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究霍夫曼征在颈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104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资料,包括霍夫曼征阳性患者49例、阴性患者55例,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临床体征、MRI影像学特征、术前临床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ROC曲线评估霍夫曼征与术前临床评分的关系.结果 与霍夫曼征阴性组相比,霍夫曼征阳性组患者多表现为术前脊髓高信号,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Nurick评分较差(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霍夫曼征预测术前JOA评分的灵敏度为85.29%,特异度为42.22%,AUC为0.666(95%CI 0.547~0.785,P=0.012);预测Nurick评分的灵敏度为67.65%,特异度为75.56%,AUC为0.731(95%CI 0.618~0.845,P<0.01).JOA亚项评分分析结果显示,与霍夫曼征阴性组相比,霍夫曼征阳性组患者的术前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感觉功能均较差(P均<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霍夫曼征预测上肢运动功能的灵敏度为47.06%,特异度为80.00%,AUC为0.679(95%CI 0.561~0.798,P=0.007);预测下肢感觉功能的灵敏度为44.12%,特异度为84.45%,AUC为0.660(95%CI 0.536~0.783,P=0.016).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霍夫曼征阴性组相比,霍夫曼征阳性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率较低,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感觉功能均较差(P均<0.05).结论 霍夫曼征能够反映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术前临床表现和术后功能恢复状态,尤其对预测上肢运动和下肢感觉功能恢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椎Pavlov比值对部队中青年人群颈椎退变和颈椎相关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8月间以"颈痛"为主诉且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的18~40岁军人患者的人口学、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根据X线片测量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对样本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各组的骨性退变、椎间盘退变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结果 共纳入129名病例,均为男性.系统聚类将样本分为3个群组:高Pavlov比值组,21例,Pavlov比值为1.12~1.23(1.18±0.04);中Pavlov比值组,84例,Pavlov比值为0.83~1.11(0.96±0.06);低Pavlov比值组,24例,Pavlov比值为0.69~0.82(0.77±0.04).3组间椎体矢状径、椎管矢状径、侧块宽度、椎板宽度、Pavlov比值、侧块宽度/椎板宽度比值、骨性退变、Pfirrmann分级和Kang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Pavlov比值组主要表现为低椎体矢状径、高椎管矢状径和高椎板宽度,骨性退变最严重;中Pavlov比值组表现为高侧块宽度、高侧块宽度/椎板宽度比值,骨性退变最轻;低Pavlov比值组表现为高椎体矢状径、低椎管矢状径和低椎板宽度,Pfirrmann分级和Kang分级最高.3组间年龄、颈椎曲度和N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总体Pavlov比值与ND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035,P=0.691),高Pavlov比值组Pavlov比值与NDI评分呈正相关(r=0.541,P=0.011),中Pavlov比值组Pavlov比值与NDI评分无明显相关(r=-0.057,P=0.604),低Pavlov比值组Pavlov比值与NDI评分呈负相关(r=-0.642,P=0.001).结论 与颈椎Pavlov比值居中的患者相比,比值偏高或偏低的患者存在椎体和椎弓的发育不均衡,骨性退变及椎间盘退变更加明显;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随Pavlov比值的离中趋势增加而增加.Pavlov比值可作为颈痛及颈椎退变高危解剖因素,或可成为衡量部队特定岗位胜任力的参考选拔指标.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时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且限制靶区放射剂量,使肿瘤的局部控制率降低,甚至中断治疗,严重者可并发呼吸衰竭而致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仍无理想防治放射性肺炎的有效措施.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是近年的热门课题,国内研究人员从病因病机、动物实验方面进行了基础研究,对各种治法方药、不同给药途径、中药注射剂、中西医结合防治放射性肺炎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显示出了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令人期待的前景.笔者就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的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4.
