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分析中国2004—2013年戊型肝炎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2004—2013年戊型肝炎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3年戊型肝炎发病数和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共报告戊型肝炎病例218426例,其中死亡358例,占0.16%,年度发病率在1.19/10万~2.17/10万之间波动,平均发病率1.64/10万;四季均有戊型肝炎病例报告,春季(2—4月)多发,春季报告病例数占全年的35.25%(76992/218426);地区分布基本呈“东高西低”的特征,病例数最多的江苏、广东、浙江和辽宁等4个省份占全国总病例数的41.23%(90047/218426);戊型肝炎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中年组(40~59岁)报告发病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46.89%(102427/218426);0~59岁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然而至老年呈下降趋势,60~69岁组发病率最高(4.10/10万);男女性别比为2.79∶1,男性病例远多于女性;职业构成以农民最多,占病例总数的41.42%(90466/218426)。结论中国戊型肝炎发病数和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多发于春季,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报告发病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防控形势日益严峻,推广疫苗接种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2.
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对30例48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检查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行髋关节MRI和X线片检查。结果 在30例48髋中,双侧18例,单侧12例,依据Ficat分期:Ⅰ期39髋,Ⅱ期9髋。X线片检查均为阴性。结论 在临床上凡是有髋部疼痛、功能障碍、长期饮酒及服用类固后续激素者都应进行MRI检查,力求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3.
鼻咽潴留囊肿的 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MRI对鼻咽潴留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穿刺及病理证实的鼻咽潴留囊肿的MRI表现。结果:MRI表现为:8例鼻咽潴留囊肿呈圆形,边界清晰,T1WI上6例呈低信号,2例呈稍低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结论:MRI对鼻咽潴留囊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鼻咽潴留囊肿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因生产中接触化学毒物引起急性职业病危害的风险,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分析2009年6月—2011年7月深圳市南山区职业病危害申报和职业卫生监督资料,分析2008—2011年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中毒物超标的报告。结果危害企业数、接害人数、超标毒物种类位居首位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接害人数位居前3位的毒物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系物、正己烷,苯系物分布范围最广。毒物检测点超标情况: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超标1.30~3.93倍,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超标20.50~26.60倍;甲苯TWA超标0.04~3.96倍,STEL超标0.01~5.41倍;二甲苯TWA超标5.68倍;甲醇TWA超标0.30~1.03倍,STEL超标0.51~4.06倍;硫酸及三氧化硫TWA超标0.005~0.16倍;氯化氢及盐酸C-MAC超标1.25倍;锰及其无机化合物TWA超标0.07~22.33倍;铅烟TWA超标1.13~25.33倍,铅尘TWA超标0.02~25.00倍;三氯乙烯TWA超标0.03~25.10倍;一氧化碳STEL超标0.03~1.06倍,正己烷TWA超标0.05~6.28倍;STEL超标0.06~5.70倍。结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于化学毒物急性职业病危害高风险的行业。三氯乙烯、苯、甲苯等有机溶剂属于急性职业病危害高风险的有害因素。二甲苯、甲醇、一氧化碳、正己烷、硫酸及三氧化硫、氯化氢及盐酸、铅烟等化学毒物急性职业病危害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分析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为H7N9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经多渠道核实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相关数据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发病时间、地点、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结果 2013年中国共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148人,其中死亡48人,病死率为32.43%;主要集中在疫情爆发初期3~5月,特别是在4月,发生124例,占总数的83.78%,疫情在夏季明显减弱,进入秋冬季又逐渐抬升;确诊病例基本为散发状态,绝大多数发生在以江浙沪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上海、浙江和江苏三省市较多,各自都超过了25例,其余各地均低于10例;男女性别比为2.33∶1;年龄分布在4~91岁的各个年龄段,以中老年人为主,45岁以上确诊病例占72.30%。