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放射性肝病影响因素及肝脏放射耐受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后放射性肝病(RILD)的影响因素,以指导PLC的3DCRT,避免和减少RILD的发生。方法采用8MVX线直线加速器对109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进行3DCRT。UICCAJCCT3期65例,T4期44例。B超或CT提示有门脉癌栓者28例。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93例,B级16例。肿瘤剂量54Gy(38~68Gy),每次分割剂量4.6Gy(4~6Gy),每周3次,隔日1次。肝脏耐受剂量应用Logistic模型和ROC曲线进行估计。结果所有患者3DCRT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52个月),RILD发生率为16%(17109)。T分期、GTV、门脉癌栓(PVT)、肝硬化分级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与RILD的发生有关(P=0.006、0.036、0.037、0.000和0.017),肝硬化分级是独立的影响因子(P=0.000)。16例肝硬化Child-PughB级患者中发生RILD9例,发生率916(56%),无法找出与RILD发生相关的剂量学因素。93例Child-PughA患者中,发生RILD的正常肝平均剂量(MDTNL)(24.9Gy±3.9Gy)和不发生RILD患者(19.9Gy±5.4Gy),有显著性差异(P=0.008)。经剂量学分析,23Gy可能是MDTNL的耐受剂量。V586%,V1068%,V1559%,V2049%,V2535%,V3028%,V3525%,和V4020%可能是DVH中的耐受剂量。结论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是影响RILD的主要因素,Child-PughA级患者比B级患者有更好的放射耐受性。MDTNL23Gy。对于肝硬化,上述3DCRT方法需改进,以减少RI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脑损伤的临床特点、CT及MRI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51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男性患者36例,女性15例,颞叶损伤的中位潜伏期为3年,脑干损伤为1年8个月。本组颞叶型18例(35.3%),脑干型19例(37.3%),小脑型2例(3.9%),混合型12例(23.5%)。MRI主要表现为信号异常,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为高信号。35例早期用激素、大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者,对颞叶损伤的有效率75.0%,脑干损伤为59.1%。44例随访3个月~10年,20例在出现神经症状7个月~6年内死亡,其中死于脑损伤10例,肿瘤转移5例,自杀2例,鼻咽部大出血1例,死因不明2例。现生存25例,出现神经症状后生存3个月~10年,13例能生活自理,12例需人照顾。结论放射性脑损伤首选MRI检查;以颞叶损伤相比,脑干损伤潜伏期短,症状较重,治疗效果较差。放射性脑损伤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它的发生与照射剂量、照射体积及分次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治疗Ⅰ~Ⅲ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急性放射反应。方法对经病理确诊,且为首程治疗的30例T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单纯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疗效及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8MVX线直线加速器对81例中晚期肝癌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单次剂量4~8Gy,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40~57.6Gy(平均50.8Gy)。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6.2%,部分缓解(PR)70.3%,稳定(NC)19.8%。进展(PD)3.7%,总有效率(CR PR)76.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40.9%和33%。放射性肝炎发生率为2.5%(2/81)。多因素分析提示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目的放射、创伤、骨坏死、化疗等可为骨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诱因。探讨鼻咽癌(NPC)放疗后患者中出现的MFH。方法收集1998年4月至2005年10月确诊为上颌骨MFH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确诊MFH前数年均曾诊断NPC,并行^60Co放疗。结果本组7例(NPC)分别在鼻咽癌行^60Co外照射放疗结束后4~9年确诊为上颌骨MFH,临床及病理表现与骨原发性MFH相同。结论NPC放疗时上颌骨亦接受了约50~80Gy的照射,放射为本组病例的可疑诱因。如采用直线加速器或钴^60Co外照射结合后装治疗NPC,可适当减少外照射剂量,从而减少颌骨接受的照射量,减少颌骨MFH等诱发癌、瘤的危险性。治疗放疗诱发的MFH应根据临床情况选择手术及化疗,建议慎用或不用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