Hangman骨折是高位颈椎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占所有轴性骨折损伤的20% ~ 22%,此类损伤多由车祸或坠落时颈部过伸或轴向负荷加大导致[1].Hangman骨折患者常伴有颈椎不稳和运动障碍,非手术治疗融合率低,预后差[2].对于不稳定的Hangman骨折及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一般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及时缓解患者的神经症状及长期外固定引起的持续性疼痛,还可缩短住院周期.手术入路包括前路和后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椎Pavlov比值对颈椎退变和颈椎相关临床表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8月间以“颈痛”为主诉且症状时间>3个月的18~40岁部队现役患者的人口学、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结合X线测量数据对样本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各组的骨性退变、椎间盘退变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结果 ① 共收集病例129名,均为男性。② 系统聚类将样本分为3个群组:高Pavlov比值组(1.12~1.23,21例,A组)、中Pavlov比值组(0.82~1.10,84例,B组)以及低Pavlov比值组(0.69~0.82,24例,C组)。③ 椎体矢状径、椎管矢状径、侧块宽度、椎板宽度、Pavlov比值、侧块宽度/椎板宽度比值、骨性退变、Pfirrmann分级和Kang''s分级存在组间差异 (P<0.05)。A组主要表现为低椎体矢状径、高椎管矢状径和高椎板宽度,骨性退变最严重;B组表现为高侧块宽度、高侧块宽度/椎板宽度比值,余测量指标介于A组和C组之间,退变最轻;C组则表现为高椎体矢状径、低椎管矢状径和低椎板宽度,Pfirrmann分级和Kang''s分级最高。年龄、颈椎曲度分组和ND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 总体Pavlov比值-ND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035,P=0.691)。A组Pavlov比值-NDI评分呈正相关(r=0.541,P=0.011),B组无明显相关(r=-0.057,P=0.604),C组成负相关(r=-0.642,P=0.001)。结论 本研究首先提出了Pavlov比值作为颈痛及颈椎退变高危解剖因素的可能性。与颈椎Pavlov比值居中(0.82-1.10)的患者相比,比值偏高或偏低的患者存在椎体和椎弓的发育不均衡,骨性退变及椎间盘退变更加明显,且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随比值的离中趋势增加而增加。这一现象可能与偏高和偏低的Pavlov比值造成的力学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基于微课的反转课堂在动物外科学授课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并与传统教学进行比较,为动物外科教学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120名海军军医大学本科学员随机分为两班,在清创术的教学中,分别采用翻转课堂(B班)与传统教学授课(A班),于教学结束后对两班进行问卷调查和课程考核,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8.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学员自评调查显示,A班填写“非常有帮助和有帮助”的学生分别为88.3%、73.3%、71.6%、48.3%、73.3%,而B班则是91.7%、85.0%、83.3%、78.3、75.0%,B班学员对教学总体评价较A班学员更高;对于A班的考核结果,总平均分为7.52分,卷面平均总分为90.21分;B班的考核结果,总平均分为8.43分,比A班高出0.91分;卷面平均总分为101.13,比A班高出10.92分(P<0.05)。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能够提高动物外科学中清创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退变是以椎间盘脱水、细胞外基质降解、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胶原类型转变及纤维环外层破裂等为特征的一系列退行性病变,是造成患者运动功能缺失、生活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椎间盘退变的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大、患者生活质量低下,是全球亟需解决的卫生问题之一。巨噬细胞作为体内主要的吞噬细胞,在机体生长发育的早期就与机体建立了密切联系。研究显示巨噬细胞是唯一的渗透进入封闭髓核的炎症细胞,且巨噬细胞的数量与椎间盘退变的程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作为炎症细胞的巨噬细胞可能直接发挥吞噬作用或通过神经-免疫机制协同调节椎间盘的代谢,而巨噬细胞功能失调可引起炎性因子的聚集、趋化和扩散,进而导致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椎间盘退变。本文通过总结和归纳近年来巨噬细胞参与椎间盘退变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了解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以促进临床治疗模式的改革和进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霍夫曼征在颈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104患者资料,包括霍夫曼征阳性患者49例、阴性患者55例。评估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临床体征、MRI影像学、临床评分和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ROC曲线评估霍夫曼征与术前临床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霍夫曼征阴性组相比,霍夫曼征阳性组患者多表现为术前脊髓高信号,术前临床评分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较差(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霍夫曼征预测术前JOA评分的灵敏度是85.291%,特异度是42.223%,AUC是0.666(95%CI 0.547~0.785,P=0.112);预测Nurick评分的灵敏度是67.654%,特异度是75.561%,AUC是0.731(95% CI 0.618~0.845,(P <0.01)。对JOA亚项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霍夫曼征阴性组相比,霍夫曼征阳性组患者的术前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感觉功能均较差(p均<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霍夫曼征预测上肢运动功能的灵敏度是47.061%,特异度是 80.000%,AUC是0.731(95% CI 0.5611~0.7978,p=0.006);预测下肢感觉功能的灵敏度是44.123%,特异度是84.447%,AUC是0.660(p=0.016; 95% CI 0.536~0.783)。结论 霍夫曼征可作为一个可靠反映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术前临床表现和术后功能恢复状态的临床指标,尤其对预测上肢运动和下肢感觉功能恢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对基于微课的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动物外科学授课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为动物外科教学提供新思路。方法:将120名海军军医大学本科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清创术的教学中,分别采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学习效果评价问卷的调查与清创术的知识考核,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5项学习效果评价中有4项的正面评价高于对照组,其12项考核成绩平均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反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动物外科学中清创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是一种以胸椎黄韧带异位骨化为特征的胸椎慢性退行性疾病,是胸椎产生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的常见原因之一[1],在东亚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中国(37.6%)和日本(12.0%)[2-4],在高加索人群中也时有发生[5-6].胸椎OLF的好发部位依次为下胸段、上胸段和中胸段,最高发的部位为T10和T11之间[7].黄韧带解剖位置特殊,直接参与椎管结构的组成,因此,胸椎OLF的发生常导致胸段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当胸椎OLF患者出现椎管狭窄及脊髓压迫的临床症状时,手术减压治疗比非手术治疗更为有效[8].由于黄韧带位于脊髓的后方,所以手术入路通常为后路,手术类型分为椎板切除术和椎板切开术两类.本文通过查阅并分析近年胸椎OLF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从胸椎OLF的分类、术式特点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