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6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并发前列腺炎(prostate hyberplasia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BPH/CP)的病理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通过分析62例BPH/CP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了电切标本、经前列腺活检或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标本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治疗观察。结果 BPH/CP所有患者均行病理学检查。以腺上皮为主的BPH/CP加用5-α还原酶抑制剂,以平滑肌增生为主的BPH/CP加用α-受体阻滞剂,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BPH/CP需配合手术治疗,混合型(腺上皮、肌上皮、纤维组织)BPH/CP加用5-α还原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及手术等方法治疗。结论 BPH/CP需采用内治、外治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以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 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7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合并听力下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病原学特异性检查、脑脊液分析、耳部查体、纯音测听、影像学表现等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2~70岁,平均39.29岁。7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早期表现出布鲁氏菌病的典型症状: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头痛等。听力下降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出现在发病早期2例、治疗过程中3例、停药后2例。单侧发病者2例,双侧发病者5例。突发性聋者2例,渐进性听力下降5例。听力下降病程小于3个月者4例,听力改善者4例;长于3个月者3例,听力改善者0例。轻、中度患者5例,重度、极重度患者2例。腰椎穿刺检查提示入组患者颅内压轻度升高(平均为197 mmH2O),脑脊液中白细胞升高(平均为104个/μl),且以单核细胞为主(90.7%),脑脊液蛋白206.1 mg/dl,脑脊液糖1.95 mmol/L,脑脊液氯化物118.7 mmol/L。 结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合并听力损害并不少见,相较于其他典型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及漏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降低相关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恶性疟引起的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方法对本院2008至2014年13例恶性疟引起的溶血尿毒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入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例,年龄22~60岁,均符合恶性疟疾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的诊断。其中10例合并脑型疟,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2例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经抗疟原虫治疗、激素治疗、补液对症治疗以及呼吸机、血液透析滤过等,入组的13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1例治愈出院,其中5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肾功能恢复,随访11例治愈患者均未出现慢性肾功能损害,2例病例出现再燃。 结论疟疾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控制溶血及阻止脏器损害具有重要作用;大剂量长疗程使用蒿甲醚可增强抗疟原虫效果,早期应用激素可有效阻止溶血,减轻肾脏损害,对严重溶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应及时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4.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me,HFRS)是一种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 ,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 ,免疫转印技术、免疫电镜技术、流式细胞仪及单克隆抗体等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HFRS发病机理的研究取得很多进展。这些进展主要集中在病毒的直接致病作用以及发病过程中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的变化等方面 ,本文对此作如下概述。1 汉坦病毒直接致病作用的研究1 1 汉坦病毒的作用机理 近年来 ,关于汉坦病毒泛嗜性的研究很多。泛嗜性是指汉坦病毒除…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virus 71,EV71)与其他肠道病毒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收集3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原学筛查结果分为EV71感染组(28例)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9例),比较2组的发热情况、出疹情况、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组患儿均有发热,EV71感染组的热程较长,体温峰值较高(P〈0.05)。EV71感染组以手、足为首发出疹部位23例(82%)、以细小粟粒疹为主22例(79%),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则分别为3例(3/9)、3例(3/9);EV71感染组以手、足为首发出疹部位及以细小栗粒疹为主的患儿所占比例均比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组高(均为P〈0.05)。2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糖、CK—MB、乳酸脱氢酶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相当。结论:与其他肠道病毒所致的手足口病比较,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热程更长,体温峰值更高,多以手、足为首发出疹部位,且皮疹以细小粟粒疹为主,这些临床特点差异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手足口病流行期进行病原学鉴别。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峰期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中下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峰期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死亡率、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化验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17例血液透析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88.0%(103/117), 死亡率6.8%(7/10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和B型钠尿肽水平高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值分别为0.034和0.022。12.5%的呼吸道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呼吸道感染后1个月内, 70例(59.8%)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G阳性, 其中10例(14.3%)患者再经过1个月后IgG转为阴性。血液透析患者呼吸道感染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较前下降, 血清B型钠尿肽较前升高, P值均<0.001。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下降幅度与年龄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244和0.238, P值分别为0.017和0.019。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峰期死亡率高, 特异性抗体产生率低、抗体持续时间短。需重视...  相似文献   
107.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蜱媒传染病。自该病发现以来,我国已有数千人患病,病死率可高达30%,目前发病范围仍在持续扩大。为更深入地了解该病临床特征,本文就近年来SFTS死亡危险因素及预警模型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SFTS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多脏器损伤的特点及发生规律。方法收集68例SFTS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肝脏、心脏、血液系统、肾脏、脑等脏器损伤的症状和体征、生化指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肝损伤发生率为97.06%(66/68)。早期、极期和恢复期ALT四分位数分别为76.6(44.1,126.0)、131.1(73.0,219.5)、120.6(74.3,199.0)U/L,AST四分位数分别为164.6(92.3,283.6)、249.5(107.5,426.0)、101.3(49.0,188.0)U/L。心肌酶变化以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升高为主,早期、极期和恢复期LDH四分位数分别为677.5(389.0,1 412.5)、922.0(618.0,1 804.5)、470.0(306.0,733.0)U/L,α-HBDH四分位数分别为398.5(196.3,662.3)、584.0(372.5,895.0)、317.0(226.0,478.0)U/L,肌酸激酶同工酶基本正常。WBC降低、PLT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7.65%和100%。早期、极期和恢复期WBC四分位数分别为2.56(1.00,6.40)、3.14(1.93,7.16)、4.22(3.11,6.34)×10~9/L,PLT四分位数分别为40.7(23.3,53.3)、40.0(25.2,51.3)、123.0(58.0,218.8)×10~9/L。27例尿潜血阳性,45例尿蛋白阳性,但肾功能指标肌酐和尿素氮无明显异常。11例意识状态改变,5例病理反射阳性。4例(5.88%)死亡,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肝脏、心脏、肾脏、血液等器官系统损伤是SFTS的重要临床特征,在该病早期即出现损伤并持续加重,极期损伤最重,多数患者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联合不同检测技术,在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北京、河南、广州、广西地区共86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艾滋病肺部感染(排除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镜下表现、肺泡灌洗液病原体培养、肺泡灌洗液病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泡灌洗液涂片病理、肺组织活检病理。结果艾滋病肺部感染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表现多为气管、支气管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为27.9%;肺泡灌洗液的巨细胞病毒(CMV)、肺孢子菌(PCP)、结核分枝杆菌(TB)和嗜肺军团菌(LP)的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6.7%和54.9%、0和0。肺泡灌洗液涂片病理检查中,六胺银染色、抗酸染色、PCP和CMV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61.9%、0、38.9%、0。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病原体阳性率为87.5%。结论支气管镜在艾滋病肺部感染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联合使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的培养、涂片病理和PCR检测,并进行肺组织活检病理检测,可以提高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为提高疗效,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观察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164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纯西医治疗.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1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试行)》设计中医证候调查问卷.比较2组治疗方案对中医症状改善的作用.结果:2组病例治疗前基线资料经一致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8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愈显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4.55%,55.45%,对照组则分别为20.00%,80.00%,经卡方检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症候治愈率和显效率优于纯西医治疗组(P<0.05),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对不同访视点2组病例中医症状进行重复测量,结果显示对于但热不寒、头痛2种症状的治疗缓解率中西医结合组优于纯西医组(P=0.022).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尤其对于缓解发热(但热不寒)和头痛2个主要症状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