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前后CT检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叙述了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并就其疗后CT复查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及分析。提出了腰椎间盘突出后综合康复治疗的结果是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水肿以及改变了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的相互空间位置关系,从而达到消除其症状体征的康复治疗的目的。提出了已突出(已破裂的)的椎间盘不可能回纳,而有椎间盘突出不一定均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存在。  相似文献   
62.
谷胱甘肽GSH/GSSG氧化还原态各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样品中GSH/GSSG各指标的测定比较,确定最适合的血液样品以反映体液的氧化还原态。方法分别测定血浆、血清及红细胞液中GSH和GSSG浓度,并计算出GSH/GSSG比值以及相应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比较。结果血清和血浆都可以作为氧化-还原态的检测样本,但GSH/GSSG氧化还原对测定以血浆为佳。结论GSH/GSSG氧化还原对测定以血浆为最佳检测样品。  相似文献   
63.
济宁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在改革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打破学科界限,重组、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构建婴儿双歧杆菌/胞嘧啶脱氨酶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系统。方法 PCR扩增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TSS法在大肠杆菌,M109中扩增pGEX-1LambdaT质粒。EcoRⅠ和BamHⅠ对CD基因和pGEX-1LambdaT质粒分别进行双酶酶切。琼脂糖电泳凝胶分离并切取其中4.9kb和1.3kb两个片段长度的凝胶。凝胶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其中所含的DNA片段,T4DNA连接酶连接这两个片段,最后用电穿孔法将重组片段转染婴儿双歧杆菌,并挑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双酶切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应用电穿孔法转染婴儿双歧杆菌,获得含6.2kbp重组质粒的阳性转染婴儿双歧杆菌。结论 成功构建婴儿双歧杆菌/胞嘧啶脱氨酶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系统。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比较采用和不采用术后早期分层预防(EHP)手术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及血栓特点,探讨脊柱术后行E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未行EHP组,n=607)、2015年3月—2016年3月(EHP组,n=714)2个时间段由同一组术者施行脊柱手术的1 3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EHP组依据Caprini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分,并以其提供的VTE预防方案进行分层预防。预防措施为物理预防联合药物预防。于术前、术后下床当天(无法下床者于术后7~14 d)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监测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液颜色,是否有切口血肿、渗血,是否发生硬膜外出血致神经损伤症状,是否发生低分子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等。结果未行EHP组607例患者术后VTE发生率为4.61%(28/607),其中1例发生急性肺栓塞者死亡;术后发生切口渗血3例,未出现切口周围血肿及硬膜外血肿。EHP组714例患者术后VTE发生率为2.24%(16/713),未发生急性肺栓塞;发生切口渗血8例、切口周围血肿2例,未出现硬膜外血肿及低分子肝素致血小板减少。两组患者VT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手术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发生肺栓塞的风险,EHP可降低VT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6.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我科自2004年4月~2005年4月收治以慢性腹泻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8例,本文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门静脉栓塞(PVE)术治疗Bismuth-Corlett III型及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后肝再生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72例通过PVE术治疗Bismuth-Corlett III型、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VE术后第3周未来肝残余量再生率中位数进行分组,分为高再生组(38 例)和低再生组(34 例)。对两组患者肝再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及生存时间序列分析。结果:PVE前预保留肝容积(FLR)为(447.97±99.93)mL,预保留肝容积率(FLRR)为33.83%,小于40%的临界值。PVE术后3 周患者FLR增长至(582.80±106.60)mL,FLRR中位数为44.32%。ΔFLR为(134.83±48.73)mL,FLR再生率中位数为27.6%。高再生组和低再生组间PVE前Bismuth-Corlett分型(P =0.027)、CA19-9水平(P =0.037)、区域淋巴结转移(P =0.019)及肝纤维化(P =0.01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肝纤维化(P =0.034)是影响PVE后肝再生的主要危险因素。72 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为12.2个月,95%CI =7.934~16.406。高再生组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为18.0个月,低再生组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为5.8个月,比较两组总体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1)。结论:治疗Bismuth-Corlett III型、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PVE术可以促进肝再生。高再生组较低再生组的生存时间的中位数延长。肝再生的影响因素有胆管癌分型、淋巴结转移、CA19-9、纤维化,其中肝纤维化是影响肝再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8.
药用植物生物碱次生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玉香  谭何新  于剑  张青磊  郭志英  陈越  刁勇  张磊 《中草药》2016,47(23):4271-4281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基础薄弱,阻碍了代谢工程在获取高价值次生代谢产物的广泛应用。生物碱是存在于药用植物中的一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微生物、降血压、解痉镇痛等药理作用,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应用代谢工程手段改善代谢途径,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量,对优化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药用植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的代谢合成途径进行综述,并讨论生物碱代谢工程的研究方法和调控策略,为药用植物生物碱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腐殖酸和土壤对贫铀在水中溶解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静态溶解-吸附实验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点所取样品中铀浓度和235 U/238U同位素比值,研究贫铀的溶解规律.结果 腐殖酸能使贫铀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约90%.土壤能使贫铀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近25%,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腐殖酸能起到辅助贫铀溶解的作用,而加入5%含量腐殖酸组的效果最佳.结论 土壤和腐殖酸对贫铀在水中的溶解性能分别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两者共同存在的效果是二者与溶解出的铀离子发生复杂的吸附和络合反应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70.
马蓝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蓝,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是重要的爵床科药用植物。由其茎、叶加工而成的青黛,以福建产品质最佳,被誉为建青黛,是福建道地药材。马蓝的根入药称南板蓝根,与青黛一起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材品种。青黛及其原植物马蓝的指标性成分靛玉红(indirubin)是具有抗白血病功效的中成药“黄黛片”及“当归龙荟丸”的主要活性成分。笔者主要综述了马蓝种质资源的分布、生物学特征、栽培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马蓝种质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为马蓝及青黛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