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6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报告了消化道平滑肌肿瘤(SMT)149例,其中平滑肌瘤60例,平滑肌肉瘤86例,上皮样平滑肌瘤3例。肿瘤分布依次为胃63例(占42.3%)、小肠37例(24.8%)、食管16例(10.8%)、直肠15(10.1%)、十二指肠及结肠各为9例(6.0%)。临床表现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及有无并发症有关。食管SMT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及胸骨后不适(占75%),胃肠SMT常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食管SMT多为良性,胃SMT良恶性比例相近,肠道则恶性多于良性。核分裂数是鉴别良恶性平滑肌瘤的重要指标。平滑肌肉瘤的复发和肝转移与手术切除范围无明显的关系,而与核分裂数有关。核分裂数高的病例,术后应密切随访。对于肝转移和术后复发的病例,应积极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62.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预后甚差,死亡率极高。大量资料证明 MSOF 与感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腹腔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是此综合症常见的病因之一。目前对 MSOF 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LPO)损  相似文献   
63.
神经管畸形营养干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育龄妇女使用孕妇复合营养素的影响,为开展人群干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国选取7个省,进行孕妇复合营养素干预引入性试验.每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的县市中各抽取1个县和1个市区,在确定样本县市后再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正计划怀孕的妇女和调查时已怀孕的妇女5 59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妇女有愿意使用孕妇营养素意向者占47%,实际使用孕妇复合营养素的育龄妇女仅占3.4%.家庭成员支持是妇女孕妇复合营养素使用意愿的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是影响孕妇复合营养素使用的关键因素.结论 社会经济各因素影响育龄妇女对复合孕妇营养素的使用,家庭成员支持是妇女孕妇复合营养素使用意愿的最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4.
患者女,54岁,2007年1月首诊右肾内侧腹膜后肿物,在外院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肉瘤,Actin(+),Desmin(-),CD117(-),CD34(-),S100(-)"术后15个月内2次局部复发,2次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其中末次手术行肿物并右肾切除.然而,术后仅3个月,即发现切口种植瘤、右肝两处转移、右下肺小结节,无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65.
脂肪肉瘤是一种少见但复发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最常见于四肢,腹膜后间隙次之,约占成人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40%[1].腹膜后脂肪肉瘤(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s,RPLS)男女发生比例大致相等,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但多在40~60岁之间.由于腹膜后间隙较大,位置隐蔽,多数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就诊时肿瘤往往长得很大,给手术带来很大的困难.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并未为临床所推崇,因其可增加肿瘤沿针道种植、播散的风险[2].手术完整切除仍是RPLS的标准治疗方式.对于未能完整切除及高复发风险者,可选择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但其效果目前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利用病残鉴定平台加强对DMD和SMA高风险家庭再生育的优生指导,中断该家庭的遗传链。方法通过病残鉴定平台明确14例DMD患儿、6例SMA患儿及父母的致病基因类型,再生育时从孕前开始进行优生相关宣传教育、指导产前检查及产前诊断,明确胎儿基因型及选择性终止妊娠,随访新生儿情况评价干预成效。结果 14个DMD高风险家庭申请再生育,11例怀孕并产前诊断,2例胎儿被确诊患胎引产;5个SMA高风险家庭申请再生育,4例怀孕并产前诊断,其中1例胎儿确被诊为患胎引产。结论通过病残鉴定平台可有效指导并监控遗传病高风险家庭再生育情况,降低遗传病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67.
降低出生缺陷危害的行动措施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无锡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卫生保健水平及服务能力,在对无锡市出生缺陷发生水平、规模、主要危险因素及育龄人群出生缺陷预防知识、行为和需求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就无锡市如何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危害提出了4点建议和若干对策,也可供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制定出生缺陷预防规划时参考。在提出的这些建议中,强调了建立健全基本生殖健康保健体系对于实施出生缺陷有效干预的重要性,突出了孕前围孕保健,并以孕前围孕保健为依托实施低成本预防策略,体现了降低出生缺陷危害防治并重的理念。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2种Syk蛋白异构体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细胞亚细胞器中分布和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力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6种乳腺癌细胞系中Syk的表达;采用胞核、胞浆分离试验及质粒定点突变技术检测2种Syk蛋白异构体在细胞亚细胞器中的分布并探讨Syk(L)的核移位机制;采用体外侵袭力实验研究2种Syk蛋白异构体和DEL域碱性氨基酸突变成非碱性氨基酸的Syk(L)对肿瘤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结果2种Syk蛋白异构体在4种乳腺癌细胞系中同时表达;Syk(L)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可明显抑制细胞的侵袭力,Syk(S)对侵袭力无影响;在同时表达2种Syk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系MB468及分别表达Syk(L)、Syk(S)的稳定细胞株MB435中,只有分子量较大的Syk(L)可从胞浆移位到胞核内。DEL域内的碱性氨基酸被突变为非碱性氨基酸后,Syk(L)失去核移位功能,亦不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结论Syk(L)-DEL域内的碱性氨基酸具有核定位信号功能,Syk(L)的核移位现象与其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力功能密切相关,Syk(L)的抑癌功能是由它移位到细胞核内行使的核蛋白相关功能决定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长脾脏酪氨酸激酶[Syk(L)]和短脾脏酪氮酸激酶[Syk(S)]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胞核、胞质分离技术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系BT474和MIM68中两种Syk蛋白异构体的细胞内分布。构建表达Syk(L)或Syk(S)的MIM35稳定细胞克隆,采用细胞胞核、胞质分离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Syk(L)及Syk(S)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在乳腺癌细胞系BT474和MIM68中,Syk(L)在细胞质、细胞核内均有表达,Syk(S)只表达在细胞质中。MB435-Syk(L)稳定细胞株中的Syk(L)在细胞质、细胞核内均有表达,MB435-Syk(S)稳定细胞株中的Syk(S)只分布在细胞质内。结论 在乳腺癌细胞中,Syk(L)可由细胞质移位到细胞核内,而Syk(S)只存在于细胞质中。Syk(L)的抑癌功能可能与它的细胞核内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0.
<正>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社继成功举办了全国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和生殖道感染防治学术研讨会之后,又在美丽的北海市成功举办了全国出生缺陷干预学术研讨会。非常感谢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社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交流平台,让我们走到一起,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共同商讨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战略方案、预防策略、工作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