束即刻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R组舒芬太尼100 μg,RP组采用舒芬太尼100μg+右美托眯定200μ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负荷剂量6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单次给药剂量3 ml,锁定时间15 min,维持VAS评分≤4分,Ramsay评分2~3分.记录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PCIA总按压次数;记录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术后24 h时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与R组比较,RD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降低、PCIA总按压次数减少、Ramsay镇静评分升高,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结论 右美托咪定不仅可减少老年病人术后舒芬太尼PCIA的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0.67%的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葡萄糖用于老年患者腰麻的效果.方法 ASA分级Ⅰ~Ⅱ级行择期单侧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老年患者80例,65~80岁,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5%,10%,25%,50%葡萄糖组.所有患者患侧卧位,选择L3~4腰椎间隙进行穿刺.观察4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麻醉并发症.结果 50%葡萄糖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比其他3组时间短(P<0.05),痛觉阻滞,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比其他3组长(P<0.05),但是25%葡萄糖组腰麻阻滞平面较50%葡萄糖组更加平缓稳定.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很低,差异不显著(P>0.05),4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4组中均无麻醉失败患者.结论 0.67%罗哌卡因复合25%葡萄糖可以更加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U012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方法:在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中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热痛刺激仪测定大鼠机械性缩爪潜伏期和热痛缩爪潜伏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变化。 结果:CCI大鼠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内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鞘内应用U0126能够明显减少背角神经元中Fos表达,同时伴有大鼠痛行为的改善。 结论: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脊髓背角浅层的激活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与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