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我们从 1 978年 3月~ 1 994年 5月采用胶皮兜固定自动复位 [1]和蛙式铝板支架固定 [2 ]及七种不同手术[3 ] 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2 857例 ,共计 3491个髋 ,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仍有一部分患儿遗留下不同程度的病残。于是 ,在总结分析了每种治疗方法成败原因的基础上 ,根据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理变化 ,对失去闭合复位时机的患儿设计了一种三联术 ,即切开复位、股骨短缩旋转截骨及髋臼成形术 ,共治疗 385例 ,计 468个髋 ,无一例死亡、感染或股骨头坏死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自 1 994年 6月至 1 999年 6月 ,我们采用三联术治疗先天…  相似文献   
52.
患者 ,女 ,34岁。因右下肢疼痛 8个月伴腰痛加重 2月余收住入院。腰痛 ,腰功能活动受限 ,  右下肢疼痛、麻木 ,功能活动正常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阴性 ,“4”字试验阳性 ,L4~ 5 右侧椎旁压痛明显 ,并向右大腿放射 ,右膝、跟腱反射消失 ,右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 ,右足拇趾背伸肌力较左侧减弱 ,鞍区麻木 ,大小便正常。入院后查 CT示 (图1) ,L4~ 5 椎间盘后突 4mm,椎管矢状径10 m m。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于 1997年 6月 3日行 L4~ 5 髓核摘除术。术中见髓核轻度突出 ,神经根轻度粘连 ,予以松解。术后患者症状虽较前减轻 ,但…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经体外光化学法(PUVA)处理的供者脾淋巴细胞与受者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对移植受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DA大鼠为供者,LEW大鼠为受者,建立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离供者脾淋巴细胞(SP),制备经PUVA处理的供者脾淋巴细胞(PUVA-SP).在体外分别将供者PUVA-SP和SP与受者骨髓来源的未成熟DC共培养,得到PUVA-SP-DC及SP-DC,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DC表型.根据受者心脏移植术前1周静脉输注成分的不同,将受者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n=7):单纯输注磷酸盐缓冲液(PBS);(2)SP-DC组(n=8):输注Sp-DC 5×106个;(3)PUVA-SP-DC组(n=8):输注PUVA-SP-DC 5×106个.每日观察各组移植心的存活状况.移植后第6天,检测受者血清中抗供者特异性IgG水平;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受者脾脏T淋巴细胞对供者抗原刺激的增殖反应;比较各组受者脾脏体积的大小.结果 供者脾淋巴细胞经PUVA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为81.93%.正常LEW大鼠DC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阳性率分别为(3.5±0.27)%和(13.0±0.58)%,受者DC与供者SP混合培养后,其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为(16.6±0.72)%和(36.5±0.87)%,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1);受者DC与供者PUVA-SP混合培养后,其CD86和CD80的表达率分别为(3.9±0.12)%和(13.4±0.59)%,与正常LEW大鼠DC相当(P>0.05).PUVA-SP-DC组的受者抗供者特异性IgG水平明显低于SP-DC组及对照组(P<0.01).PUVA-SP-DC组受者T淋巴细胞对供者抗原的刺激反应指数为1.66±0.29,明显低于SP-DC及对照组(7.28±0.38、4.19±0.16,P<0.01);而其对无关供者抗原的刺激反应指数为4.37±0.11,与SP-DC及对照组相当(4.51±0.40、4.36±0.14,P>0.05).PUVA-SP-DC组的移植心存活时间比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1),而且其脾脏体积最小.结论 PUVA-SP-DC能够特异性的下调移植受者对供者抗原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从而明显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建立椎间盘内破裂的动物模型,观察其病理学及行为学表现.方法 实验用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只.假手术组(对照组),全麻后取仰卧位,经腹腔正中入路,钝性撕开后腹膜,暴露L6~7椎间盘,逐层缝合.椎间盘轻度破坏组(手术1组),全麻后取仰卧位,经腹腔正中入路,暴露L6~7椎间盘.于椎间盘前正中点以直径0.2mm的特制针头刺入L6~7椎间盘至后侧纤维环下,深度控制为3mm.少许明胶海绵堵塞针口,逐层缝合.关腹前滴入约1ml左右生理盐水.椎间盘重度破坏组(手术2组),全麻后取仰卧位,经腹腔正中入路,暴露L6~7椎间盘.于椎间盘前正中点以直径0.2mm的特制针头刺入L6~7椎间盘至后侧纤维环下,深度控制为3mm.仍以前正中针口为刺入点,与第一针道各成30°角向左右分别穿刺至后外侧纤维环下.结果 手术椎间盘内可见由前方至后方的裂隙,后侧的外层纤维环未破裂.术后髓核内纤维组织样细胞透明样变性,与胶冻状物交织在一起,内层纤维软骨细胞变性.椎间盘内破裂模型手术2组的大鼠术后静止不动时间延长、运动时间减少,同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立了一种椎间盘内破裂的动物模型,并观察了手术间盘的病理及行为学改变过程,该模型可模拟临床上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相似文献   
55.
