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通过对100例健康人的200只眼和207例白内障患者的343只眼进行B超观察,探讨其B超诊断意义和预防措施。一、方法1.检测对象:健康人100例,男sl例,女19例,年龄20~41岁,平均29岁。白内障患者207例343只眼,其中179例来自农村室外工作者,29例为武汉市室内工作者,年龄对~86岁,平均59岁。2.检测方法:使用美国RT一2800超声诊断仪,7.SMHZ探头,受检者仰卧,闭睑,涂耦合剂,探头直接轻触眼险,多切面探查双眼,观察晶体前缘、后缘及内部回声,测量晶体后缘长度、厚度、完整梭形晶体的大小及内部回声,后囊膜有否破裂以及眼内合并…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常青胶囊体外抗弓形虫速殖子的效果。方法 常青胶囊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用生理盐水浸泡不同剂量的常青胶囊,各取上清液1.5 ml,加入2.5×104弓形虫速殖子,作用8h后,将速殖子腹腔接种及灌胃接种正常小鼠,观察发病情况。如不发病,同法接种传代观察发病情况,至第3代。抗弓形虫药物螺旋霉素、乙胺嘧啶及阿奇霉素3药同样各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接种各药物作用的速殖子后观察小鼠发病情况。结果 常青胶囊腹腔接种组发病数(60只小鼠中2只发病),显著低于上述3药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60只小鼠发病数依次为16、10、10及60只)(P值均<0.05)。常青胶囊高、中剂量组(每组20只小鼠,发病数均为0)与低剂量组(20只小鼠,发病2只)之间差异显著(P<0.05)。传代观察,常青胶囊低剂量组腹腔及灌胃接种传第1代,20只小鼠分别有2只及1只发病。螺旋霉素低剂量组传第2代,20只小鼠中2只发病,乙胺嘧啶低剂量组传第3代,20只小鼠有1只发病。结论 常青胶囊体外抗弓形虫作用优于传统临床抗弓形虫药物,杀虫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4.
阶段变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提高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中期效果.方法将58例液体摄入不依从的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束随访3个月,评价干预第6个月HD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值、液体摄入量及不依从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依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行为所处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实施有关HD患者液体摄入控制的教育,可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建立合理的液体控制行为,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类型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355个结节的术前超声图像。观察内容主要包括钙化的有无、大小及分布等。结果良性结节钙化发生率30.3%(89/294),恶性结节发生率73.7%(45/61),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P〈0.01)。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微小钙化发生率分别为3.1%(9/294)和47.5%(29/61),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P〈0.01);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粗大钙化发生率分别为27.2%(80/294)和26.2%(16/61),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伴微小钙化是诊断甲状腺癌的一个特异性的指标,结节中的每一种钙化都有恶性的风险,不仅微小钙化,包括实性结节内部分布不规则的粗大钙化,恶性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波紫外线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中miRNA-26a的表达情况,以及上调或下调miR-26a表达对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靶基因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2(EZH2)及细胞老化的影响。方法 以10 J/cm2 UVA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在第0、3、7天提取RNA,实时定量反转录PCR(RT-PCR)检测miR-26a的表达;通过转染miR-26a模拟物(mimic)和miR-26a抑制物(inhibitor)上调或下调miR-26a的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实时定量PCR 检测miR-26a表达量,并评估转染效率。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UVA组(UVA照射)、miR-26a-mimic组(转染miR-26a -mimic)、UVA + miR-26a-mimic组(转染miR-26a-mimic后UVA照射)、miR-26a-inhibitor组(转染miR-26a -inhibitor)、UVA + miR-26a-inhibitor组(转染miR-26a-inhibitor后UVA照射)。第7天完成UVA照射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DNA甲基化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RT-PCR检测EZH2、DNA甲基转移酶1(DNMT1)mRNA以及miR-26a的表达,Western 印迹检测EZH2以及DNMT1蛋白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对比空白对照组,UVA照射组中miR-26a表达量逐渐增高,在UVA照射第7天后,两组间miR-26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95,P < 0.05)。