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 通过术前仰卧位MRI和术中俯卧位O形臂X线机获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横断面影像学资料,探讨2种体位下主胸弯顶椎与胸主动脉的毗邻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8年7月美国梅奥医学中心骨科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18例AIS患者资料。患者术前均行仰卧位全脊柱MRI平扫和术中俯卧位脊柱O形臂X线机平扫,将影像资料上传至临床图像显示系统(Qreads 5.10)。选取主胸弯顶椎为测量平面,测量顶椎椎体旋转角度(AVR),主动脉到椎体距离(a线),主动脉到左侧椎弓根置钉点距离(b线),主动脉到椎管垂直距离(c线),主动脉到椎弓根置钉点连线的垂直距离(d线),主动脉椎体角(AVA),左侧椎弓根置钉点和主动脉内侧切线与椎体中轴线平行线间的夹角(∠α),左侧椎弓根置钉点和主动脉中心点连线与椎体中轴线平行线间的夹角(∠β)。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种体位下各参数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俯卧位AVR、c线均大于仰卧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差值分别为2.71°、2.24 mm。俯卧位与仰卧位AVA平均差值为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俯卧位AVR、a线、b线、c线、d线、AVA、∠α、∠β与仰卧位相应指标呈正相关;俯卧位∠β与主胸弯Cobb角呈正相关,与俯卧位及仰卧位AVR均呈负相关;俯卧位d线与主胸弯Cobb角呈负相关,与俯卧位及仰卧位AVR呈正相关。结论相较于仰卧位,脊柱侧凸患者俯卧位时顶椎旋转度增大,主动脉到椎管的垂直距离增大,主动脉向椎体右前方移动。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臭氧对损伤的小鼠坐骨神经热刺激收缩反应期的差别,以此探讨臭氧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只雌性BALB/c小鼠手术造模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臭氧10μg/ml治疗Ⅰ组、臭氧30μg/ml治疗Ⅱ组,每组各10只,分别在以下时间点手术前和手术后1d、3d、7d、10d、14d测定所有小鼠热刺激收缩反应期。结果手术造模后3d起,小鼠开始出现热痛敏症状,造模7d时开始注射臭氧治疗,手术前30只小鼠热刺激收缩反应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d、3d、7d小鼠的热刺激收缩反应期差别与手术前明显增强,手术后10d起,臭氧30μg/ml治疗组与对照组、臭氧10μg/ml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0μg/ml臭氧对小鼠坐骨神经热痛敏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3.
新型原位聚合注射性人工髓核假体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新型原位聚合注射性人工髓核材料的遗传毒性.方法 制备新型人工髓核材料的浸提液,用于遗传毒性检测,包括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利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进行的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CA)试验和小鼠微核(MN)试验,从对DNA的影响、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三种水平检测新型人工髓核材料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中受试样品各个剂量组中5个试验菌株在加入代谢活化系统(S9)和不加S9条件下,回变菌落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2.因此判定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染色体畸变试验中,高、中、低三个浓度的试验组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微核试验中,试验组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结论 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内内植物,原位聚合注射性人工髓核假体无明显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截骨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的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10-2013-03在我院接受PVCR手术治疗的合并脊髓空洞的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16例;其中同时伴发Chiari畸形I型患者在脊柱畸形截骨矫行前均先于神经外科进行后颅凹减压术;对于单纯合并脊髓空洞患者,直接进行脊柱截骨畸形矫治;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前、后冠状面及矢状面主弯Cobb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与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及矢状面主弯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脊髓空洞的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采用PVCR进行治疗,可获得安全、有效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25.