结论 H7N9禽流感感染以散发为主,目前资料不支持H7N9存在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H7N9感染人群具有独特的性别、年龄分布流行病学特征;H7N9禽流感病毒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必需监测疫情的各个环节,建立可靠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构建抗腮腺炎病毒抗体Fab段基因重组表达载体。方法 从腮腺炎患者和腮腺炎抗体IgG阳性正常人群的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 ,逆转录成cDNA。用相应的引物进行PCR ,扩增出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 ,经酶切后分别和噬粒载体pComb3连接 ,再经电穿孔转化大肠杆菌XL1 blue菌株 ,将轻链和重链Fd基因先后克隆入pComb3中。结果 从分离出的淋巴细胞中共提取高质量RNA约 1 1 0 μg ,经逆转录、PCR ,分别扩增出约 70 0bp大小的κ、λ和Fd基因。PCR产物和载体经纯化、双酶切后进行连接 ,在 2 5kv,2 0 0Ω ,2 5 μF的条件下电转化 ,最终转化率为 :2 4 8× 1 0 7。随机挑取电转化后的 1 0个菌落 ,经PCR鉴定 ,共有 5个克隆同时含有轻链和重链Fd基因 ,抗体Fab的重组率为 5 0 %。结论 获得的抗体Fab重组表达载体是高效、实用的 ,为下一步构建抗腮腺炎病毒噬菌体抗体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甲肝减毒活疫苗感染性滴度。[方法]取适宜稀释度病毒接种细胞已成致密单层的96孔培养板,至增殖高峰时直接在板上固定细胞/病毒系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结果,以Reed-Muench公式计算CCID50。[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感染性滴度逐渐增高,18d可达增长高峰,比常规组织培养ELISA法提前1周左右;此法的重复性良好,灵敏度与常规组织培养法相似(P>0.05);可用Leica Qwin荧光定量分析系统标定化判断结果。[结论]此法具有简便、灵敏、省时的优点,可代替常规组织培养ELISA法应用于甲肝减毒活疫苗感染性滴度检测中。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估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一针接种后的15年血清学和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方法 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选择220名免前抗甲肝抗体阴性儿童(年龄1~3岁)作为血清免疫学追踪观察对象,分别于接种H2株疫苗后的2个月、12个月、6年、10年和15年观察抗甲肝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析该观察区1~15岁儿童组疫苗接种率和甲肝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及整个人群15年流行病学效果观察.血清学检测方法采用ELISA法(用WHO标准品校正)和ABBOTT(美国)AxSYM mEIA法.结果 在血清学追踪观察人群中疫苗接种后2个月和接种后15年,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6%和81.3%,抗体阳转率下降缓慢;15年后抗-HAV-IgG的GMT为128 mIU/ml,显著高于WHO专家建议的20 mIU/ml保护水平.随着疫苗接种率的逐年提高,1~15岁年龄组儿童的甲肝发病率明显下降,二者之间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Kendall-Rank 相关性检验,τ=-0.931,P<0.01).疫苗接种者连续15年累计观察236 413人年,未发生一例甲肝;而未接种者累计观察27 206人年,发生甲肝4例,疫苗保护率为100%;儿童大规模免疫接种为整个人群建立了良好免疫屏障,甲肝发病率下降幅度达96.7%.结论 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一针接种后的血清学和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持久,可达15年.  相似文献   
59.
浙江省宁波市地处东南沿海,历史上是甲型肝炎(甲肝)高发区,常见甲肝周期性流行.2000年宁波市将甲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推广满2周岁儿童接种甲肝疫苗的免疫策略.新型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是本地区推广接种的疫苗之一.该疫苗是在规范化液体甲肝疫苗(H2株)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剂型甲肝减毒活疫苗[1.2].它在稳定性、有效期及保证疫苗滴度方面比液体剂型有明显提高[3,4].为了进一步考核在甲肝流行区接种该疫苗的血清流行病学效果,验证现有免疫策略的合理性.2002~2006年在宁波市北仑区进行了冻干甲肝疫苗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通过对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的32家企业实施卫生防护设施的调查,了解有害因素控制效果。方法现场检测,现场调查,特别对使用防护设施的超标点进行多次调查与检测。结果3121个化学毒物检测点、1825个物理及其他因素检测点的数据表明,前者合格率为95.6%,后者合格率为54.7%。企业使用了防护设施,生产环境得到改善,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合理使用适宜的卫生防护设施是控制有害因素的关键,卫生防护设计与审查人员必须资质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