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针对2011年北京市药品注册形势的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北京市2011年药品注册基本情况及实施以来药品注册变化的基本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8号)(简称2007版“办法”)颁布的第5年,随着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趋于完善,药品注册工作逐步得到规范并趋于平稳,药品再注册也基本步入常态.结论 随着药品注册法规体系与技术评价体系不断的完善,药品注册申报更加理性,更加符合人民不断增长的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无功能行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增强剂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75mL,注射流率3.5mL/s,门静脉期延迟70s。结果:9例肿瘤中位于胰头4例、胰体5例,直径约2.4~10cm,平均为5.2cm,3例肿瘤为实体性,位于胰腺轮廓内,平扫呈稍低密度,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中度强化;6例为囊性病灶,囊壁和囊壁结节呈等或稍低密度,有囊壁钙化者3例,动脉期囊壁及囊壁结节呈中度~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度~中度强化。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平扫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瘤,增强扫描肿瘤均有程度不同的强化,从动脉期到门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是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批量飞行人员年度大体检护理特点的分析及工作经验体会,逐渐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此项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单,使体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确保科学有效进行,保证飞行安全,提高航空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4.
目的:检测比格犬静脉血制取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对自体牙髓细胞(canine dental pulp cells,cDPCs)增殖和趋化的作用,探讨PRF作为自体来源生物材料在临床活髓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cDPCs;用Choukroun一步离心法制取PRF,将其浸泡于纯净的最小必需培养基α(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alpha medium,α-MEM)中,于第7天取浸出液,即为PRF浸出液。细胞增殖作用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对照组为含2%(体积分数)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α-MEM培养基,实验组为含2% FBS的PRF浸出液,并按PRF浸出液浓度(体积分数)分为20%、40%、60%、80%、100%共5组,分别记为PRF1、PRF2、PRF3、PRF4、PRF5。趋化实验采用 Transwell模型,实验组PRF浸出液浓度选择对增殖促进作用最显著的浓度,阴性对照组为不含FBS的α-MEM培养基,阳性对照组为含30%(体积分数)FBS的α-MEM培养基,各组上室均接种1×105个细胞。结果:PRF2组的光密度值(1.45±0.06)显著高于对照组(1.21±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F1组、PRF3组、PRF4组、PRF5组光密度值分别为1.20±0.02、1.28±0.04、1.19±0.02、1.22±0.02,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02、0.084、0.726、0.779),即40%浓度的PRF浸出液对自体cDPCs的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该浓度下,PRF组细胞迁移数目为55.89±18.42,与阴性对照组(6.52±1.9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与阳性对照组(59.25±2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0)。结论: PRF与cDPCs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40%浓度的PRF浸出液可促进cDPCs的增殖、趋化作用,提示PRF可作为活髓治疗中牙髓修复的盖髓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85.
蒋维  刘鹤  杨丹丹 《现代保健》2010,(34):188-189
目的探讨治疗经皮肾镜碎石并发肾出血的最适当方法。方法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方法治疗经皮肾镜手术中的严重出血。结果全部治愈出院,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是首选方法,也安全有效,可最大程度保护肾组织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野菊花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胰酶样蛋白酶(TLP)活性的影响,为野菊花治疗牙周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制牛心脑浸液培养基(BHI),低、中、高浓度对倍稀释的野菊花提取物(0.1563、0.3125和0.6250 g·L-1)和一定浊度的P.g菌悬液,实验分为低、中、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阳性对照组(不加野菊花提取物)和阴性对照组(加入低浓度野菊花提取物,不加P.g)。各组含溶液的EP管在37℃恒温条件下厌氧培养48 h,测定培养物上清液和菌细胞破碎后上清液中TLP活性和蛋白水平,计算TLP比活。结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上清液中TLP活性(游离态和结合态)均降低(P<0.05);与低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比较,中、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上清液中TLP活性(游离态和结合态)均降低(P<0.05);与中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比较,高浓度野菊花提取物组上清液中TLP活性(游离态和结合态)降低(P<0.05),各组上清液中蛋白水平和TLP比活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野菊花提取物对TLP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牙髓血运重建术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对患儿年轻恒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例患儿的18颗牙髓坏死伴或不伴根尖病变的年轻恒牙,行PRF牙髓血运重建术,选择同期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的20例患儿的22颗患牙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患儿/患牙均符合纳入标准,术后定期复查,对其临床表现及X线片进行评估及测量。通过治疗前后的临床记录及影像学资料评价治疗的成功率,并测量和比较治疗前后X线片上患牙的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及根尖孔大小的变化。结果:复查时间6~16个月,两组患儿的大部分患牙症状消失,根尖周病变得到控制或愈合(研究组17/18,对照组21/22),研究组患牙治愈率(83.3%)和对照组患牙治愈率(68.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6)。影像学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年轻恒牙牙根均有一定程度发育,表现为牙根继续增长,根管壁增厚,根尖孔缩小(研究组15/18,对照组15/22)。研究组患牙根管壁增厚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39), 两组的牙根长度增加(P=0.411)及根尖孔大小缩小(P=0.73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牙髓活力恢复(P=0.517)、根管内钙化(P=0.324)及牙冠变色(P=0.386)方面,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F牙髓血运重建术和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对患儿年轻恒牙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PRF牙髓血运重建术促进患儿年轻恒牙根管壁增厚的效果优于经典牙髓血运重建术。  相似文献   
88.
先天缺牙是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的牙,是发生在牙胚发育的早期及牙蕾形成期的异常.临床上表现为牙未萌出至口腔,而且X线片上领骨内无相应牙或牙胚.先天缺牙可伴有其他牙齿畸形、异位、萌出迟缓、拥挤等.早在1961年,Gam等学者提出先天缺牙患儿的存留牙齿发育会比正常儿童迟缓,但没有做出详细的阐述.本实验利用临床上常用的曲面断层片,旨在研究先天缺牙和存留牙齿发育速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缺牙程度和发育延缓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应用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1日~2017年5月19日我院7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CT检查,观察组予以核磁共振成像。观察诊断准确性及诊断特征。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概率(94.29%)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在图像表现方面,可见斑片状或者大片状信号(长T1长T2),T1WI序列斑点状、类圆形等低信号区,高信号区表云雾状,边界清晰;T2WI序列可见内信号不均匀(大片状高信号区);增强扫描表现为地图样、花边状强化(11.43%),脑回样强化(2.86%);出血信号以低信号或等信号为主;额叶、颞叶、顶叶、颞及顶叶、小脑半球和颞、枕及顶叶概率分别为28.57%、14.29%、20.00%、11.43%、8.57%、17.14%;在梗死类型方面,脑深部血肿)、不规则出血、梗死区外周出血、混合型分别为11.43%、57.14%、20.00%、11.43%。结论针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8月病理确诊为真菌性鼻窦炎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53.9±5.4)岁。所有患者均完成CT与MRI扫描,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CT见受累鼻窦黏膜增厚,病变窦腔密度不均,软组织密度影填满窦腔,病灶内可见小气泡影残留,伴钙化,部分伴上颌窦内壁骨质呼吸破坏,骨壁增生硬化;病变窦腔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或混合不均匀信号,周围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影充满窦腔,增强可见鼻窦黏膜增厚,病变中央无强化。结论 CT对真菌性鼻炎病变内钙化显示好,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MRI则可显示病灶侵犯特点及附近组织结构,对CT不能确诊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可配合MRI筛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