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成像技术(QTVI)评价3支血管病变的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各时期纵向运动特点和在等容舒张期出现的收缩后收缩现象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30例心肌梗死患者(MI组)和30例无任何心脏疾患者(对照组)的左心室局部心肌,获得纵向上不同壁的基底段和中间段同步多普勒速度、时间速度积分曲线,测量其等容收缩期(IVC)、射血期(S)、等容舒张期(IVR)、快速充盈期(E)、心房收缩期(A)的峰值速度(VIC、VS、VIR、Vg、VA)和最大时间速度积分(TVImax)。结果 MI组纵向上心肌各节段运动峰值速度均较对照组下降,梗死节段更明显。等容舒张期多个节段出现的异常正向波提示收缩后收缩。此外,梗死组多个节段时间速度积分出现收缩期末和等容舒张期两个波峰,TVImax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3支病变血管的心肌梗死患者收缩和舒张功能明显减低;等容舒张期的异常活动提示收缩后收缩,存在局部心肌的室壁运动异常;等容舒张期的VIR是局部心肌室壁运动异常和心肌缺血的标志。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左室显影(LVO)对前壁和侧壁心尖段的形态及运动的诊断意义。方法观察113例患者前壁、侧壁心尖水平的运动,并测量侧壁心尖厚度。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再重复测量和观察。计算2次厚度的测量差值,比较造影前后左室前壁和侧壁心尖段运动的成像差异。结果厚度测量差值最大为5.8mm,最小为0mm,平均值为(1.49±1.15)mm。4例造影后才发现前壁和侧壁心尖运动减低。1例患者疑似心尖室壁瘤合并附壁血栓由心腔造影证实。1例患者在造影后才发现侧壁心尖室壁瘤。结论LVO可以增加心肌的回声对比性,对前壁和侧壁心尖段的形态及运动的观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主干直径变化率 (ΔD)对内皮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74例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患者 ,分为正常组和病变组。经胸M型超声心动图记录 (同步心电图指导 )左、右冠状动脉主干起始段舒张期内径 (Dd)和收缩期内径 (Ds) ,计算直径变化率 [ΔD =(Dd -Ds) /Dd× 1 0 0 % ]。结果 正常组左冠状动脉主干ΔD平均 2 8.76%± 7.92 % ,明显大于病变组 1 5 .0 1 %± 6.96% (P <0 .0 1 ) ;右冠状动脉主干ΔD平均 31 .99%± 6.35 % ,也明显大于病变组 2 0 .2 7%± 1 0 .1 7% (P <0 .0 1 )。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直径变化率相关性良好 (r =0 .5 995 ,P =0 .0 0 0 0 1 )。以冠状动脉主干ΔD <1 5 %为界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率 >75 %者 ,左冠状动脉主干ΔD均值 1 4.9% ,右冠状动脉主干ΔD均值 1 8.33% ,均为病变组的低水平。结论 冠状动脉主干ΔD可以预测内皮功能障碍的程度。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增加 ,ΔD减小。  相似文献   
84.
正基层心理骨干培训有条不紊展开;专家团队奔波高山海岛和偏远哨所;制作下发11类特勤官兵膳食营养手册;选派骨干伴随保障演训一线……连日来,海军青岛海军特勤疗养中心频频打出"组合拳",不断提高"为兵服务、为战保障"能力和质量。这个中心聚焦主责主业,紧盯特勤部队官兵需求,针对部分部队训练执勤任务重、驻地偏远、自身不具备体检条件等实际,主动承担基层营以下官兵年度体检任务。中心在改造的多功能体检车服务基础上,组织内科、外科等医疗专家,定期采取派出跟踪诊  相似文献   
85.
