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桡骨小头骨折属于尺桡骨近端骨折,按照AO骨折分型并根据是否累及关节面和严重程度可分为A、B、C三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硫酸镁预防和治疗跟骨骨折后筋膜室综合征(CS)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硫酸镁湿热敷的方法预防和治疗可能发生CS综合征早期患者85例,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有效地预防和治愈,无1例出现前足僵硬、爪形趾、软组织萎缩及运动功能异常。结论在有可能发生CS综合征早期患者,用硫酸镁湿热敷的方法能有效地预防跟骨骨折后CS的发生,并对早期CS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新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我中心利用微创技术,跟骨外侧小切口,用自行研制的跟骨解剖钢板及螺栓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共150例183侧,单侧117例,双侧33例。术前根据跟骨X线片及Cr扫描结果进行分型,其中Sander’sⅡ型62侧,Ⅲ型87侧,IV型34侧。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跟骨高度、宽度、长度、以及BShler’s角和Gissane’s角均已恢复,无1例切口感染。术后获8~28个月(平均16.3个月)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跟骨骨折的评分标准:其中优86侧(47.543%),良81侧(43.72%),可16侧(8.74%),优良率为91.3%。结论微创小切口跟骨解剖钢板螺栓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间断拔钉对股骨颈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间断拔钉对股骨颈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本地自然放养的健康成年山羊18只,建立双侧股骨颈骨折后3枚加压螺纹钉固定的模型,随机取样的一侧为实验侧,分别于术后4、8、12周各拔1钉;另一侧为对照侧,术后12周时3枚钉一起拔出。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于术后8、12、16周处死取材。期间做X线检查、核素骨显像、组织学检查对比两侧愈合情况有无差别。结果:骨同位素显像血流相及血池相显示A、B组实验侧动脉灌注及静脉回流较对照侧通畅,静态相显示实验侧血运优于对照侧。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在血管生成、编织骨生成、坏死骨清除等阶段实验侧均较对照侧提前。结论:应用间断拔钉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可改善股骨头血运,加快股骨颈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求治疗严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快而准确的方法。方法:采用肘前小切口法,于肱二头肌腱外侧达骨折断端,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48例,随访3年,优36例,良12例,无一例缺血性肌挛缩,无感染或神经损伤发生,8例(16.7%)发生无症状的肘内翻,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创伤小,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6.
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取半骨盆标本20个,自髋臼切迹至髋臼上缘每隔5.0 mm作系列截骨面,找到最小截骨面,用圆盘法确定其圆心及直径,用斯氏针由该截面的圆心逆行打入,在髂骨后外侧穿出。将该截面下方的系列截面解剖复位,再将斯氏针顺行打入前柱,由耻骨上支前外侧穿出,该穿出点为P,P即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入钉点。测量其在髋臼前柱骨皮质内的长度,将耻骨结节命名为A,将髂耻隆起命名为B,测量AB及PA的距离,并观察该斯氏针的方向。[结果]最小截骨面位于髋臼切迹上方15.0 mm处,该截面平均直径为(4.9±1.7)mm,髋臼前柱骨皮质内斯氏针长度为(86.8±7.2)mm,P位于耻骨上支前缘闭孔嵴上,P距耻骨结节(A)的距离PA为(2.3±0.4)mm,耻骨结节(A)距髂耻隆起(B)的距离AB为(4.7±0.3)mm,P约为AB的中点,该斯氏针与弓状线平行。[结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入钉点P位于耻骨上支耻骨结节与髂耻隆起中点处的闭孔嵴上,P距耻骨结节(2.3±0.4)mm,该螺钉最大直径为(4.9±1.7)mm,最大长度为(86.8±7.2)mm,该螺钉与弓状线平行。  相似文献   
17.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社会活动的增加,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动力髋(髁)螺钉被认为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1].传统的加压滑动鹅头钉同定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广泛使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使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操作更为简单,我院从2002年4月至2005年4月应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大转子外侧小切口、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65岁以上的老年股骨逆转子间骨折5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拉力螺纹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克氏针加拉力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1例(42侧),其中Sanders分型II型23侧,III型17侧,IV型2侧.术后4周拔除外露克氏针,术后6~12个月去除拉力螺纹钉.结果:术后并发切口皮缘坏死2例,经清创换药后,局麻下直接缝合治愈.术后随访8.5~25个月,平均12.7个月.所有患者跟骨后关节面复位满意,跟骨外形及高度恢复满意,但部分患者跟骨宽度恢复不满意.根据Maryland后足功能评价标准,本组90~100分18侧,80~90分12侧,70~80分9侧,60~70分3侧.结论:经跗骨窦入路拉力螺纹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术具有显露充分、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软组织创伤小、切口感染风险低等优点,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创侧卧位置入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08年9月采用侧卧位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男22例,女6例;左侧18例,右侧10例;年龄21~46岁,平均37.3岁.根据AO分型:A1型4例,A2型5例,A3型4例;B2型5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2例,C3型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改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例数、术后近期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5 min(40~115 min),平均出血量为133 mL(90~240 mL),术中平均透视时间为103 s(54~216 s).所有患者术后获8~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10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疗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4]评定:优22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无明显的术后近期并发症. 结论侧卧位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及无需牵引床等优点,是微创治疗股骨干骨折可供选择的术式,但急诊手术患者应慎用,多发伤患者应属禁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1例创伤性睾丸交叉脱位并文献复习,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创伤性睾丸交叉脱位的诊治经过 结合文献复习,对创伤性睾丸脱位的发病机制、分类、诊断、治疗等内容作一归纳总结.结果:该患者经阴囊区触诊和彩超检查诊断为创伤性睾丸交叉脱位.于伤后第25日手术探查,将双侧睾丸复位固定,修补阴囊纵隔.术后1.5月随访患者勃起功能正常,精液分析为外伤后死精.结论:对钝性暴力创伤性重症患者,应重视外生殖器的物理检查及双侧阴囊、睾丸的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 一旦睾丸脱位诊断确立,应尽早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