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63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4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卷柏为典型极端耐旱的复苏药用植物,海藻糖在植物复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是植物体内合成海藻糖的关键酶。该研究根据卷柏转录组数据拼接获得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序列,以卷柏总RNA为模板合成c DNA,采用RT-PCR法克隆验证该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编码区长2 799 bp (St TPS,Gen Bank号MH155231),编码932个氨基酸,无信号肽,St TPS可能定位于叶绿体上且无跨膜结构,包含2个糖原磷酸化酶糖基转移酶(GPGTF)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在此基础上,模拟卷柏复苏(脱水和复水)过程,应用qRT-PCR进行其在复苏过程中的表达量分析,并同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卷柏复苏过程中海藻糖含量变化。结果显示St TPS基因相对表达量及海藻糖含量均随着脱水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复水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初步说明St TPS在卷柏复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高年级小学生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高年级小学生体育锻炼、饮食和休闲生活三方面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学生日常生活调查问卷和中文版儿童用心理健康诊断分型量表针对天津市10所小学4~6年级1 59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在生活激情和应激反应各维度上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饮食规律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在运动指数和饮食状况良好度得分上,不同家庭类型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指数与饮食状况良好度得分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P<0.01),2者与生活激情各维度得分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应激反应各维度得分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在独生-非独生子女样本均见到"父母有无一起体育锻炼"喜欢学校体育课与否"等5个变量和饮食行为的4个变量,对运动指数的预测作用。母亲学历和年龄、平均每次看电视的时间等5个变量对饮食状况良好度得分的预测作用。(2)小学生体育锻炼频率高、时间长,饮食规律性良好,睡眠充足,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就高;看电视的频率越高、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的行为发生率越高,其应激反应程度越高。结论体育锻炼、饮食行为和休闲生活是影响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整体的,不能忽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  相似文献   
93.
采用学习倦怠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45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医学生学习倦怠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男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医学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负相关;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可部分中介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不能只是简单的把学习倦怠归因于社会支持,还应该注意到学习自我效能感等心理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分析2009年8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7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法分析比较生存期,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非参数检验根据Mann-Whitney U方法比较脑局部控制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脑部放疗方式、原发灶治疗方式、T分期、KPS评分、颅外转移数目对患者生存期有影响(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转移瘤不同治疗方案为独立预后因素(P =0.0001).71例病例中20例(28.2%)给予单纯脑部放疗,13例(18.3%)给予单纯全身化疗,16例(22.5%)进行脑部放疗+全身化疗联合治疗,22例(31.O%)仅给予最佳支持治疗.放化疗联合治疗在脑部局部控制率(62.5%)均优于单纯全身化疗(15.4%)以及单纯全脑放疗(35.0%,P =0.0002),且在中位生存期(37.1个月)明显优于单纯全身化疗(8.7个月)以及单纯全脑放疗(18.8个月,P=0.0003).结论:脑转移瘤不同治疗方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全脑放疗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为最佳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兔外周和中枢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和脑啡肽(enkephalin,ENK)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镇痛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加电针组5组,每组6只。后4组采用在左侧第三腰椎横突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针刀组给予针刀干预,电针组给予电针双侧"委中"干预,针刀加电针组给予针刀和电针干预。造模后第28天进行取材,分别检测血浆、肌肉、脊髓和下丘脑中β-EP和ENK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兔血浆和肌肉中β-EP和ENK含量较正常组升高,脊髓和下丘脑中β-EP和ENK含量较正常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治疗组(针刀组、电针组、针刀加电针组)在治疗后,β-EP和ENK的含量均趋于正常,与模型组比较,肌肉中β-EP含量降低,下丘脑中β-EP及ENK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和电针对外周和中枢的β-EP和ENK均有良性的调节作用,针刀较电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6.
基底节内囊区是最常见的高血压脑出血部位,约占所有高血压脑出血的60%,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规范有效的临床治疗策略有助于改善预后。2006—10/2008-10我科共收治基底节内囊区脑出血患者15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155例PEP患者随机采用3种不同治疗方法:A组期待疗法;B组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治疗;C组MTX加米非司酮全身用药。对3组治疗成功率、失败率、不良反应、治疗时间和产生的费用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B组成功率最高,A组失败率最高;C组不良反应最强,B组不良反应最低;A组治疗时间最长,C组治疗时间最短,3组在治疗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产生的费用最多,B组的费用最低。结论:PEP后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经阴道局部注射MTX治疗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8.
本科对1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1],效果满意,现就其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2010年4月,本科对早期子宫内膜癌2例,卵巢癌3例,子宫颈癌5例实施腹腔镜手术,年龄29~54岁,住院8~14 d.术后发生肩部疼痛3例,恶心、呕吐2例,无皮下气肿、术后出血、输尿管阴道瘘、膀胱阴道瘘、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99.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 Solw transitconstipation,ST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顽固性便秘 ,其主要特点是结肠的动力减弱引起排便次数减少、腹胀 ,甚至引起一些精神症状 (如抑郁、焦虑等 )。好发于中年妇女 ,病因尚不明确。目前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不肯定 ,手术治疗多选结肠次全切除、升 (盲 ) -直肠吻合术 ,近远期疗效较好。为了很好的配合手术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加快病人康复 ,我科自 1 997年以来根据 STC患者的临床特征 ,对手术治疗的 1 1 2例患者实施了整体化护理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STC临床特征  通过对 1 1 2…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总结合并糖尿病的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占同期收治细菌性肝脓肿的50%.高龄糖尿病患者是细菌性肝脓肿的高发人群,右上腹痛、寒战高热、右上腹压痛与肝区叩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为炎症表现.影像学诊断应首选B超检查,大部分细菌性肝脓肿可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而治愈.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肝脓肿近来有增多的趋势,多见于高龄患者.提高认识,仔细查体,综合分析,是提高确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