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前已用DEXA直接测量小实验动物的骨密度、体重和体成分 ,其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高〔1,2〕。本研究旨在了解大鼠骨密度、体成分与月龄的关系 ,并探讨 6月龄和 10月龄大鼠骨密度、体重、体成分等的差异。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不同体重 (313.7± 36 .0 ) g的 6月龄和 10月龄雌性SD大鼠各 117只 ,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和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动物室 ,饲予正常饲料 ,自由饮水和处 12小时照明循环 ,适应两周后进行实验 ;骨密度 (BMD)和体成分用HologicDQR 45 0 0A型扇形束DEXA仪 (美国 )及所附小…  相似文献   
42.
在许多炎症情况下C-反应蛋白(CRP)是一个敏感的急性期反应物,血清中的浓度非特异性增加。这种应答显然是由单核细胞产生了白细胞介素-1的结果,因此CRP是这种免疫应答的一个间接指标。在移植排斥发炎中这种应答的增加程度是有意义的,因为这种物质的测定对排斥发作的检测和监控可能是有益的。作者报告了免疫抑制对血清CRP浓度的影响,并评价了两种不同的同种器官移植后连续测定CRP对判断排异反应发生的作用。研究的44例病人(男28,女16,平均年龄33.6岁)中,其中肾移植26例,供肾者为健在的亲属,用一个至全部单倍型  相似文献   
43.
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株和正常成人成骨细胞MMP及TIMP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重建 (boneremodeling)由按一定时序交替进行的骨吸收和骨形成组成 ,是骨吸收与骨形成不断交替进行的过程。骨吸收包括骨基质的降解 ,其中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产生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MMP)起着重要的作用[1]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tissueinhibitorofmatrixmetalloproteinase,TIMP)能够特异性地抑制MMP的功能 ,MMP和TIMP之间的平衡状况调控着骨基质降解的速度和数量[1] 。骨组织表面覆盖一层由成骨细胞和未矿化的I型胶原等骨基质构成的屏障 ,阻止破骨细胞活化和与矿化骨基质接触 ,  相似文献   
44.
女性不同绝经年龄骨密度和骨强度2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绝经年龄对女性骨密度和骨强度的影响 ,为骨质疏松症 (OP)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和骨超声仪 ,测量 2 5 6例绝经年限 10~ 2 5年的健康女性志愿者骨密度 (BMD)和胫骨超声传导速度 (SOS) ,按绝经年龄不同分为Ⅰ组 (绝经年龄 <4 5岁 )、Ⅱ组 (绝经年龄 4 5~ 5 1岁 )、Ⅲ组 (绝经年龄>5 1岁 )进行分析。结果 三组除腰椎正、侧位 ,髋部wards区 ,尺骨和桡骨超远端外 ,其他部位BMD均与绝经年龄呈正相关 (r =0 10 7~ 0 2 11,P <0 0 5或P <0 0 1) ;Ⅱ、Ⅲ组髋部股骨颈、髋部总体、尺骨和桡骨远端 1/ 3段、尺骨和桡骨总体BMD均高于Ⅰ组对应部位 (P <0 0 5或P <0 0 1) ,且OP的患病率均低于Ⅰ组 (P <0 0 5或P <0 0 1) ;Ⅱ、Ⅲ组之间各部位BMD以及OP的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胫骨SOS值与绝经年龄无相关性 ,且Ⅰ、Ⅱ、Ⅲ组之间胫骨SOS值以及OP的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绝经年龄早 (<4 5岁 )主要引起皮质骨BMD降低 (腰椎正位除外 ) ,对松质骨BMD影响小 ;正常和晚绝经年龄对BMD影响小 ;绝经年龄对骨强度影响小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应用和比较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XA)与显微CT(μCT)观察不同时期去卵巢(OVX)大鼠胫骨骨量及骨微结构的改变特点.方法 40只7个月龄SD大鼠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每组20只,于手术后3周及15周分别处死10只.处死后剥离左侧胫骨行DXA扫描,从胫骨近端开始将胫骨按其长度等分为7个感兴趣区(ROI1~7),计算获得各区域及总体骨密度值.然后将胫骨以4%多聚甲醛固定24 h,10%蔗糖溶液洗涤后行μCT扫描,选取距生长板远端2.5 mm、层厚0.4 mm骨组织为皮质骨感兴趣区域,选取距生长板远端0.7 mm、层厚1.2 mm骨组织为松质骨感兴趣区域行三维重组.获取二维最大密度投射图像及三维结构图像,并对感兴趣区的皮质骨和松质骨进行定量分析.所得结果以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3周时,OVX组大鼠胫骨ROI1区骨密度为(0.2346±0.0280)g/cm2,显著低于SHAM组(0.2660±0.0199)g/cm2,(P<0.05);15周时,OVX组大鼠胫骨ROI1区及ROI2区骨密度分别为(0.2527±0.0161)及(0.1862±0.0052)g/cm2,较SHAM组(0.2793±0.0229)及(0.1986±0.0102)g/cm2有明显下降(P值均<0.01).3周时,OVX组大鼠骨皮质骨面积、骨髓腔面积、截面总面积、截面惯性矩分别为(0.4306±0.1308)、(10.31±1.98)、(10.74±2.05)mm2和(4.101±0.726)mm4,均明显高于SHAM组(0.3138±0.0621)、(8.44±1.25)、(8.75±1.26)mm2和(3.485±0.373)mm4(P值均<0.05).