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指背皮神经并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指端骨外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指背皮神经并筋膜蒂逆行皮瓣在修复指端骨外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指背皮神经并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指端创面患者7例,观察皮瓣的成活率、质地、色泽、感觉。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8个月。7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指端创面均获得覆盖;供区创面顺利愈合;皮瓣质地、弹性均正常,皮色与受区一致,无溃疡发生,感觉获得恢复。结论指背皮神经并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指端创面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皮瓣厚薄适中,弹性好,色泽与受区一致,利于抗磨、防止溃疡和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观察ISOBAR TTL动态固定系统对腰椎固定节段椎间负荷的影响.方法 选用6具新鲜人体腰椎标本,建立终板应力测试系统,选取L3椎体下软骨终板为测试应力部位,分别测量L3~L4运动节段软骨终板应力.L3~L4节段在椎间盘正常及摘除状态,分别进行TTL及坚强系统(SS)固定;依次使标本处于中立位、前屈、后伸、左弯、左旋,MTS858材料机施加轴向负荷,数据直接MTS机采集,由放大器放大后形成Excel文件.结果 无论在椎间盘正常或摘除组,固定节段L3~L4在直立、屈曲、伸展、侧屈及旋转等各种状态,TTL、SS系统固定状态下终板应力较无固定的正常标本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固定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SS系统坚强固定下终板应力最低,而TTL系统固定下终板应力稍高于坚强组.结论 TTL半坚强动态固定系统能够起到明显缓解腰椎固定节段椎间载荷的作用,避免对固定节段的应力遮挡.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正中矢状面上S2、S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方法:筛选出58例患者的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8~68岁,平均40.7岁.于每一例骨盆CT的正中矢状面上分别测量S2、S1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来模拟由骨盆正位进行骨盆入口位投照时所需要的最佳X线调整角度.以S2与水平面间夹角为基数并减去S1与水平面间夹角来计算两者间的差值,进而评判S2、S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可信区间设为95%,差异的显著性设为P<0.05.结果:S2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平均(30.5±6.5)°,S1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平均(25.7±5.9)°,两组角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01).S2、S1椎体前缘夹角为零度者10例;负角14例,平均-(8.9±8.1)°;正角34例,平均(11.8±6.4)°.结论:正中矢状面上S2、S1椎体前缘夹角使得S1入口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同于S2入口位,且对S1、S2入口位的成像及应用的可靠性均有影响.根据术前骨盆CT正中矢状面的测量结果透视出患者个体化的S1、S2入口位可准确地指导相应S1、S2骶髂螺钉的置入操作.  相似文献   
134.
目的:了解骶神经根管于S1、S2骶段内的方位、走行,探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对置入骶髂螺钉的作用.方法:将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平扫数据导入到Mimics 10.0,并应用其分别将骶骨、双侧无名骨、骶管及骶神经根管制作成3D图像并旋转至标准骶骨侧位及骨盆出入口位后观察骶神经根管的方位、走行.辨识标准骶骨侧位及骨盆出入口位X线片上骶神经根管并观察其特点.结果:在S1、S2骶段内骶神经根管始于同节段椎管的头端前缘的两侧,止于同节段骶前孔,其走行由头端、后方、内侧至尾端、前方、外侧;在X线片上其密度低,尤其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常仅其前缘线显像且多有中断现象而需要仔细辨识.结论: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辨识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并以之作为骶髂螺钉安全通道的尾后界,则可以避免内置物进入神经根管及骶管,从而提高置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探讨使用可灌洗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岛状臀大肌皮瓣移植对Ⅳ度褥疮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35例骶尾部Ⅳ度褥疮患者,所有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后应用可灌洗负压封闭引流装置,7 ~10 d后,拆除装置,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17例使用一侧岛状臀大肌推移皮瓣修复,6例使用双侧岛状臀大肌推移皮瓣修复,12例使用岛状臀大肌旋转皮瓣修复. 结果 35例应用可灌洗负压封闭引流患者在使用1~2次,10 ~ 21 d(平均15.6 d)内控制感染,全部病例皮瓣一期成活,创面消失,供区成活良好,平均治疗时间35 d;所有病例完成3~6个月随访,仅1例患者再次出现Ⅱ度褥疮. 结论 可灌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岛状臀大肌皮瓣是修复Ⅳ度褥疮合并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可调节皮肤牵张力的皮肤牵张闭合器在小腿和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2年9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中德骨科医院收治的56例小腿、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患者资料。男35例, 女21例;年龄(39.9±18.7)岁;创面类型:创伤创面43例, 烧伤创面3例, 炎性创面6例, 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切口创面3例, 瘢痕创面1例。皮肤缺损面积为2.5 cm×2.0 cm~20.0 cm×10.0 cm;创面病程为(8.6±7.8)d。所有患者均应用可调节牵张力的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创面:排钩式牵张闭合器修复28例, 单杆式牵张闭合器修复20例, 单杆式牵张闭合器结合外固定支架修复5例, 单杆式、排钩式牵张闭合器组合牵张修复3例。记录患者的创面牵张闭合时间、创面皮缘颜色、创面周围皮肤肿胀程度、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56例患者创面牵张闭合时间为(7.8±3.8)d。皮肤牵张后创面皮缘颜色:正常16例, 暗红38例, 暗黑2例;创面周围皮肤肿胀程度:1度21例, 2度33例, 3度...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LC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诺丁汉髋部骨折评分(NHFS)及三者联用对老年髋部骨折关节置换术后30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诊断为髋部骨折并实施关节置换手术的22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 其中女性患者169例, 男性患者57例, 年龄(78.0±7.9)岁,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记录患者术后30 d内的生存情况。通过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214例)和死亡组(11例), 对死亡的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 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分类多因素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 而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其对术后30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中性别、年龄、血红蛋白值、LCR、RDW、NHFS、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在单因素分析中较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 NHFS的升高、RDW≥13.6%、LCR<13 664.5为老年髋部骨折关节置换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LCR、RDW、NHFS及三者联合应用预测老年髋...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进行异体韧带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疗效。方法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采用微创切口异体韧带重建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测量对比术前术后距骨前移距离及距骨倾斜角度, 以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终末随访时前抽屉试验距骨前移[(3.65±0.56) mm], 低于术前[(12.27±1.51) mm, t=28.320, P<0.01];距骨倾斜角度[(3.41±0.79)°], 低于术前[(7.14±1.05)°, t=15.590, P<0.01];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由术前的(57.15±4.25)分提高到术后终末随访时的(91.42±3.28)分(t=34.346, P<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对疗效满意。结论微创切口异体韧带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手术方式创伤小, 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