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8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91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610篇
预防医学   233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253篇
  2篇
中国医学   288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目的:观察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芪黄煎剂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拟行手术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入组后择日进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管状胃吻合术,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抗感染、胃肠减压、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日开始加用芪黄煎剂肠内滴注,每日1剂分2次。2组术后常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第7日给予2组患者造影剂口服,X线摄片确定造影剂到达结肠所需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比较2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d、7d时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等胃肠神经递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造影剂到达结肠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01)。术后1d时,2组患者血清AChE、SP水平明显低于本组术前1d时(P< 0.05),血清VIP、NOS水平明显高于本组术前1d时(P< 0.05);术后7d时,2组患者血清AChE、SP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后1d时(P< 0.05),血清VIP、NOS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后1d时(P< 0.05);术后7d时,治疗组患者血清AChE、SP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血清VIP、NOS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芪黄煎剂可明显加快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其机制与调节胃肠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寒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Smad(BMP/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充分混合乳化制成CⅡ乳剂,进行皮下注射成功造模CIA大鼠模型,予灌服甲氨蝶呤作为对照,观察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提取物对CIA大鼠关节肿胀指数,以及Wnt/β-catenin和BMP/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各治疗组大鼠关节肿胀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痹康汤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痹康汤中、低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Wnt5α、Wnt7α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和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组Wnt5α、Wnt7α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痹康汤高、中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Wnt5α、Wnt7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β-catenin、BMP-2、BMP-4、BMP-5、Smad4、Smad5、Smad7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和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组上述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痹康汤高、中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上述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痹康汤可以通过调节Wnt/β-catenin和BMP/Smad信号通路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抗骨侵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镇痛药的问世 ,牙科治疗中的疼痛问题有了新的解决办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观察了拔牙术前应用曲马多缓释片 (下称曲马多 )的镇痛效果 ,并对拔牙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作多元回归分析。对象与方法1.对象 :10 4例门诊需拔牙的患者 ,其中男性 46例、女性 5 8例 ;年龄 18~ 86岁。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曲马多组 42例、索米痛组 30例和安慰剂组32例 (用葡萄糖酸钙片 )。2 .方法 :由专门一位医生 (不知患者已用何种药物 )按常规方法拔牙 ,以减少技术上的差异 ,并告诉患者拔牙前使用了止痛药以避免干扰性心理因素的作用。各组在术…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为制订防范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抽样调查南京市 15 8名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填写自我健康评估表、心理创伤量表、精神健康量表、幸福度量表、生活照料情况表、无望量表、老年性痴呆筛查量表等。资料用EPI和SAS系统作一元与多元分析。结果 :一元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性别、职业、婚姻、教育、中风史6个因子与老年性痴呆发生率均有密切关系 ;多元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越高 ,老年性痴呆发生率越高 ,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体力劳动者发生率高于脑力劳动者。结论 :老年性痴呆与社会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5.
吴伟 《广西医学》2000,22(5):977-979
目的:减少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42例(42眼)青光眼施行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同期进行的常规小梁切除术76例对照。结果:经6~36月随访,眼压控制率达94.74%,对照组眼压控制率77.4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05,0.05〉P〉0.01)。结论: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36.
红花黄色素对血小板活化因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探讨中药红花中的红花黄色素 (SafflorYellow)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介导的人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细胞学的方法 ,在细胞松弛素B存在下 ,人的中性粒细胞 (PMN)悬液先与不同浓度的红花黄色素温育 ,然后以PAF刺激 ,以PMN悬液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 :红花黄色素对PAF介导的人中性粒细胞聚集、粘附及超氧化物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且在 2~ 2 0g L浓度范围内 ,其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推测红花黄色素对抗PAF的作用 ,可能是其活血化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梗阻是上腹部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病理分型,但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发生诸如肠瘘、重症感染及水电解质失衡等严重并发症,故一直为广大外科医生所重视。以下是作者自1996年以来治疗的早期炎性肠梗阻5例,报告如下:1 典型病例例1.患者女性,72岁。因胆石症急性发作,伴有黄疸,行急性胆囊切除,胆总管探察。术中诊断: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伴有化脓性炎症。术后第6天出现腹痛,并进行性加重,腹胀明显,无排气,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腹部可见肠型,脐周压痛明显。腹部听诊可闻及气过水声,腹平片显示:肠腔扩…  相似文献   
38.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发现骶尾部包块17年于1997年5月入院。骶尾部包块自出生时即有4cm×3cm×2cm大小,并随年龄增长而长大。整个病程中无双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失禁表现。本次人院MRI检查:骶尾部皮下有一扁圆形囊性(脑脊液样)肿块影,13cmXllcm×3.7cm大小,边缘光...  相似文献   
39.
40.
用BMI和WHR指标分析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体重指数(BMI)和腰/臀围比值(WHR)分析肥胖与糖尿病(DM)关系。方法 分析甘肃省3700人糖尿病流行病学词查资料。结果 肥胖中DM发病率7.19%;DM、糖耐量减低(IGT)组的BMI、WHR均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DM组的WHR显高于IGT组(P<0.05)。结论 肥胖是DM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腹型肥胖更易患D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