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87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312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07篇
  3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假体磨损碎屑颗粒是引起假体一骨界面无菌性炎症和骨溶解而致全关节置换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磨屑颗粒所诱发的骨溶解须有周围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分泌足够的骨基质以弥补丢失的骨量,而成骨细胞正常的数量和质量有赖于其来源骨髓祖细胞—骨髓问质干细胞的正常增殖分化能力的维持。为了探讨磨屑钛颗粒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MSCs,rMSCs)产生细胞毒性的可能细胞分子机制,选用健康3月龄SD雄性大鼠,采用Percoll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rMSCs,经体外传代纯化培养后,与不同直径、不同负荷浓度、不同负荷作用时间的钛颗粒悬液共孵育,再采用精准的流室系统对钛颗粒负荷的rMSCs施加一定的流体剪切应力(Fluid shear stress,FSS)后立刻固定细胞,经免疫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和图像分析软件定性定量分析rMSCs F—actin表达和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同时设置相应的未经钛颗粒孵育的rMSCs细胞为对照组细胞。结果显示,切应力作用可上调rMSCs胞内F—actin的表达。亚微(Submieron)直径(0.9μm)的钛颗粒负荷对rMSCs F—actin表达和DNA含量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并伴有凋亡小体出现;直径为2.7μm的钛颗粒负荷产生的抑制作用略为减弱,而较大直径(6.9μm)的抑制效应最弱。相同条件下,钛颗粒负荷对F—actin的抑制效应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以0.1wt%浓度对F—actin表达和DNA含量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亦有凋亡小体的出现;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亦减弱,以0.01wt%浓度最弱;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F—actin表达和DNA含量逐渐降低,至实验中的32h达到最低值。提示:磨屑颗粒对rMSCs活力的抑制作用是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可能分子机制,对其具体细胞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有效防治假体松动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人工关节材料的优化设计,从而为全关节置换术患者真正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2.
在各种运动试验中,如收缩压较休息时下降超过10mmHg,一般认为是严重冠心病的表现,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肝计超声(DSE)已成为替代运动试验的一种常用手段。其间亦可见血压下降的现象出现,其意义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骨髓基质细胞和内皮细胞联合种植在生物复合材料上构建组织工程化骨 ,在促进成骨过程、加速局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将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联合种植在左旋聚乳酸 /β-磷酸三钙 (PL L A/β- TCP)多孔复合支架材料上作为实验组 ,仅种植骨髓基质细胞在该材料上作为对照组。将此种有活细胞的复合材料种植于裸鼠大腿后侧肌袋内 ,分别于种植后 1、4、8、12、16周处死动物 ,取出复合材料 ,行组织学检测 ,并用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骨面积百分比和材料面积百分比 ,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实验组成骨面积百分比增加比对照组明显加快 ,而材料面积百分比减少比对照组迅速 ;其内毛细血管网形成情况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骨髓基质细胞和内皮细胞联合种植于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不仅有利于成骨作用 ,促进新生骨区内部血管网形成 ,还有利于复合材料的降解吸收 ,这在构造组织工程化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麻下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急性肠套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江  陈明  黄庆荣  杨引  罗泽斌 《广东医学》2001,22(3):252-253
目的 介绍全麻下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急性肠套叠的方法。探讨其适应证、作用机制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采用全麻下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急肠套叠35例。结果 35例中,27例在全麻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8例复位失败中转手术。全组没有并发肠穿孔病例。结论 全麻下空气灌肠明显降低肠套叠的手术率。  相似文献   
15.
患者为75岁男性,右耳突发性听力下降、耳鸣、间歇性眩晕。长期左耳聋伴轻度耳漏。无外伤和耳毒性药物使用及耳聋家族史。45年前,曾有一次婚外性行为。检查:右耳鼓膜完整,左下鼓膜大穿孔伴粘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培养阴性。右耳骨导消失,左耳骨导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意识清楚,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常规血液化验,胸片和颞骨CT冠状位正常。给予庆大霉素,复方-阿莫克率和地塞米松治疗左耳慢性中耳炎合并迷路炎10天,眩晕和耳漏缓解,停药后又发作。3周后,性病研究室(VDRL)实验和密螺旋体苍白球明胶蛋白封闭试验(TPHA)阳性。同时出现左侧不完全性周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采用局部或全身应用氟康唑 ,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42眼。结果 :治疗组 42眼 ,治愈 3 1眼 ,治愈率 73 .8% ,疗程 1 0~ 2 6d,平均 1 4d;对照组 2 3眼 ,治愈 1 0眼 ,治愈率 43 .4% ,疗程 1 4~ 1 8d,平均 2 8d。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氟康唑是目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和掌握合理应用调脂药品,我科于1997年10月~1999年7月,采用3种调脂药物治疗了172例血脂异常者,并对其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 一、对象和方法 1.病例选择 首先排除原发性血脂异常者及阻塞性肝胆疾病、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血脂异常者。入选者为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者共172例,随机分为3组:A组(血脂康组)、B组(力平脂组)、C组(茶色素组)。  相似文献   
18.
复方牛黄片治疗舌部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牛黄片治疗舌部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舌部疾病12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复方牛黄片和艾力可片、龙血竭胶囊治疗,对照组61例采用艾力可片和龙血竭胶囊治疗,观察舌粘膜变化和疼痛指数等指标。结果:通过舌粘膜变化和疼痛指数等指标,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为63.2%,27.9%,91.2%,对照组为42.6%,39.3%,82.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牛黄片治疗舌部疾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内镜检查和lugol‘‘s染色法在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价值。方法 经内镜时充血、糜烂、粗糙和颗粒等异常改变的食管粘膜,喷洒3%Lugol‘‘s液对不染色区或淡黄色区活检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内镜检查应用Lugol‘‘s液染色和X线钡餐检查诊断早期食管癌与外科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内镜下诊断早期食管癌充血型2例,糜烂型3例,斑块型7例,乳头型1例。内镜检查联合Lugol‘‘s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与术后切除标本病理学诊断相符,而X线钡餐检查仅发现4例早期食管癌。结论 经内镜检查对可疑病灶喷洒3%Lugol‘‘s液染色可清楚显示病变粘膜改变,勾勒出病灶轮廓及范围,可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红细胞不仅可以运送氧、二氧化碳和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还能够识别、黏附、提呈肿瘤抗原,此外红细胞能够促进免疫细胞吞噬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因此红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红细胞也可以开发作为药物载体治疗肿瘤,这与红细胞自身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半透膜的特性有关。药物可以倍助渗透压梯度的不同、抗生素提高膜通透性,膜受体介导连接,以及交联介导连接等方法载入。已载入红细胞的药物半衰期延长,缓慢释放,受体液中酶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降解,并且可以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缺点在于其靶向性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