至15周时,除皮质骨平均厚度OVX组大鼠为(0.0235±0.0024)mm,低于SHAM组(0.0285±0.0052)mm外(P<0.05),其余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周OVX组大鼠左侧胫骨骨丢失敏感区域内皮质骨平均厚度和皮质骨面积为(0.0235±0.0024)mm及(0.2528±0.0367)mm2,较3周OVX组大鼠(0.0377±0.0098)mm及(0.4306±0.1308)mm2有明显下降(P值均<0.05).SHAM组,15周大鼠骨内径周长、骨外径周长和截面惯性矩分别为(13.38±0.54)、(13.59±0.56)mm和(4.096±0.364)mm4,与3周大鼠(12.41±0.74)、(12.63±0.75)mm和(3.485±0.373)mm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周时,OVX组大鼠体积骨密度、组织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数量分别为(288.2±48.2)、(604.5±45.3)mg/mm3和(25.1±5.1)%、(6.04±2.94)mm-1,显著低于SHAM组(408.4±51.6)、(686.7±40.0)mg/mm3和(33.6±4.1)%、(9.85±2.83)mm-1(P值均<0.05),结构模型指数、骨小梁间隔则分别为3.09±0.27及(0.186±0.129)mm,明显高于SHAM组2.63±0.21及(0.078±0.038)mm(P值分别<0.01和<0.05).至15周时,OVX组体积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结构模型指数和骨小梁间隔分别为(271.2±50.9)mg/mm3、(21.6±5.2)%、(3.21±1.92)mm-1、3.11±0.36、(0.370±0.215)mm与SHAM组(389.8±77.0)mg/mm3、(30.9±6.0)%、(7.44±3.53)mm-1、2.58±0.36、(0.141±0.104)m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组织骨密度差别消失.15周OVX组大鼠组织骨密度、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间隔分别为(691.0±36.7)mg/mm3、(0.040±0.009)mm、(3.21±1.92)mm-1、(0.370±0.215)mm较3周OVX大鼠(604.5±45.3)mg/mm3、(0.030±0.002)mm、(6.04±2.94)mm-1、(0.186±0.1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DXA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骨密度测量方法,但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大鼠去卵巢后骨量的变化.μCT是研究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细微改变的较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sOC)和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与BMD的相互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09名20~80岁男性志愿者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血清骨钙素(sOC)和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用DEXA(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正位(AP)L1-L4总体、腰椎侧位、股骨颈、Wards区(华氏区)及髋部总体的面积BMD。结果(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sOC、sNTX与腰椎正位总体BMD呈负相关,r分别为-0.007,-0.100。BAP与腰椎正位总体、腰椎侧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负相关,r分别为-0.190、-0.087、-0.175、-0.128、-0.128(P<0.05)。(2)校正年龄、体重指数和吸烟的影响后,sOC和各部位BMD相关性消失;sNTX与腰椎正位总体BMD;BAP与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相关性仍存在,r分别为-0.164、-0.171、-0.148、-0.191、-0.105(P<0.05)。(3)以50岁为切点,将所有样本按年龄分两段,偏相关分析显示50岁以前sOC、sNTX和BAP与各部位BMD无显著相关;50岁以后除腰椎侧位外,BAP与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06、-0.256、-0.183、-0.126(P<0.05)。sOC与各部位BMD无显著相关,sNTX与腰椎正位总体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202(P<0.05)。(4)按BMD分组,方差分析显示50岁以上年龄匹配男性骨质疏松组BAP高于正常对照组与低骨量组,NTX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5)分别以各部位BMD为应变量,年龄、BMI、吸烟(每日吸烟数量×烟龄)、BAP、sOC和sNTX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年龄、体重指数为各部位BMD的独立决定因子;吸烟为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及Wards区BMD的独立决定因子。BAP为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的独立决定因子,解释其BMD变化的百分数分别为16.5%、18.0%、13.4%、10.8%。(P均<0.05);sNTX为腰椎正位总体BMD的独立决定因子,解释腰椎正位总体BMD变化的15.7%。结论(1)校正年龄、体重指数和吸烟后,50岁以上男性BAP与腰椎正位总体、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sNTX与腰椎正位总体BMD均呈负相关,BAP与sNTX均为50岁以上男性BMD的独立决定因子。(2)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组BA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低骨量组,NTX高于正常对照组,较高的骨代谢转换水平与较低的BMD相关联。(3)年龄、体重指数与吸烟均为各部位BMD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7.
