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邢耀莹  王姿杨  王露  杨苗苗  庞哲  赵宁  崔治家  邵晶 《中草药》2024,55(4):1237-1247
目的 建立牛蒡子-甘草药对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探讨牛蒡子-甘草药对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牛蒡子-甘草药对的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收集到的18批牛蒡子-甘草药对进行质量评价;以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制备炎性细胞模型,以一氧化氮分泌量为指标考察18批牛蒡子-甘草药对的抗炎活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GCA)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HPLC共有峰与炎性指标间的谱效相关性。结果 指纹图谱研究共标定38个共有峰,经混合对照品指认出13个成分,聚类分析与PCA结果一致,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样品S7质量最佳。GCA结果显示,牛蒡子-甘草药对HPLC指纹图谱各共有峰抗炎活性关联度为F5(甘草苷)>F17(甘草酸)>F1>F3>F4>F9>F11(异甘草苷)>F13(牛蒡子苷)>F19>F23>F21(牛蒡苷元)>F14;通过PLSR分析发现,牛蒡子-甘草药对38个共有峰中17个特征峰(VIP>1)与其抗炎作用显著相关,且F21(VIP>1.5)贡献较大。结论 建立的牛蒡子-甘草药对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其质量评价,谱效相关性研究初步筛选出的17个成分可作为其抗炎作用有效成分群,为牛蒡子-甘草药对抗炎活性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阐释提供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2.
123.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对脑膜瘤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神经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颅前窝底脑膜瘤患者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3)行额下入路手术,观察组(n=47)行经眶-额窦入路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肿瘤有效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术后2、4周神经功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中文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量表(FACT-Cog)]及生活质量[肿瘤患者卡氏(KPS)评分表]。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切除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8.51%,对照组为18.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4周GCS、FACT-Cog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术后GCS、FACT-Co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3个月KPS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术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  相似文献   
124.
王振恒  马定财  邵晶  晋玲  李小凤  马毅  崔治家 《中草药》2023,54(23):7832-7840
目的 以完善红芪Hedysari Radix质量评价方法与内容为目的,建立红芪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并在建立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基础上,为其质量标志物的可测性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HPLC法建立36批红芪的指纹图谱,通过对照品比对,对共有峰进行指认,确定并建立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基础之上,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对36批次红芪差异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36批红芪指纹图谱共有16个峰,指认了4个峰,分别是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30批红芪相似度大于0.900,6批红芪的相似度在0.802~0.900;聚类分析将36批红芪分为4类;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5批红芪主成分综合得分较低,与其他批次有较大差异,主成分分析依据生长类型将红芪分为2类、依据商品等级分为4类,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峰7、芒柄花苷、峰10、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判别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一致;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以及4种有效成分的总量与主成分综合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指认的4种有效成分在可测性方面具备成为红芪质量标志物的科学性。结论 建立的HPL...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更好地优化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有效扩充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空间和时间,课程教学团队持续进行了课程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思政案例资源库,章节重点知识内容构架、思维导图资源库,习题库,设计型案例库,实验视频资料库等。通过中药分析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及使用,有力地支撑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保障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好地开展,为拓展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素材,也为其他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