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对双歧三联活菌、盐酸帕罗西汀和匹维溴铵三种药物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EA),为肠易激综合征(IBS)治疗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01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IBS患者入选本试验,经2周适应期后28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双歧三联活菌、盐酸帕罗西汀及匹维溴铵治疗组,研究开始即每2周对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进行评分,观察12周,在试验结束时进行CEA评估.结果在缓解IBS患者的腹痛方面,盐酸帕罗西汀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最佳;在缓解IBS患者的腹胀和排便紊乱方面,双歧三联活菌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最佳.结论以腹痛为主的IBS患者,小剂量的盐酸帕罗西汀为较佳的临床选择;以腹胀或排便紊乱为主的IBS患者,双歧三联活菌为较佳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比较小剂量抗抑郁药物盐酸帕罗西汀和匹维溴胺与单独应用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符合罗马I诊断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简称P+P组),34例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每日一次,每次口服10mg)加匹维溴胺(每日三次,每次口服50mg);对照组(简称P组),应用匹维溴胺,疗程均为12周。结果 在胃肠道症状方面,P+P组对腹痛程度和腹痛天数、腹胀程度和腹胀天数及大便次数的改善优于P组,而在大便性改善方面两组间则无差异;在精神和躯体症状方面,P+P组对焦虑及腰背痛症状的改善优于P组,其它如抑郁、不愉快、疲惫及头痛改善方面两组间也无差异。结论 小剂量盐酸帕罗西汀加匹维溴胺能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及部分精神和躯体症状,是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福建省青少年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城市中小学生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率、分布特征、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焦虑性情绪障碍状况。方法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省两个地级市中4826名中小学生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①校正后符合Manning及罗马Ⅱ诊断标准IBS的期间患病率分别是52.16%及17.10%,以高中生居多,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年级、喜食辛辣或生冷食物、胃肠道感染、经常服用抗生素、遗传、经常因IBS症状而就诊、进食时吞咽困难、经常采用吞气来帮助终止打嗝、纳差、心情压抑11种因素为最具可能性的危险因素,其OR值均> 1。③4826名学生中有焦虑性情绪障碍倾向者占22.53%,男性17.84%,女性26.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量表)5个领域的分值比较中,IBS学生高于非IBS学生,IBS就诊学生高于未就诊学生。结论①IBS是城市中小学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②不良饮食习惯、胃肠道感染、滥用抗生素、遗传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可能是诱发城市中小学生IBS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③焦虑性情绪障碍倾向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相似文献   
44.
402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时间分布及症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首次发病时间的分布规律,为IBS进一步的病因研究提供线索。方法:对消化专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402例IB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首次发病月份采用圆分布资料分析。结果:IBS患者的最长病程达54年,平均病程7.62年,男、女患者病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x2=2.35,P>0.05)。IBS患者发病有季节性,表现为春季高发(Z=31.78,P<0.01),男性高发月份为3月份(Z=18.37,P<0.01),女性高发月份为4月份(Z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床边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10例危重和急症心血管患者的床边超声心动图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 4 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左室射血分数 (EF) ,指导临床治疗 ,EF≥ 5 0 %者 2 1例 ;≥ 4 0 % ,但≤4 9%者 12例 ;≥ 30 % ,但≤ 39%者 8例 ;≤ 2 9%者 6例。 4 1例 (37.3% )怀疑有心血管疾病 ,进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得以明确诊断 ,17例 (15 .5 % )改变了最初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2 6例急性心肌梗死 ,EF≤ 4 9%者 ,经治疗后复查床边超声心动图 ,为评估疗效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信息。结论 :床边超声心动图可为危重和急症心血管疾病迅速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修正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评估心脏功能、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46.
甲状旁腺囊肿(Parathyroid Cyst,下简称PTC)临床上十分罕见。国内外文献更少有系统的叙述。David在325例甲状分腺手术中仅发现11例PTC。我院近8年(1984~1991年)在1075例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  相似文献   
47.
以坏疽性脓皮病为主要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6 3岁。因反复四肢坏疽 3年余 ,黏液脓血便 1周余入院。患者于 3年前开始出现上肢腕关节远端 ,下肢踝关节远端背侧皮肤点片状脓疱 ,延及手和脚趾 ,遂皮肤破溃并有气泡 ,可自行或通过外敷药膏等治疗好转 ,但常于手部溃烂尚未痊愈时 ,下肢又开始溃烂 ,交替反复发作。在多家医院皮肤科就诊 ,行皮肤分泌物细菌、真菌培养等检查均阴性 ,先后给予头孢他啶、莫匹罗星软膏及伊曲康唑等抗菌及抗真菌治疗。 10d前患者开始出现黏液脓血便 ,每日 10余次 ,3d前出现低热。入院体检 :体温 37.2℃ ,心肺无异常 ,腹部平坦 ,肝脾肋下未及 ,下腹部压痛 …  相似文献   
48.
99mTc-MDP乳腺显像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99mTc羟基亚甲基二膦酸(MDP)乳腺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乳腺和骨显像,取前位、左侧位、右侧位。病人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结果99mTcMDP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33%,特异性829%,诊断正确率877%,假阴性率67%,假阳性率171%,乳腺肿块与健侧相应部位ROI的放射性比值,乳腺癌组为251±033,良性病变组为191±020,P<0001。30例乳腺癌骨显像中7例发现有转移灶。结论99mTcMDP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鉴别及有无早期骨转移灶的判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9.
周惠清  姚敏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827-1829
探讨上海市虹口区肥胖及超重青少年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虹口区4所初中及高中的1 173名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采用青少年睡眠质量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生肥胖、超重及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校正分层因素影响后,中学生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为18.84%,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校正分层因素影响后的初中及高中学生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分别为13.43%,2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90,P<0.05).在358名肥胖+超重学生中,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37.25%)高于正常体重学生检出率(1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706,P<0.05).结论 青少年肥胖及超重可能与差的睡眠质量有较大关系,好的睡眠质量及充足的睡眠时间可能有效预防青少年肥胖及超重,还需有待今后的随访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中国西部地区城市中小学生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于2005年5月~2006年1月期间对中国西部地区12 291名城市中小学生进行IBS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 ①符合Manning及罗马Ⅱ诊断标准的IBS期间患病率分别为58.00%及23.40%,以高中生居多,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因腹痛、不适或大便习惯改变而就诊学生中,符合Manning标准的有806名(11.31%),符合罗马Ⅱ标准的有482名(16.75%).结论 IBS是中国西部地区城市中小学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患病率随学龄段的增长而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