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87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312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07篇
  3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时脑内LCN2表达情况.方法 雄性SD大鼠基底节区注射自体动脉血(100μl).对照组大鼠术式相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Western blot(以β-actin比值矫正)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脑LCN2表达.结果 LCN2阳性细胞只在脑出血同侧基底节区表达(对侧不表达),对照组出血同侧LCN2表达极微弱.Western blotting定量发现在出血侧基底节区,出血后1、3、7d LCN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14d后下降.脑出血3d时出血侧LCN2蛋白水平较对侧高71倍(2.70 ±0.46 vs 0.04 ±0.01,P<0.001),较对照组高84倍(0.92 ±0.14 vs0.01 ±0.01,P<0.001).LCN2阳性细胞形态似为星形胶质细胞,免疫组化双染证实LCN2与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共定位.结论 本研究提示脑出血后释放的铁离子诱导载铁蛋白LCN2表达.LCN2在血肿清除铁转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脑脊液(CSF)中乳酸、S100B表达,颅内压(ICP)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行单侧去骨瓣减压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与单用右美托咪定治疗组(对照组,30例)。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颅内压变化及CSF中乳酸和S100B蛋白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院后共随访6个月,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2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3、7 d其CSF乳酸含量、S100B水平和ICP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4 d GCS评分及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6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联合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术患者CSF乳酸水平和S100B蛋白表达,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但并未改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经肛门后正中切开直肠肌鞘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们经肛门后正中切开肌鞘行改良Soave术治疗的7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肛门排便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72例中,除3例并发肠炎(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外,其他均效果良好。结论经肛门后正中切开改良Soave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短段型和常见型。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估宫颈腺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分布情况,并探讨HPV基因型分布、临床病理参数对宫颈腺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接受根治性宫颈癌切除术或放疗的FIGO分期Ⅰ、Ⅱ期的宫颈腺鳞癌患者。分析影响宫颈腺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其预后模型。结果  247例宫颈腺鳞癌患者纳入本次生存分析研究。247例患者HPV18和HPV16的阳性率分别为51.5%和36.2%。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大于50岁、Ⅲ、Ⅳ期(FIGO分期)和HPV16阴性与肿瘤复发密切相关,而年龄大于50岁、Ⅲ、Ⅳ期(FIGO分期)、HPV16阴性和HPV58阳性是肿瘤相关生存率的预后因素。HPV16阳性与首次接受RT/CCRT患者预后较好密切相关(CSS:风险比0.41,95%可信区间0.21~0.78)。FIGOⅠ、Ⅱ期和HPV16阴性AD/ASC患者首次采用RH-PLND治疗后的CSS(P <0.0001)明显好于首次采用RT/CCRT治疗的患者。结论  年龄大于50岁、Ⅲ、Ⅳ期(FIGO分期)和HPV阴性是宫颈AD/ASC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HPV16阴性患者首次治疗最好采用手术(如:Ⅲ、Ⅳ期宫颈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和IVA期盆腔清扫术)。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航海过程中血袋摆放方式对红细胞表达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于出航训练当日,采集4位健康志愿者全血,按常规方式制备红细胞悬液,每份均分成4份,1份作为对照组保存在医院输血科冰箱,采用直立贴放方式,另3份作为实验组分别采用平铺码放、直立贴放、垂挂固定3种方式同置于舰载储血冰箱。训练结束后,立即检测送至实验室检测红细胞黏附分子CD58, CD44, CD47的表达。结果与陆地保存红细胞比较,航海条件下舰载冰箱直立贴放保存的全血中红细胞表达CD44和CD47的水平显著升高,平铺码放保存的红细胞表达CD58的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从表达黏附分子角度,航海条件下,红细胞适宜采用直立贴放方式保存于冰箱中。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的雨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放射治疗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20例在放射治疗科实习护生按入科先后编号后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放射治疗科常规临床护理带教。干预组在放射治疗科常规临床护理带教基础上采取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的雨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带教。均实习1个月,出科时采用问卷调查、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评价带教效果。  结果  实习结束时干预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评分,理论、操作成绩及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的雨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实习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理论、操作成绩和实习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初步研究乳杆菌A-2代谢产物(LSPM1和LSPM2)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方法:乳杆菌A-2通过降解制备相应的代谢产物LSPM1和LSPM2;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SPM1和LSPM2(1.875mg/mL、3.75mg/mL、7.5mg/mL、15mg/mL和30mg/mL)对CAL-27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CAL-27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乳杆菌A-2代谢产物LSPM1和LSPM2可以抑制CAL-27细胞的增殖,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LPSM1可明显诱导CAL-27细胞凋亡,呈时间依赖性.结论:乳杆菌A-2代谢产物可以在体外抑制人舌鳞癌CAL-27细胞生长增殖,并诱导CAL-2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评估不同时间点添加不同葡萄糖浓度全合一营养液的稳定性,为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根据临床应用情况,设计5组不同配方静脉营养液,其中葡萄糖终浓度分别为5%、10%、15%、20%和25%,其他营养素浓度每组相同.配制后的营养液于室温下(25±2)℃储存,分别在0、12、24、48、72 h时观察营养液外观变化,应用扫描电镜测量脂肪颗粒大小,并行营养液渗透浓度和pH值测定.结果 (1)肉眼观察各组营养液配制后0、12、24、48、72 h无颜色变化,未观察到沉淀、分层现象.(2)每组全合一营养液在不同时间点脂肪颗粒平均粒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内=1.255,P=0.324; F组间 =0.025,P=0.998; F交互=1.005,P=0.489).72 h内,各组脂肪颗粒平均直径均<0.5 μm,各组均未见到直径>5.0 μm的脂肪颗粒.(3) 72 h内,所有营养液pH值波动于6.08 ±0.00~6.37±0.01之间.不同时间点5组营养液间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3 452.846,P=0.000; F组间=4 655.250,P=0.000; F交互=1.952,P=0.079).(4) 72 h内,所有营养液平均渗透浓度波动于(609.3±2.3)~(1 625.2±3.5) mOsm/L之间.不同时间点5组营养液间平均渗透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76 195.911,P=0.000; F组间=14.732,P=0.006; F交互 =1.203,P=0.343).结论 全合一营养液中葡萄糖终浓度为5% ~ 15%时,脂肪颗粒、pH值和渗透压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49.
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术是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主要血管通路。临床上多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3种方式。K - DCQI等研究指南中推荐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首选,且预计目前超过66%的透析患者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然而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具备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条件或者建立内瘘后自体血管通路闭塞或者不能得到有效的血流量。Patel 等指出外科医生在推进自体血管通路的手术指征时,无意中也提高了失败率。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术前评估指标来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孕前规范驱梅治疗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在孕期是否需要驱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年无系统感染的梅毒血清固定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按妊娠期是否接受驱梅治疗分为治疗组(A组)和未治疗组(B组),比较其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共收集了68例患者,A组46例,B组22例,两组患者足月产分别有44例(95.65%)和21例(95.45%),早产分别有2例(4.35%)和1例(4.55%),低体重儿两组各有1例(2.2%、4.5%),两组均无先天梅毒儿出生。两组在足月产、早产、低体重儿、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孕前经过规范驱梅治疗的育龄妇女,如果没有合并系统感染,妊娠期在密切随访下可能无需予驱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