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患者26岁,女性,未育,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侧卵巢直径10cm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NezhatⅡ型)。经直径10mm的脐切口取出囊肿,术中另外两个穿刺孔直径为5mm。1年后,其中1个5mm穿刺孔出现切口疝,内容物为网膜,局部麻醉后很容易还纳。两年后,同一部位出现一痛性结节;经阴道超声检查左卵巢发现一新的囊肿。遂行二次腹腔镜手术,囊肿粘连明显,破碎后分块取出。术中同时清除了腹壁结节,病理检查显示为异位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先天性膈疝(CD H)产前检出率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设计:回顾性研究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A uvergne地区(欧洲妇产科协会,Au-vergne出生缺陷登记处)登记的51例CDH患者。主要观察指标为产前诊断的检出率,发病率以及相关异常的类型和结局犤终止妊娠(TOP),胎死宫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了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不同年限子宫瘢痕的组织学与力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1-01到2013-12期间二次剖宫产病例。根据剖宫产术后间隔年限分为两组:短期组,前次剖宫产术日与二次剖宫产术日间隔>1年且≤2年;长期组,间隔>2年且≤5年。排除子宫瘢痕部位肌不连等切口愈合不良的病例。观察二次剖宫产前子宫下段厚度、肌肉与血管排列结构、胶原含量与子宫瘢痕组织抗拉强度。结果 短期组与长期组子宫下段瘢痕部位超声检测厚度[(2.9±0.9)mm vs (3.3±0.6) mm],与离体测量厚度[(3.6±1.3)mm vs (4.2±1.2) 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瘢痕部位肌肉(抗人β-actin单克隆抗体免疫染色)与胶原排列紊乱;短期组子宫瘢痕组织内胶原含量(39.3±7.1)μg/mg,显著高于长期组(33.3±7.6) μg/mg,P=0.022;但瘢痕组织的抗拉强度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剖宫产术后不同年限子宫瘢痕的组织学与力学特征,并无统计学差异,但应尽量减少子宫伤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24.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分型在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特点。方法对广州市三家医院的135例HBsAg孕产妇及其139例新生儿外周血及部分婴儿随访标本,巢式PCR扩增HBVS区基因部分片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PCR产物,比较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以确定HBV基因型。直接测序并与Genebank相应序列比较。结果7例新生儿发生HBV的宫内传播,阳性率为7/139(5.0%),PCR-RFLP方法检测到B、C型各3/7例,D基因型1/7例。宫内传播过程中母婴HBV的基因型保持一致。S基因直接分型与上述结果一致。该7组母婴均无乙肝临床症状与体征。结论广州地区母婴宫内传播HBV以C、B基因型为主,宫内传播过程中及免疫压力下HBV-DNA发生碱基突变,但未发生在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上,尚不能由HBV基因分型对HBV感染儿的预后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25.
<正>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Bowel Obstruction,EPBO)并不多见,常为机械性或动力性(麻痹性或痉挛性)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是EPBO的特殊形式,同时存在机械性与动力性肠梗阻,主要病理改变是非感染炎症性肠管水肿与渗出,治疗上采用保守措施为主。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产科发生EPBO 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调查武警女性官兵妇产科住院疾病谱,为加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殖健康医疗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1月-2010年12月817份武警女性官兵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疾病谱进行统计描述。【结果】817份病案中,与妊娠分娩有关的原因或疾病居多。在妇科疾病中,除却炎症性疾病,不孕症及其相关的疾病占据第2位,功能性月经异常的发生主要分布在年轻官兵。【结论】总队医院或武警部队优生优育技术中心应该重视和加强女性官兵生殖系统相关问题防治策略及措施的研究,提升女性官兵生殖健康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7.
郭培奋  曾桃津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710-1711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25岁,初孕,因停经50 d,反复阴道少许流血20 d,于2009-12-25入院.12月19日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外院就诊,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经腹部超声检查报告"子宫47 mm×42 mm×30 mm,内膜厚5 mm,宫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盆腔未见明显积液",22日检查血HCG为314 U/L,孕酮47.2 nmol/L.24日来我院就诊,经腹超声检查见子宫大小如前,内膜厚8 mm,宫腔内无明显孕囊回声,右卵巢下方见一稍强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团,约20 mm×16 mm,内见6 mm×6 mm囊性暗区;26日我院查血清HCG 1 236 U/L(免疫荧光法),经阴道超声检查见该混合回声团为30 mm×20 mm.  相似文献   
28.
辅助检查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异位妊娠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应用辅助检查手段可提高诊断率、减少病伤率和病死率。本文就超声检查、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孕酮测定、腹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确定早期尿黄体生成素(LH)峰值频率及其对具有规则月经周期妇女妊娠率的影响。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机构:私立医学院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患者:对具有规则月经周期妇女进行冻融胚胎移植(ET)。干预:应用放射免疫试剂盒检测规则月经周期妇女冻融胚胎植入后尿LH峰值。主要观察指标:早期尿LH峰值与妊娠结局。结果:188例规则月经周期妇女中88例(46.8%)具有早期尿LH峰,其中33例(37%)具有多个早期LH峰。不论有无早期LH峰,每例行ET治疗的患者妊娠率相似。结论:规则月经周期妇女大部分出现早期尿LH峰,且对冻融胚胎植入的结局无影响。规则…  相似文献   
30.
报道1例不典型子痫病例。患者为一26岁妇女,妊娠期间与分娩时未出现任何异常,产后5d出现一系列癫痫大发作。脑部MRI检查显示脑白质与右小脑区低信号。患者的所有症状与影像学异常于2周内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