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49篇
  免费   13181篇
  国内免费   4211篇
耳鼻咽喉   682篇
儿科学   1411篇
妇产科学   768篇
基础医学   6491篇
口腔科学   1775篇
临床医学   17031篇
内科学   9722篇
皮肤病学   1188篇
神经病学   2372篇
特种医学   4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9篇
外科学   8268篇
综合类   36818篇
预防医学   16606篇
眼科学   1333篇
药学   13989篇
  109篇
中国医学   15260篇
肿瘤学   5807篇
  2024年   674篇
  2023年   2894篇
  2022年   3220篇
  2021年   3108篇
  2020年   3616篇
  2019年   3696篇
  2018年   3446篇
  2017年   1734篇
  2016年   2798篇
  2015年   3142篇
  2014年   6725篇
  2013年   4898篇
  2012年   5949篇
  2011年   6301篇
  2010年   5824篇
  2009年   5631篇
  2008年   5722篇
  2007年   6062篇
  2006年   5537篇
  2005年   5618篇
  2004年   5103篇
  2003年   4800篇
  2002年   3948篇
  2001年   3975篇
  2000年   4273篇
  1999年   4198篇
  1998年   3787篇
  1997年   3733篇
  1996年   3588篇
  1995年   3116篇
  1994年   2973篇
  1993年   2248篇
  1992年   1945篇
  1991年   1752篇
  1990年   1492篇
  1989年   1346篇
  1988年   814篇
  1987年   690篇
  1986年   573篇
  1985年   557篇
  1984年   463篇
  1983年   401篇
  1982年   371篇
  1981年   312篇
  1980年   208篇
  1979年   106篇
  1978年   71篇
  1965年   42篇
  1964年   46篇
  1959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71.
目的:利用整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EZH2(enhancer of zeste 2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subunit)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肿瘤基因组计划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下载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一步利用Ualcan数据库和人类蛋白质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数据分析EZH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EZH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并筛选其共表达基因;对EZH2及其共表达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以明确EZH2的共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相关通路;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及后进展生存期与EZH2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而EZH2的甲基化程度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则差异不明显。同时,EZH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乳腺癌分期及乳腺癌分子分型等因素密切相关。EZH2及其共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核碱基的调节、细胞周期调控、染色体分离、DNA复制、DNA修复等生物学过程,并参与了细胞周期、DNA 复制、M/G1期转化、M期、有丝分裂前中期、ATM通路等生物学通路。此外,EZH2基因表达水平高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及后进展生存期均明显低于EZH2基因低表达的患者。结论: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同时,EZH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ZH2在乳腺癌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2.
73.
通过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7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输液后是否出现急性低血钾将患者分为低血钾组和对照组,观察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输液后急性低血钾的危险因素。高龄、钾流失、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抗感染药物种类、补钾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输液后发生急性低血钾症的高危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钾摄入不足、抗感染药物种类等因素是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输液后发生急性低血钾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经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输液后急性低血钾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结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指导NRDS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10月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PS治疗。结果试验组对于呼吸窘迫缓解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内滴入PS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儿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S结合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 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268例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0.5~2.0年的随访,出现螺钉断裂18例,其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7.7个月,11例在取出内固定物前复查X线片时发现。断钉率:后侧植骨组(5/59)与未植骨组(6/71)高于后外侧植骨(7/138)(P0.05);爆裂型骨折患者(7/73)显著高于压缩型骨折(8/144)和骨折脱位型患者(3/51)(P0.05);未使用横杆组(10/113)显著高于使用横杆组(8/155)(P0.05);术后内固定物超过1年取出组(11/98)显著高于0.5~1年间取出组(7/170)(P0.05)。结论 发现椎弓根螺钉断裂或松动的主要原因有:1植骨融合不当;2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选择不当;3未正确使用横连杆;4内固定物取出过迟;5术后未佩戴支具或支具佩戴时间过短;6术者的操作不恰当。术中有效严格的植骨融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掌握其适应证,合理使用横连杆,适当时间取出内置物及术后常规佩戴支具,提高术者的操作技术等都可以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出现。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将互联网+引入到脊柱外科教学中以此实现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7月我校没有接受过脊柱外科临床医学八年制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且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学生接受翻转课堂知识教育,参照组学生则接受传统的课程教育。两组学生均由两名专业知识比较强,授课资历比较多的教师进行内容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客观评分,调查两组学生自主能力以及创新和临床思维能力等养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笔试成绩、线上作业和最终学业汇报成绩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学生的平均分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实验组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创新和临床思维能力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互联网+对学生开展翻转课堂能够强化学生对医学知识进行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能在增加其能动性的基础上提升整体专业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的34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后24 h内手术,16例)和常规组(发病后24~72 h手术,18例)。结果 早期组术后1个月死亡1例;常规组术后1个月死亡2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其余30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与常规组相比,早期组术后3、6个月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神经功能及脑灌注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早期组恢复良好率(60.0%,9/15)明显高于常规组(20.0%,3/15;P<0.05);两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无统计学差异(60.0% vs. 33.3%;P>0.05)。结论 对于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能够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8.
79.
近年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 system based curriculum,OSBC)"的教学模式成为各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滨州医学院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接轨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养知识性、创新型与实用型的综合性医学人才。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课程整合、英语教学调整、专业英语强化等措施提升了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80.
李长岭  杜洋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57-3758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于郑州卷烟厂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149例)和观察组(15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托拉塞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心功能等级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原发性高血压伴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托拉塞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心功能,降低血压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