miR-26a mimic/miR-26a inhibitor转染HSF后,细胞内均有较高的荧光表达,提示均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空白对照组、UVA组、miR-26a-mimic组、UVA + miR-26a-mimic组、miR-26a-inhibitor组、UVA+ miR-26a-inhibitor组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2.82% ± 2.56%、78.56% ± 4.34%、53.63% ± 3.13%、89.52% ± 4.17%、54.39% ± 3.86%、65.34% ± 4.78%,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6.728,P < 0.01),其中UVA组高于空白对照组(t = 8.848,P < 0.01),UVA + miR-26a-mimic高于miR-26a-mimic组(t = 11.922,P < 0.01)和UVA组(t = 3.154,P < 0.05),UVA +miR-26a-inhibitor组高于miR-26a-inhibitor组(t = 3.087,P < 0.05),但低于UVA组(t = 3.547,P < 0.05)。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检测显示,上述各组甲基化水平(A450值)分别为0.676 ± 0.024、0.323 ± 0.043、0.506 ± 0.035、0.169 ± 0.024、0.602 ± 0.036、0.422 ± 0.02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97.402,P < 0.01),其中UVA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 < 0.01),UVA + miR-26a-mimic低于miR-26a-mimic组(P < 0.01)和UVA组(P < 0.01),UVA + miR-26a-inhibitor组低于miR-26a-inhibitor组(P < 0.01),但高于UVA组(P < 0.05)。RT-PCR和Western 印迹显示,6组细胞间EZH2、DNM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其中UVA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 < 0.05),UVA + miR-26a mimic组均低于miR-26a mimic组(P < 0.05)和UVA 组(P < 0.05),而UVA + miR-26a inhibitor组均低于miR-26a inhibitor组(P < 0.05),但均高于UVA 组(P < 0.05)。结论 在UVA照射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中,miR-26a表达上调,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降低;上调miR-26a的表达,可下调其靶基因EZH2及甲基化相关基因DMNT1的表达,促进细胞光老化,反之,下调miR-26a的表达,可上调EZH2及DNMT1的表达,抑制细胞光老化。  相似文献   
47.
临床资料患儿,男,5个月。因反复皮疹2个月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股沟部红色丘疹,有少许渗出,易哭闹,继而颈部亦出现红色皮疹,初始无发热及咳嗽,无青紫、气急,无呕吐、腹泻,无血尿黑便,发病后曾至我科就诊,查血常规:WBC 7.9×109/L,L 63.0%,予"头孢克洛、呋滑粉"治疗,皮疹略有好转,但近1周来皮疹反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桑叶水提物、醇提物单独及联合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桑叶水提物(800 mg/kg)、桑叶醇提物(500 mg/kg)、桑叶水提物+醇提物(低剂量150 mg/kg、高剂量300 mg/kg)及阳性对照二甲双胍(227.5 mg/kg)分别灌胃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每天一次,4周后处死小鼠,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并观察肝脏、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桑叶提取物各组均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及血清胰岛素作用,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修复肝组织及胰岛细胞。桑叶水提物与醇提物以高剂量协同作用的效果最明显,该组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敏感指数分别是模型组的61.0%、64.1%、42.9%及1.18倍(P0.05),且与二甲双胍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该组抗氧化酶活性不仅高于模型组,而且高于二甲双胍对照组(P0.05)。结论桑叶水提物与醇提物可能通过提高糖尿病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修复胰岛与肝脏氧化损伤,改善胰岛素效应细胞的抵抗效应,达到协同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49.
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HD)患者液体摄入的依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和人体测量学指标对246例门诊H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HD患者液体摄入不依从率为54.5%。不同控制液体摄入的意向、HD年数、残余尿量、年龄、经济状况、尿毒症病程、抑郁水平、知识水平及有否服用泻药的HD患者,其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到6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以回归系数的大小依次为控制液体摄入的意向、HD年数、服用泻药、残余尿量、年龄和知识水平。结论提高HD患者液体摄入的依从性是临床护理干预的重点,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控制液体摄入行为的信念,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尿激酶动脉溶栓、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给予尿激酶动脉溶栓、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观察分析3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C组NIHSS评分下降程度及用药安全性均明显优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