动脉与指腹静脉吻合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指末节离断是指拇指近节指骨或其他手指在中节指骨远端以远的部位离断[1]。由于末节断指的血管较细小,吻合困难,需精细的吻合技术,其静脉不易吻合成功。2003年5月~2006年1月,我们对末节断指吻合一侧指动脉并另一侧动脉静脉化治疗断指再植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  相似文献   
56.
成人注射性臀肌挛缩1例报道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黎立谢进王明喜患者,男,42岁。因双髋疼痛、弹响伴双下肢跛行1年余,于1996年1月5日来我院就诊。追问病史,因患胆道蛔虫病、胆囊炎反复肌注青霉素、链霉素达20年,为止痛肌注度冷丁达...  相似文献   
57.
黎立  周计春 《光明中医》2009,24(7):1363-1364
启膈散一方,出自清代医家程钟龄(国彭)所著的<医学心悟>一书,原方是为治疗"噎膈"所设.噎,指噎塞、哽噎,食物下咽困难;膈是格拒,指饮食不下,或下咽后又吐出.噎有时可单独出现,常常是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往往噎膈并称.在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噎膈>篇中收入本方,近年对此方研究较多.  相似文献   
58.
黎立  李杰  李明  孙德立 《山东医药》2010,50(22):67-68
目的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68例2-16岁的DDH患者,共128髋,均行患侧髋关节切开复位、粗隆下旋转短缩截骨、髋臼成形术治疗,术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年龄以及术后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包括进行患肢的主动活动、牵引下的授动活动和持续被动功能锻炼等。结果随访1.5-3.5 a,优良率为92.2%。结论 DDH术后早期、系统、恰当的的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9.
目的为解决抗结核治疗的药物依从性低的问题,研制具有缓释效果的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比较研究大鼠口服后的体内药动学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将利福平粉剂和利福平微球分别喂服两组大鼠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以3p87处理全血药物浓度数据,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参数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测定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RSD均〈7%,能满足测定要求。口服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和普通利福平药粉比较,Cmax较小(P〈0.05),Tmax较大(P〈0.01),AUC较大(P〈0.01),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消除慢,并能保持约36h的有效杀菌浓度。结论测定方法准确、精密度高,是一可靠的测定血清利福平浓度的方法;口服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与麻醉剂速眠新配伍的应用效果。方法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A组和B组分别肌肉注射地塞米松0.1 mL/kg和1.0 mL/kg之后30 min,,对照组仅肌肉注射速眠新0.20 mL/kg。结果3组大鼠麻醉诱导时间相同,均不超过3 min;B组麻醉维持时间最长、苏醒时间最短;A组次之。A组和B组麻醉期心率和动脉平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监测显示,麻醉后A组和B组的大鼠呼吸数显著高于A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