药学专题实习是药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分析了PBL教学模式在药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将PBL教学模式融入药学本科专题实习教学,并探讨其可行性及意义,为广大药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摘 要 目的:研究苦参碱和甘草酸在小肠各段和不同剂量下的吸收特征,探索两种成分联用时的吸收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苦参碱和甘草酸的含量变化,计算其吸收速率参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结果: 苦参碱在小肠各段均有吸收且空肠段吸收最好与十二脂肠和回肠的吸收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质量浓度下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酸在小肠吸收较差,不同肠段和质量浓度下的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物质联用时,苦参碱和甘草酸的吸收与单用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碱的吸收呈剂量相关性,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甘草酸的吸收不随质量浓度变化而改变,吸收方式可能为被动转运。两种物质联用时可以提高苦参碱的体内吸收和甘草酸的肠内浓度。  相似文献   
87.
理想的小儿静脉复合麻醉需要镇痛完善,无呼吸抑制,苏醒快而完全,术后无不良反应。由于氯胺酮的消除半衰期长,可以明显延长苏醒时间,且剂量过大可导致术后一系列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注与单独应用氯胺酮静注的比较探讨复合用药具有的优越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9例,女3例,均为骨科,泌尿科、普外科及五官科患儿,年龄2~8岁,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异丙酚氯胺酮组,B组氯胺酮组,两组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1.2 观察比较指标:(1)氯胺酮用量;(2)麻醉苏醒评价(分两阶段即肢体活动出现时间和出现应答反应时间);(3)术后无不良反应。1.3 麻醉方法:术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钠2mg/kg,阿托品0.01~0.02mg/kg。入室后,两组肌注氯胺酮4mg/kg。A组1%异丙酚4~6mg/kg/h静脉滴注,术中根据情况间断静注氯胺酮1~2mg/kg,B组术中静脉间断推注氯胺酮1~2mg/kg。麻醉过程中两组病人均连续监测氧饱和度(SPO_2)、呼吸(R)、心率(HR)。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或面罩吸纯氧。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消毒卫生产品中的5种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和17种磺胺类抗生素。方法样品加入混合内标溶液后,经2%甲酸水溶液和乙腈混合溶剂(3∶2,V/V)超声提取,上清液经2%甲酸水溶液稀释后,经MCX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2%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溶液分别淋洗,5%氨水甲醇洗脱,洗脱液经氮吹至近干后,1.0 mL 10%甲醇水溶液复溶,经CORTECS~(TM) UPLC C_(18)(100 mm×2.1 mm, 1.6μm)反相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分析。结果 22种抗生素在0.05~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15μg/kg,加标回收率为84.3%~121.2%,相对标准偏差为1.13%~8.43%(n=6)。该方法成功用于20份膏霜、水剂型抗(抑)菌消毒产品中违禁抗生素的检测,阳性检出率为4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适用于膏霜、水剂型消毒产品中违禁抗生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89.
<正>喉罩置入方便简单、血流动力学变化小,呼吸道并发症少,而具有与气管插管相同的通气效果。Supreme喉罩是由聚氯乙烯制成的ProSeal喉罩的升级版,其更易置入,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下腹腔镜、剖宫产等对气道密闭性需求高的手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的气道管理。然而,喉罩通气可引起颈内静脉的管型管径和横截面积改变,亦可引起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之间解剖位置关系改变,且上述改变还受喉罩通气模式的影响~[1-2]。此外,喉罩通气可导致颈总动脉和颈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桡动脉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拮抗剂gremlin表达与血管钙化的关系。 方法 40例CKD5期患者为试验组,于行首次动静脉内瘘术时取桡动脉标本;38例单纯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对照组,取其脾小梁动脉标本。用钙盐特异性染色法(von Kossa)对动脉进行钙化染色;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gremlin、BMP-2、-7的表达,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3者浓度;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IPP6.0)对组织切片进行半定量化图像分析;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 试验组12例(30%)钙盐染色显著阳性,位于中膜的平滑肌细胞层,而对照组无显著钙盐染色。试验组钙盐染色显著阳性的桡动脉均有gremlin、BMP-2显著表达,位于中膜的平滑肌细胞层,且2者的表达量与钙盐染色程度均呈正相关。试验组BMP-7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gremlin、BMP-2均可能参与了CKD5期患者桡动脉平滑肌细胞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化这一过程,而BMP-7可能阻止此过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