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6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将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基因转染的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glia,OEG)移植到脊髓损伤大鼠体内,以期促进大鼠胸脊髓损伤的恢复。方法将自行构建的质粒pcDNA3.1(+)-NT3,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导入体外培养的OEG,将其移植入急性脊髓损伤大鼠体内,连续观察12周,与接受单纯OEG移植和空白质粒转染OEG移植及无OEG移植的脊髓损伤大鼠进行比较。结果pcDNA3.1(+)-NT3转染的OEG移植后能在体内长期存活,表达NT-3基因,并较对照组更能促进脊髓损伤区轴突的再生和后肢功能的恢复。结论OEG是脊髓损伤基因治疗较好的受体细胞。转染OEG移植后可以在体内较长时间存活。能明显促进急性脊髓挫伤神经纤维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为基因修饰嗅鞘细胞在脊髓损伤治疗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揭示颈部臂丛入路目的解剖特点,使臂丛目的显露更加简捷和允分.[方法]选取经福尔马林同定成人尸体标本6具,从眶耳线到胸骨角平面横断,制成片间距5 mm,片厚4 mm,锯耗1 mm目的头颈部连续横断层标本.在肉眼、放大镜下逐层观察不同横断层面颈后三角目的构成,包括颈筋膜浅深层之间目的脂肪层目的边界、内容、与臂丛神经目的解剖关系.[结果]在颈中部及其以下,颈后二目的颈筋膜浅、深两层目的脂肪层界限清晰完整,其中无重要结构,与臂丛分界清楚.[结论]利用颈筋膜与臂丛解剖关系,可使颈部臂从目的显露更简捷、安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索腺病毒介导人骨形态蛋白-7基因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椎体骨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去势3个月形成骨质疏松的雌性大鼠的椎体分别按同体对照的方式,不同的椎体分别注入腺病毒介导BMP-7基因、单纯腺病毒载体、及空白椎体对照。术后1周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注射椎体髓腔冲洗液标记荧光的情况以分析椎体内细胞感染腺病毒的情况。术后1月用组织形态学的方法观察椎体骨小梁的情况,骨形态定量学检测骨形成的静态及动态参数,并与未去势大鼠椎体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周注射AdBMP-7的骨质疏松椎体的髓腔冲洗液中可以看到标记荧光。术后1月组织形态学方面,AdBMP-7注射椎体的骨小梁在分布及粗细上与其余各组明显不同,植入AdBMP-7的椎体的骨小梁比较完整,而其他对照椎体骨小梁为明显的骨质疏松的表现,有断裂、变细、盲端等。与无骨质疏松的正常对照组相比,术后1月的AdBMP-7植入椎体的骨小梁不如未去势鼠的椎体。骨形态定量方面的各项指标中,类骨质平均厚度、骨吸收表面、矿化沉积率等参数在AdBMP-7注入组椎体的终板下区中较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平均骨小梁厚度、骨形成表面、骨小梁体积百分数较各对照组椎体增高,各组与未去势大鼠椎体有显著差异,各项动静态指标不如未去势大鼠椎体。结论腺病毒介导人骨形态蛋白-7基因能够促进去势鼠骨质疏松椎体的骨形成。  相似文献   
114.
黄祥  刘静  孙天胜  刘吉福  李勇 《中国药师》2006,9(4):335-337
目的:了解近年外科手术患者用药变化情况,探讨术后镇痛泵(PCA)应用带来的新问题与序贯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临床203例患者手术当日的用药资料、对不同专科用药以及PCA与序贯(品种依次累计)用药安全性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累计共用药物88个品种1746种/次,人均用药8.6种/次,49.26%的患者术后应用了PCA,不同专科在使用麻醉药、镇痛镇静药及其他类药物的结果经U检验处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近年来外科手术情况与药物的应用均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本组用药存在显著的专科特点,PCA的引用增加了外科手术序贯用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应加强对外科手术患者序贯用药安全性的监护,提高其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5.
联体儿分离造成皮肤缺损的覆盖是分离手术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1].最近,我们成功地使用交叉"V"形皮瓣完成了1例臀部联体儿分离手术的皮肤覆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6.
联体双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也是临床最具挑战的畸形之一.本文报道一例特殊的腰骶部联体双胎,在我院成功地进行了分离手术.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不稳定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不稳定性新鲜胫骨骨折39例,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34例;24例采用闭合复位顺行打入髓内扩张自锁钉,15例采用小切口辅助骨折复位、顺行打入髓内扩张自锁钉.结果:随访8~48个月,平均28个月;37例骨折解剖复位愈合,1例轻度成角(<10°),1例不愈合.按Johner-Wruhs功能恢复分级标准,总体优良率为92.3%.结论: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微创、骨折愈合率高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8.
联体双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也是临床最具挑战的畸形之一.本文报道一例特殊的腰骶部联体双胎,在我院成功地进行了分离手术.  相似文献   
119.
椎管内表皮样囊肿及皮样囊肿和畸胎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椎管内表皮及皮样囊肿和畸胎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1972—1999年共收治这类先天性椎管内肿瘤36例,其中表皮样囊肿18例,皮样囊肿10例,畸胎瘤8例。对18例患行囊内肿物清除,囊壁外翻缝合;8例囊壁全切;10例囊壁大部切除。结果:24例获得8月—16年随访,囊壁外翻缝合12例,9例恢复好,1例感染,但术后4例复发。囊壁全切5例,2例加重。囊壁次全切除7例,症状无加重,术后1例复发。结论:此类肿瘤位于颈、胸段髓,可行囊壁全切,位于胸腰段及腰段,根据情况行囊壁次全切除。MRI为诊断和治疗此类肿瘤提供了较多信息。  相似文献   
120.
地理环境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中西医学各已形成自己的认识。尤其在中医学中,两千年前即已有了详尽的理论阐述和切实的临床应用。近世西方医学更是从学科的详细分类入手,研究到了每一细小的自然要素的作用。但通过对中西医学地理思想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