摘要 背景:不同聚氨酯材料的生物稳定性差异巨大,研究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生物稳定性有利于评估其用于人工髓核外囊材料的可行性。 目的:观察聚醚型聚氨酯和具有不同硬段含量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材料的体外和体内降解性能。 方法:用模拟环境进行聚氨酯的体外水解、氧化降解和酶解实验。分别置于37 ℃恒温的PBS缓冲液和“H2O2/CoCl2预氧化-Papain酶解体系”进行体外降解实验。将聚氨酯植入大耳白兔背部肌肉进行体内降解实验。 结果与结论: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耐降解性远优于聚醚型聚氨酯,且材料硬段含量越大,耐降解性越强。所有研究结果表明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具有比聚醚型聚氨酯更加优越的生物稳定性,可用作较长期人工植入生物材料。 关键词: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聚醚型聚氨酯;生物稳定性;降解性;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7.022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问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3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应用PLIF技术进行神经根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滑脱28例,双节段滑脱8例,36例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36例中病例均获随访.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28例间歇性跛行、24例下肢放射痛消失.8例遗留慢性腰痛,疼痛较术前减轻,优良率为78%.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X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一例术后12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一例出现植骨块的吸收,植骨融合率为94.4%.结论 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正确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新型可注射性人工髓核的体外细胞毒性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前期制备的新型人工髓核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 材料分为4组,编号为1~4.样品1组为合成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样品2组为在室温下由硅氢加成反应制成的缩合硅橡胶材料;样品3组是在2号样品中添加二氧化硅后制成;样品4组为室温下固化的聚醚型聚氨酯.采用细胞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小鼠成纤维细胞(1929细胞)在材料浸提液中培养的方法 检测其细胞毒性,使用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MTF)比色法比较材料组与对照组问吸光度值和细胞相对增值率.结果 材料组的吸光度值和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相埘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细胞毒性分级中处于0~1级,属于合格材料.结论 该材料没有细胞毒性,具有作为髓核替代材料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8.
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0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男65例,女43例。年龄19~73岁。病程2周~20年。其中干部25例,工人40例,农民33例,家务10例。有明确外伤史者85例。108例均有腰痛和患侧下肢麻木及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屈颈、挺腹试验阳性。棘突旁压痛、叩击痛并沿坐骨神经走行传导痛。其中86例病人腰椎平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椎间隙变窄,腰椎侧弯、变直及椎体前缘唇样增生。108例均行腰椎CT检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其中中央突出36例,房侧突出72例,L4、…  相似文献   
29.
颈椎椎体骨水泥成形术后的生物力学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羟基磷灰石;甲基丙烯酸甲酯(HA/PMMA)骨水泥行颈椎椎体成形后椎体抗压缩力和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3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颈椎C4~C6标本;解离成9个脊椎节段标本;去除所有软组织;切除脊椎后部结构;仅剩下椎体部分;在MTS试验机上以5mm/min的加载速率加载椎体中心处;压缩3mm或椎体负载压力出现下降时记录压缩力、最大压缩力、最大压缩力的位移和刚度.自椎体前正中用11G的骨穿针刺人椎体1~1.5cm.注射10%HA/PMMA骨水泥2ml;固化2h后再次行压缩测试;记录存位移3mm时的压缩力、最大压缩力;最大压缩力的位移和刚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状态的数据.结果:抗压力初始/成形后平均数值为1051.8/2033N;最大抗压力1237.2/2774.3N;最大压力位移3.42/4.13mm.刚度405.8/1274.2N/mm.成形后刚度和抗压缩力明显增强.成形后椎体负载的最大抗压力增大到约2.2倍;在压缩3mm时压力最大到约1.9倍;刚度增加到3.1倍;同时达到最大压力的位移也平均增加0.71mm.没有发现渗漏现象.结论:注射2ml HA/PMMA骨水泥对颈椎体成形后可明显增强其抗压缩力和刚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比研究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57例采取植骨融合附加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方法,29例采用后外侧融合,其余采用椎间融合,比较两种植骨方式术后植骨融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3.82%、86.3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融合率分别为75.76%、90.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的疗效相似,后外侧更容易出现断钉的现象,椎间植骨融合优于后外侧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