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议将Prion的中文名定为“朊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疯牛病在西欧大量传播,并引发人类的克-雅氏病,因此,其病原体“Prion”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重视,然而,Prion尚未有正式的中文定名,迄今在国内发表的文章中使用的Prion译名有10种,为了尽量准确地表达Prioner创用“Prion”一词的原意,中国科学院院士,病毒学家毛江森教授建议,将Prion的中文定为“朊毒”。  相似文献   
2.
1973年Feinstone等用免疫电镜观察到直径27nm球形颗粒为甲型肝炎病毒后,甲型肝炎的病原学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1982年HAV被正式命名为微小RNA病毒属的肠道病毒72型.1979年我们实验室由甲型肝炎患者的粪便分离到3株定名为杭甲1-3株甲型肝炎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用人HAV直接感染恒河猴并连续传代的结果。三代共四只恒河猴感染HAV后SGPT反应曲线相似,有两个异常高峰。四只猴感染前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测定抗-HAV,结果恢复期血清抗-HAV均阳转。抗-HAV阳转的时间,三代猴都在接种HAV后7~10周之间。第一代和第二代猴的粪便经放射免疫和IEM检查证明HAAg阳性。传代感染的成功,证明了此第1、2代猴粪便排泄HAV的事实。另外,三只人工饲养2~8个月的恒河猴抗-HAV阳性,说明还能获得自然感染。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是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感染率和发病率均比较高。如浙江省调查,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甲肝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1978~1987年平均年发病率高达300/10万,1988年春上海甲肝特大流行,罹患率高达4000/10万,患病人数约34万。本病在高年龄组表现为很高的既往感染率;在青、少年中又表现为很高的发病率。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Provost等相继将补体结合试验(CF)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IAHA)应用于甲型肝炎病原的研究,认为试验结果可靠,有实用价值. 1978年,我们从杭州市郊某农村发生的一次较典型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中,采取了一批有价值的血清与粪便标本,从其潜伏期  相似文献   
6.
1973年Feinstone等人首先将免疫电镜技术应用于甲型肝炎病原的研究,并从形态与血清学性质上确认了甲型肝炎病毒。此后,各国学者建立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如补体结合、免疫粘连血凝试验、免疫荧光、放射免疫等,特别是放射免疫方法的高度敏感性与特异性,较大地促进了甲型肝炎病毒的研究。甲型肝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大规模接种后人群的免疫持久性以达到控制甲肝流行的目的。方法选择220名免前抗甲肝抗体阴性的儿童(年龄1~3岁)作血清学追踪观察,分别于接种H2株疫苗后的2月、12月、6年和10年观察抗甲肝抗体的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另外根据随机原则选择不同年龄组的人群(3岁、6岁、9岁、15岁、18岁、25岁和35岁)比较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10年抗甲肝抗体的阳性率。10年流行病学追踪观察疫苗接种率和甲肝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血清检测方法用ELISA法(用WHO标准品校正)和ABBOTT(美国)AxsymmEIA法。结果在血清学追踪观察人群中疫苗接种后2个月和接种后10年,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6%和80.2%;18岁以下年龄组疫苗接种前和疫苗接种后10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从7.69%升高到70.45%(3岁组)、52.58%升高到71.78%(18岁组)。流行病学效果观察:当疫苗接种率达到57%~74%时,2个试验点无甲肝流行;当疫苗接种率达到85%时,2个试验点无甲肝病例的发生;当疫苗接种率保持在85%~91%时,1~15岁年龄组儿童连续9年没有甲肝病例发生。结论通过10年观察,甲肝减毒活疫苗大规模的免疫接种在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流行与发生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8.
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及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应用的预防甲型肝炎(甲肝)的疫苗有两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该文评价了上述两种甲肝疫苗,并从下列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疫苗的安全性,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疫苗保护的持久性和预防的价格-效益比。结果指出两种甲肝疫苗各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为预防和控制甲肝流行为主,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甲肝减毒活疫苗有更多的优势。这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建议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应推广使用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意见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合成多肽疫苗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多肽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纯度高、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其一是免疫原性差,一般通过添加佐剂或对合成多肽进行修饰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最常用的佐剂是不完全福氏佐剂和铝佐剂,近年陆续出现了多种新型佐剂,如含皂角苷、免疫刺激复合物、CpG寡核苷酸、黏膜免疫佐剂等等。修饰多肽的经典方法是耦联蛋白质载体,其他如耦联脂质载体或脂质体、环化、支链化、多重抗原肽(MAP)、同向重复表位、加入辅助T细胞表位等方法均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甚至可以不依赖佐剂。同时,优化多肽在体内的转运途径如用脂质体、可降解微球等包埋多肽也可有效地增强其免疫原性。对合成多肽疫苗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对提升多肽免疫原性显得尤为重要。此文对提高疫苗免疫原性的佐剂与载体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疯牛病在西欧大量传播,并引发人类的克-雅氏病,因此其病原体"Prion"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重视.然而,Prion尚未有正式的中文定名,迄今在国内发表的文章中使用的Prion译名有近10种.为了尽量准确地表达Prusiner创用"Prion"一词的原意,中国科学院院士、病毒学家毛江森教授建议,将Prion的中文名定为"朊毒".--编者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