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施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联合治疗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治疗,对照组不用。术后2~3周内复查下肢静脉彩超判定有无DVT,术后认真记录骶前引流管引流量及血、尿、痰和大便检查,观察有无出血。结果联合治疗组DVT发生率5.9%,对照组DVT发生率13.3%,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没有发现出血及出血倾向。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可以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后DVT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碳酸酐酶-Ⅱ(CA-Ⅱ)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0例结肠癌中CA-Ⅱ基因导入到结肠癌细胞中,观察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结果:CA-Ⅱ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100%,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CA-Ⅱ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组织分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将CA-ⅡcDNA克隆转染HR-8384细胞后,癌细胞侵袭、趋化运动能力及耐受性均明显减弱。结论:CA-Ⅱ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影响肿瘤侵袭、转移和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3.
王贵红  李江琳  郑兰东  夏荣龙  姜峰 《医学争鸣》2005,26(19):1770-1770
1 临床资料软组织挫伤460(男300,女160)例,年龄5~72(平均38)岁,面部伤86例,躯干伤98例,四肢伤200例,躯干合并四肢伤76例,均为12 h内收治病例. 实验组(n=230)给于龙血竭胶囊(龙血竭胶囊是由植物防卫素和龙血竭皂甙组成)口服,3次/d,每次1.2 g;对照组(n=230)给于跌打丸口服,2次/d,每次1丸,疗程均为6 d.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为83.5%,两组间有显著差别(P<0.01). 实验组用药后3和6 d血糖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 实验组与对照组用药后总抗氧化能力(TAO, kU/L)均升高(12.5±0.08→42.5±0.03, 12.6±0.05→32.9±0.04),但实验组升高明显(P<0.01).  相似文献   
24.
肝癌致梗阻性黄疸时丹参对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荣龙  郑兰东  刘青光  潘承恩 《医学争鸣》2005,26(13):1216-1218
目的:建立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通过对模型鼠腹腔内注射丹参注射液,观察其对肝癌瘤体大小、抑癌率及抑转移率和肝癌、癌周、临近肝叶及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作用.方法:用Walker-256肝癌株近肝门部肝实质内种植致移植性肝癌侵袭高位胆管,造成胆道癌性狭窄,以建立SD大鼠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将模型鼠分成四组,通过对模型鼠腹腔内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n=24)、肌苷 维生素C(n=40)、丹参(n=40)和5FU(n=40).观察肝癌瘤体大小、抑癌率及抑转移率和肝癌、癌周、临近肝叶及肺组织中ICAM-1的表达,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丹参组与生理盐水组和肌苷 维生素C组相比,肝癌平均瘤体减小、抑癌率及抑转移率增高(P<0.01);与5FU组相比,平均瘤体却较大(P<0.01).在抑癌率及抑肝转移率方面,丹参组除抑肺转移率外与5-FU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丹参组ICAM-1的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肌苷 维生素C组(P<0.01)和5FU组(P<0.05).结论:在肝癌致梗阻性黄疸时,丹参通过促进肝癌细胞成熟分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降低肝癌、癌周、临近肝叶及肺组织中ICAM-1的表达,而对肿瘤发展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患者长时间腹部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通过电子病历数据库检索2016年10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择期首次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 性别不限, 年龄≥65岁, 手术时间≥8 h, ASA分级Ⅱ或Ⅲ级。根据术中是否采用GDFT分为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和GDFT组(G组)。C组术中维持BP≥90/60 mmHg或MAP≥65 mmHg, 尿量≥30 ml/h。G组维持SVV≤13%、CI≥2.5 L·min-1·m-2。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液体使用量、尿量、出血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腹腔热灌注情况和手术时间;记录术后72 h内AKI及术后其他并发症(肺炎、吻合口瘘、手术部位感染、感染性休克、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 记录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0 d死亡情况。结果共纳入125例患者, C组41例, G组84例。19例患者发生术后AKI, 发生率为15.2%。与C组比较, G组术中晶体液用量、总输液量、尿量减少,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增加(P<0.05), 术后AKI发生风险降低(OR=0.23, ...  相似文献   
26.
郑兰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249-8249
收集我科2010-10的急诊患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85例,脑血管病108例,消化系统疾病206例,冠心病61例,高血压19例,糖尿病6例,药物中毒29例,饮酒过量28例,食物中毒4例,一氧化碳中毒11例,外伤127例,电击伤1例,其他入院未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RI资料,观察肿瘤MRI上的形态学特征及信号表现。结果:16例黑色素细胞肿瘤,男10例,女6例。年龄17~55岁。肿瘤位于颈段椎管内3例,额叶3例,颞叶2例,桥脑小脑角区1例,鞍区1例,小脑半球2例,脑内及脑膜多发者3例,全脑脊膜1例。肿瘤发生于颅底脑外者占17%,发生于近颅底脑实质者占43%。MRI信号特征典型者6例,不典型者10例,其表现为短T1等T2信号、或不均匀短T1等T2信号,或因瘤体卒中而呈囊实性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可不具典型的MRI信号特征。对于发生于颅底及颈段软脊膜的有混杂T1或T2信号的肿瘤,在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该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了解不同手术切口类型、不同危险指数术后切口感染率,确定该院感染管理控制的重点干预方向.方法 利用电子信息化系统对该院纳入监测范围的手术科室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情况.结果 1 331例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术后感染率为0.60 %,其中Ⅰ类切口感染率为0.31%,Ⅱ类切口感染率为0.69%,Ⅲ/Ⅳ类切口感染率为1.78%;危险指数评分0分者感染率为0.13%,1分者感染率为0.84%,2分及以上者感染率为1.74%,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显示,不同类型切口、不同手术危险指数评分患者手术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Ⅲ/Ⅳ切口类型和手术危险指数评分2分及以上患者术后感染率最高,应加强该类患者术后感染的控制干预,通过主动监测,有效降低切口术后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9.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以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点,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由于AAV发病率低和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导致早期、及时的诊断该病是比较困难的.目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验室检测较为普遍,提高了AAV的诊断,但大多患者就诊时常病情严重,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和预后判断,现将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P27^kipl和Ki67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27^kipl和Ki67的表达。结果P27^kipl和Ki67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44%和46.88%,它们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和3.13%。P27^kipl和Ki6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不同分化程度、Dukes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且P27kipl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27^kipl的表达下调和Ki67的表达上调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