女性腰椎峰值骨量与骨骼大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了解女性腰椎骨骼大小对峰值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 采用QDR 450 0A型扇形束DXA骨密度仪 ,测量 52 7例年龄 2 5~ 3 9岁健康女性前后位 (正位AP)腰椎 1~ 4椎体和侧位 (Lat)腰椎 2~ 4椎体的投射骨面积 (BA)、骨矿含量 (BMC)和面积BMD(aBMD)及AP/Lat相伴扫描测量腰椎的体积BMD(vBMD)。用直线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骨量与BA、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按不同BA分组 ,了解各组之间骨量的差异。结果 BA与BMC(r =0 .79和 0 .78,均P <0 .0 1)和aBMD(r =0 .40和 0 .3 8,均P<0 .0 0 1)呈正相关 ,Lat BA与vBMD相关有显著意义 (r =0 .14 ,P <0 .0 1)。AP BA每变化 1个标准差 ,AP BMC和AP aBMD在平均值的基础上分别相应变化 13 .1%和 4.47% ;Lat BA每变化 1个标准差 ,Lat BMC、Lat aBMD和vBMD在平均值的基础上分别相应变化 13 .3 %、4.4%和 1.5% ;AP BA的全距变化所致AP BMC和AP aBMD的变化分别约为 78.6%和 2 6.8% ,Lat BA的全距变化所致Lat BMC、Lat aBMD和vBMD的变化分别约为 79.8%、2 6.3 %和 8.94%。不同BA组之间的身高、体重、BMC和aBMD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0 1)。影响BA、BMC和Lat aBMD的主要因素为身高 ,影响AP aBMD的主要因素为体重。结论 BMC除以BA不能完全消除骨骼大小对aBMD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动脉钙化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脂联素基因敲除(Adiponectin-/-)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s),加脂联素干预,采用α-磷酸奈酚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含量,Western blot检测Runx2表达变化,1%茜素红进行钙化结节染色.结果 脂联素通过抑制ALP活性、骨钙素分泌、下调Runx2表达,从而抑制细胞钙化结节形成.结论 脂联素抑制ASMCs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保护动脉钙化.  相似文献   
49.
目的:调查中国长沙地区成年女性血清瘦素(leptin)浓度与年龄的关系,建立女性瘦素参考值,并分析其与其他种族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测定690例成年健康女性(年龄20~81岁)的血清瘦素浓度。美国非西班牙白人、非西班牙黑人和美国墨西哥女性的血清瘦素水平从文献获得。结果:血清瘦素水平随年龄而增加(r=0.224, P<0.01),采用3次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最佳。瘦素浓度与体质量(r=0.574)和体质量指数(r=0.618)呈显著正相关。体质量正常组、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瘦素浓度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8.94±1.82),(17.6±1.89)和(34.7±1.69) μg/L,3组之间呈明显梯度差异( P<0.01)。绝经前组、围绝经组和绝经后组瘦素浓度分别为(9.68±1.81),(11.7±1.89)和(11.4±2.21) μg/L,绝经前组显著低于围绝经组和绝经后组( P<0.05)。体质量正常组(n=539)血清瘦素浓度的参考值为5.30~12.6 μg/L,本组女性瘦素浓度与年龄的拟合曲线显著低于美国非西班牙白人、非西班牙黑人和美国墨西哥女性。 结论:该研究证实,中国成年女性血清瘦素浓度增高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中国成年女性血清瘦素浓度参考值5.30~12.6 μg/L,中国成年女性血清瘦素浓度与美国非西班牙白人、非西班牙黑人和美国墨西哥女性存在显著的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GC)性骨质疏松症(GIOP)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32只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基线组(10只)、GC治疗组(11只)和对照组(11只).干预9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骨密度(BMD);显微CT定量分析右侧胫骨的松质骨BMD和结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左侧胫骨近端干骺端大麻素受体1(CB1R)的表达.结果 实验结束时,对照组活体全身BMD[(0.156±0.008)g/cm2]较基线组[(0.147±0.006)g/cm2]显著升高,GC治疗组活体全身BMD[(0.147±0.006)g/cm2]和离体股骨整体BMD[(0.220±0.011)g/cm2]较对照组[(0.156±0.008)g/cm2和(0.240±0.024)g/cm2]明显降低.与基线组和对照组比较,GC治疗组骨小梁体积BMD和组织BMD以及骨小梁的数目和连接度明显下降(P<0.05),而骨小梁的分离度显著增大(P<0.05),骨小梁厚度也增加;GC治疗组破骨细胞中CB1R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且与部分微结构参数密切相关(P<0.05).结论 GC可使大鼠BMD降低,骨微结构衰败.GC上调破骨细胞中CB1R的表达水平,可能是GIOP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