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明,针刺效应与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和针刺手法有关,尤其与针刺手法的关系极为密切。曾有报道,补法、泻法或平补平泻法针刺,均对机体有一定的调整作用。特别对末梢血象的调整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2.
维医传导热效应沙疗仪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维医传导热效应沙疗仪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以减少西药用量。方法 12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维医沙疗组和电磁波(TDP)照射组,每组60例。维医沙疗组将含有维药沙袋的加热袋直接置于膝关节处通电治疗,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TDP照射组将治疗仪置于膝关节上方进行照射治疗,时间和疗程同维医沙疗组。2组均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 mg,每日1次。观察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定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维医沙疗组总有效率(86.7%)优于TDP照射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维医沙疗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TDP照射组(P<0.01);维医沙疗组治疗后在疼痛、行走能力、上下楼能力、肿胀和屈曲挛缩程度等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也高于TDP照射组治疗后(P<0.05)。结论维医传导热效应沙疗仪治疗KOA在改善疼痛、行走能力、上下楼能力、肿胀、屈曲角度及强直挛缩程度方面,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T-381C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138例,健康人(对照组)141例。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无差异。对两组进行血压测量,空腹采血检测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判断基因型。结果检测到TY、TC、CC 3种基因型。在高血压与对照组之间基因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组TC-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30.43%和17.75%)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9.86%和10.64%),P=0.042和0.016。TT基因型比TC-CC基因型的空腹血糖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利钠肽T-381C基因多态性可能对高血压有影响,TC-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64.
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中药芪红合剂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鉴定为EPCs.加入各实验血清组培养液培养EPCs,分别作用不同时间(24 h、48 h、72 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EPCs生长情况,噻唑蓝比色试验(MTT法)测定EPCs的吸光度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EPCs增殖明显(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在同一作用时间,低剂量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干预后EPCs 的增殖明显(P<0.05).在同一剂量组中,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干预后EPCs 的增殖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于72 h达到高峰(P<0.05).结论 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EPCs的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能是其防治血管内皮损伤及内皮功能障碍相关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5.
晏斌林  张玉兰  马华 《海南医学》2013,24(17):2629-2630
环丙沙星和地塞米松是临床常用药品,有关环丙沙星和地塞米松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但很少有发生严重的精神症状的报道,笔者在呼吸科发现一例环丙沙星和/或地塞米松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7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胸闷、气短5年,加重并伴下肢水肿10+d"于2012年12月25日入院。患者自述15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喘息,每逢冬季时加重,近5年开始胸闷、气短,先后多次在本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  相似文献   
66.
马华  张澜  呼和  刘国栋 《医学综述》2013,19(8):1389-1392
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要优于断端相对旋转的传统神经外膜缝合,用小间隙桥接的缝合方法给神经一个密闭的自我选择空间,以有利于神经在此间隙内形成有效再生。自体神经外膜袖套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小间隙修复周围神经中的一种方法,自体神经外膜作为桥接物有其特有的优越性,比其他的小间隙缝合方法更容易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CRKL高表达与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和在耐药中的作用,为临床观察和判定预后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和指标。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PgP、CRKL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利用MTT技术体外观察两种蛋白表达对柔红霉素的敏感性。结果根据CRKL、PeP的表达,有4种情况:(1)两者均表达即双阳性CRKL^+/PgP^+,共17例;(2)CRKL^+/PgP^-,共13例;(3)CRKL^-/PgP^+,共18例;(4)两者均不表达即双阴性CRKL^-/PgP^-,共11例。CRKL、PgP表达与DNR对细胞抑制率的关系结果表明CRKL^-/PgP^+组与CRKL^-/PgP^-组比较,P〈0.01;CRKL^-/PgP^-组与CRKL^-/PgP^-组比较,P〈0.01;CRKL^+/PgP^+组与CRKL^-/PgP^-组比较,P〉0.05,CRKL^-/PgP^-组与CRKL^-/PgP^+组比较,P〈0.01;CRKL^-/PgP^+与CRKL^+/PgP’组比较,P〈0.01。结论当两种蛋白表达均为阴性时,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柔红霉素)敏感性最高;而两者之一表达时肿瘤细胞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耐药;当两者同时阳性时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明显增强,说明当两者同时表达时肿瘤细胞可以出现耐药的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68.
谭海花  马华 《山东医药》2011,51(7):82-82
2008年2~10月,我们共收治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霉菌性肺炎患者6例,年龄42~56岁,平均47岁。原发病为急性白血病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患者均处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均〈1.0×109/L;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热、胸痛、咳嗽等症状,应用抗生素效果不明  相似文献   
69.
马华 《人民军医》2011,(4):311-312
目的:调查了解骨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骨关节炎(观察组)4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50例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观察组总分值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值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骨关节炎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健康志愿者,在治疗骨关节炎的同时,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5月,收集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RCT,共68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与SSRIs药物比较,在临床有效率[OR=1.78,95%CI(0.90,3.54),P=0.10]、HAMD-24项评分[MD=1.21,95%CI(-2.19,4.61),P=0.49]方面疗效相当;针刺联合SSRIs药物在改善HAMD评分方面优于单用SSRIs药物[MD=-2.62,95%CI(-3.84,-1.41),P0.000,1],但在有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联合中药在临床有效率、HAMD评分方面均优于单用中药。结论: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与SSRIs西药疗效相当,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建议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为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提供更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